楹联小知识(楹联趣话5)

#2022生机大会#

楹联小知识(楹联趣话5)(1)

上期回顾:楹联知识:楹联的发展。楹联体例:三廟祀类2副。楹联趣事:14副。楹联应用:无情对2副。楹联互动:征联2副。

本期提要:

楹联知识:楹联的分类

楹联体例:四廨宇类7副

楹联趣事:5副

楹联应用:知趣妙联 玻璃对2副

楹联互动:征联2副

楹联小知识(楹联趣话5)(2)


楹联知识:重点介绍楹联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形式、辞格、创作等方面知识。

(续上期)

楹联的分类:

中国楹联,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对楹联的分类,也有多种多样。从平仄关系上可将楹联分为平仄协调的楹联和不拘平仄的楹联;从字数上可将楹联分为短联和长联;也有从内容上分为写景联、庆贺联、赠答联、奇巧联等。

1.按修辞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联: 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嵌:名联联中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等。拆字联 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等。

2.按使用场合

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3.从趣味角度

无情对、玻璃对、回文对、药名对、谜语对、集句对等。

楹联小知识(楹联趣话5)(3)


楹联体例:重点介绍清·梁章钜《楹联丛话》《楹联续话》十大门类楹联。分为故事、应制、廟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分期分类介绍)

(续上期)

四廨宇类:主要包括官署、书院会馆等处的楹联。(节选)

1翰林院暑联:“仪凤祥麟游集盛;金书玉字职司勤。”

2礼部仪制司堂联:“在官言官,议事以制;隆礼由礼,慎乃攸司”集经语颇浑成。

3京师贡院明远楼联:“夜半文光射北斗,朝气来爽气挹西山。”

4浙江藩暑联:“权衡江海,司牧名邦,时时思裕国泽民,何暇论湖光山色;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

5云南府五华书院联:“鱼跃鸢飞,活泼泼地;曰华云烂,纠缦缦天。”

6京师福州会馆联:“万里海天臣子,一堂桑梓弟兄。”

7扬州郡署戏台联:“数点梅花横玉笛;二分明月落金樽。”

…………

楹联小知识(楹联趣话5)(4)


楹联趣事:着重介绍广泛流传的民俗、名人、名胜古迹、山水等方面的妙联趣事。

一民俗妙联。

东坡开挽联风气

“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开挽联风气之先。”

宋朝杰出的大文豪苏东坡,除酷爱诗、书、画以外,还善对联,一生也不知作过多少副妙联,有“对联才子”之美称。

著名才子韩绛才华横溢,庆历年间,县、乡、殿试皆中前三名,熙宁年间,先后出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和宰相等职,韩绛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得苏东坡敬佩。韩绛去世时,苏东坡悲痛不已,书联挽之:“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开挽联风气之先。”

二名人妙联。

郑板桥出对断案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相传郑板桥做县官时,有个教书先生前来告状,说某财主请他到家设馆,议定一年酬金为八吊,可到了年底,财主非但不给钱,反把他赶了出来。郑板桥想,也许是这先生肚无才学,误人子弟所致,不妨试试再说。便指着大堂上的挂灯出了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言外之意说,我这公堂上,如辉煌挂灯,明察秋毫。教书先生略一沉思,把告状情由作为下联对出: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听了,确信教书先生有才学,想定是财主耍赖,即刻差人把财主拘来,果属实,郑板桥喝令将财主打了40大板,还罚他给教书先生多付两倍的酬金。

三祠廟妙联。

赵孟频题联灵隐寺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宋末元初著名书法家赵孟频曾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题有一联云: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对仗严谨。“连”、“印”二字,把处于灵隐山麓的灵隐寺前有冷泉亭和飞来峰的状貌特点描绘得层次分明,犹如一幅气势雄浑的山水画卷。

四名胜妙联。

翁方纲题联陶然亭

“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

陶然亭,在北京市右安门内东北,清康熙三十四年,由工部郎中江藻督建,初名“江亭”。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境,得名“陶然亭”。

翁方纲曾题一亭联: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

此联描写的是古时陶然亭的景致。一“无”,一“有”,对比鲜明,推出了古寺静谧幽深的特点。全联围绕一个“静”字用词,只有“月来”,那也是无声无息的。此联今已不存。

五山水妙联。

朱元璋赐对秦淮河

“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秦淮河是南京一大胜景,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于南京,常到此游赏。据说,他还专门赐了一副对联给秦淮河。其实就是写了一副关于秦淮河景色的对联,因为他身份是皇帝,就成了“赐”联了: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上下联中,分别将“佳”、“痴”两字五次重复,五“佳”板写秦淮河月夜美景,五“痴”板摹美景令人陶醉。

楹联小知识(楹联趣话5)(5)


楹联应用:介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时应景、人际交往、宅地、行业、智趣等方面楹联实例。应时、宅第、行业等楹联(略,另列专题)

智趣妙联

玻璃对

“山中日出;水里风来。”

“文同画竹两三个;丁固生树十八公。”

玻璃对,又称“对称对”,其特点就字形而言,上、下或左、右字形结构基本对称一致,造成字本身的一种形态美。这样的字用篆书写在玻璃上,无论正看、反看字体均相同,如“大”、“文”、“因”、“天”等字。

山中日出;水里风来

清代梁章钜《楹联续语》中说:吴山尊学士,始出意制玻璃联子。一片光明,雅可赏玩。玻璃联因用篆字书于玻璃上,选字必须要求对称统一,以达正反如一。上面这副楹联,简练精短,用词严谨,而且符合玻璃对的基本要求,是一副极妙的绝对。

文同画竹两三个

丁固生树十八公

此联载于清人李伯元的《南亭四话》,联语中的文同为宋代大画家,以善画竹和山水著称。“两三个”是指竹叶,恰似“个”字。丁固为三国时吴国人,初仕尚书,因梦有松树生于腹上,便对人说:“松字拆开乃十八公也,再过十八年我当为公。”后果官至司徒(汉时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此联不仅反正皆宜,且用典自然,可称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

楹联互动:楹联互动专栏,设出“绝对”、“征联”、“出对”等形式题联。

应征联,也叫“征联”、“半联”,从广义上来讲,即一方悬出上句,一方作出对句而合成的楹联即为征联。

古时一般为名家出对,悬而未决,更有悬至今日尚无人能对者,称为“绝对”

现在官方、团体、厂矿、个人,或为庆祝节日或为弘扬精神,或为宣传产品,悬以上联,或通过新闻媒介出出句,向社会征集对句。

绝对应征联。将至今无人能对之联略例于此,同享同想。

1、征上联

(无上联)

农行行,行行行

此联系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1999年悬联,向海内外公开征联,并对最佳应对者许以“一字千金”的奖励承诺,但至今无一能完全应对。“农行行,行行行”,第一个“行”,指银行。第二个、第五个“行”,意思是好、不错。第三、第四个“行”字,意思是行业。全联意思是:农业银行发展好了,各行

各业都会有发展。其中关键字是“行”,一字双音,一字三义,应对难度极大。

春联应征联。

春节将至,本文向各位读者征集春联,字数不限。应征联写在评论区,择优下期刊出。谢谢。

楹联小知识(楹联趣话5)(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