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司马懿丢了二十万担粮草(新三国司马懿超强忍耐力和承载力体现在哪里)

导语:他是史上的另一个曹操,若非能够时刻谨小慎微,忍辱负重,中国历史或将改写。在曹操主政时期,虽奇谋善断不穷,却活得小心翼翼;在垂暮之年,他又默默积蓄力量,角逐曹魏亲贵,最终平定了魏国内乱,为晋国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三国乃至后三国时期,要说曹操的对手都有谁,肯定少不了司马懿这个赫然的名字。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曹操把这位能“忍”能“装”到极致的对手,看在刘备和诸葛亮之上。

司马懿生平及历史地位

晋高祖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也是当时有名的士人,司马懿就是司马防的次子。

从司马懿的出身来看,也算得上是世家子弟,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抱负和理想,也有胸怀谋略的潜能。

新三国司马懿丢了二十万担粮草(新三国司马懿超强忍耐力和承载力体现在哪里)(1)

新三国司马懿剧照

三国当中曹操最真实,也最具有识人用人的眼光,却还是未能把司马懿看透彻,最终导致曹魏政权落到了司马家族手里。

司马懿忍辱负重的耐力,表现在哪里?

第一,婉拒曹操求贤入幕的诉求,为躲避问责,称病7年不出。

司马防有8个儿子,各个都是读书人,曹操看中名声在外的司马懿,想要征入自己账下,却遭到司马懿的拒绝。奈何曹操多番“求取”,司马懿干脆称病不出,一躲就是7年。虽然司马懿是在思虑当下局势后才做出的拒绝行为,但试想人生有几个7年,又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性才能完成的事情,但司马懿做到了。

第二,慧眼识破曹操用心,道出杨修离死期不远矣。

袁术的外孙杨修,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最后却被曹操所杀。曹操杀杨修的原因如下:1是杨修恃才傲物乱揣摩(自以为聪明地猜度曹操一人一盒酥、门太阔吩咐改小门的举动都可以看出)、2是杨修犯忌参与曹植争权(献计曹植杀门卫出城以及教授曹植天下事以备曹操询问等)、3是曹操帐下人才济济,不缺杨修这类有才华学识的人。

杨修的种种都被司马懿看在眼里,也道出了杨修死期不远的结局,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杨修被杀害的真相:太聪明反被聪明误,反害了卿卿性命。杨修的下场也更坚定了司马懿的隐忍和藏拙。

新三国司马懿丢了二十万担粮草(新三国司马懿超强忍耐力和承载力体现在哪里)(2)

新三国司马懿剧照

第三,领悟曹操猜忌敲打的用心,甘愿跪地当曹操上马垫。

有一次司马懿随曹操回京途中,曹操赤脚走在地面上,用手拍打着脚下的尘土,并问随行的司马懿:“你知道为什么人的脚比脸和手都要白吗?”,司马懿当即明白曹操对自己的猜忌之心,快步走到马车旁跪地给曹操当上马凳。曹操的言下之意是,提醒司马懿要懂得隐藏自己的才华谋略,我想这是司马懿觉得此刻最能回应曹操问题的行为了。

第四,为保大都督职位,将计就计撤出诸葛亮的空城计。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司马懿的身份被迫在削权和授权之间来回切换,就因为曹魏亲贵的有力打压。在识破诸葛亮空城计的大好局势下,为了保全大都督的权柄,司马懿也愿意挥师撤退,他深知留得劲敌在,就是他最大的筹码和护身符,哪怕穿上诸葛亮送的女装(诸葛亮为激化和羞辱司马懿,送上女装让其穿上,就是为了引蛇出洞),也坚决不出战,以不变应万变。

第五,甘愿退出权力集团中心,佯做弥留病态,实是以退为进的智慧。

在曹芳当政时期,司马懿处处受曹魏亲贵的侵害和打压,抱负无法施展,便以身体中风为导火索,在大将军曹爽安排大夫请脉看病时,佯做弥留的病态,以迷惑曹爽,降低其戒备心。最终在曹爽与其他曹氏宗族都陪同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时,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控制了整个京都,瓦解了曹操祖孙三代掌权人的政权。

新三国司马懿丢了二十万担粮草(新三国司马懿超强忍耐力和承载力体现在哪里)(3)

新三国司马懿剧照

客观地说,司马懿是一个传奇人物,其保国安民的丰功伟绩以及满腹的文韬武略,不输诸葛亮,甚至超过诸葛亮。有人评价他功过两奇伟,智谋冠天下。

司马懿多次想施展抱负却遭冷待和打压,转而在暗中揣摩出生存的秘密。逆境重重的局势,让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忍耐,也磨砺了他果决隐忍的性格。心机深沉四个字已不足以形容他的忍耐力和承载力,曹操和曹丕死前都有杀掉司马懿的念头,但考虑之下还是留下了他,若真的杀掉了司马懿,也就为曹魏政权除去了最大的隐患,也可能就不会有晋朝的开启,更不会有长达三百年的中国悲剧和黑暗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