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益生菌越多越好吗(微生态养鸡场探密)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销售人员随手拿起一枚蛋,剥开放进碗里,用筷子将蛋黄夹起,惹得孩子伸出小手去抓。
上山进林,来到钦州市浦北县“钦浦鸡”养殖基地,没有“铁将军”把守,车子直接开到鸡舍边。
不用消毒,不必穿隔离服,也不必戴鞋套,随心所欲在鸡群中、栏舍里走走看看,摸摸鸡,捡捡蛋,捧把饲料喂喂鸡。
这样的“待遇”让记者有点措手不及:不怕把病菌带进来?不怕人禽交叉感染?
鸡场管理员陆春霏是位初为人母的农家女,怀里还抱着尚未断奶的婴孩。
她的介绍让我们恍然大悟。
这里采用微生物养殖技术,混合不同配方中草药的自产饲料投喂前,先添加匹配的益生菌发酵48小时,变成营养价值更高、吸收转化好、疫病防治功能强的微生态食材。部分益生菌随粪便排出继续发酵,成为上好的微生物肥。鸡群活动范围内的树林、设施、土壤、空气,到处布满了肉眼看不见的益生菌。
“空气没有臭味,栏舍难见苍蝇蚊子,病菌进来也难以存活,会被环境中或鸡体内的益生菌超级军团消灭。”陆春霏自豪地说。
浦北是富硒之地、长寿之乡,盛产的木本、草本中药天然富硒而且品质优良。利用这些中草药配合益生菌发酵,是钦浦鸡创业者陆平探索出来的“微生态秘方”。
陆平养鸡始于20世纪后期。当时,养殖业有个心照不宣的秘密:为了追求畜禽鱼虾产量,缩短养殖周期,往往在饲料中添加激素,比拼“饲料转化率”或“料肉比”;为了肉蛋有个“好卖相”,在饲料中添加色素;为了降低疫病风险,不断加量使用抗生素。
那时的陆平,自然也是随大流。结果,自己养的鸡自己都不愿意吃,在外面吃饭更不愿意吃鸡。他由此意识到,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肉食,鸡和猪的品质事关国人健康;温饱解决之后,养殖业应当从追求产量转向追求质量,肉蛋奶产品要从低端逐步迈向高端。
于是,十几年如一日,陆平锲而不舍,探索高品质鸡的养殖方法,挖掘本地特有的木本果药优势,找到了“微生物 中草药”的独家偏方。
这里的鸡棚散布山间,小鸡满月后即放养密林,过上两个月“半野生”日子后,又被关回林边棚内悬空笼子里,从此脚不沾地,专料喂养两个月。
这是陆平独创的“山林放养 离地笼养”模式。
鸡苗满月前,觅食能力差,先在林边棚内喂养。小鸡娇弱好动,夏天有电风扇或水帘窗降温消暑,还配备音箱播放乐曲供它们欣赏。鸡群满月后,自己就会钻出棚外,跑进林间玩乐觅食,傍晚自行回棚。
“少年鸡”“青年鸡”野性大,以山林为家野生野养,呼吸着高负氧离子的空气,享受着富硒的土壤和泉水,每天食虫啄草、叮砂吞泥,体格强壮精气神十足。
“野”了两个月后,长成了三月龄的“项鸡”,差不多到了产蛋期。这时,项鸡三只一组装进大棚内成排分层的笼舍中,告别“山林放养”,转为“离地笼养”。
这样做的理由何在?
“不说自明的道理是方便收集鸡蛋。”陆平说,奥妙更在于鸡不再接触地面,停止自然觅食,从此隔断了重金属、化学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摄入;通过“微生物 中草药”日复一日的作用,林下放养期间难免摄入鸡体的重金属、化学残留等有害物质,两个月过后基本分解完毕、排出殆尽。大棚内笼舍中的鸡群仍然身居绿色森林之中,含量超高的负氧离子依旧随空气静静流入,丰富硒元素依旧在饮水中源源补充。
陆平最喜欢“炫”钦浦鸡烹调方式:一锅清水,盐、姜等等全不放,直接煮到刚好熟,原汁原味品汤尝肉。食客大多一尝便被“黏”住,从此成为“铁粉”。
追求质而不是量的钦浦鸡,皮下脂肪很少,单只鸡控制在1.5-1.8公斤之间。于是,这种顺应消费新潮流的高端品牌鸡,定价方式似乎回归了原始:不按斤计按只计,不管鸡重多少,价钱全都一样。
参观鸡场时,管理人员随手捡起一枚蛋,剥壳仰头张大嘴,滑溜溜美滋滋就生吞下肚。在浦北,亲朋好友喝茶聊天,喜欢煮上一篮子钦浦蛋,当作零食消遣。
参观调研过钦浦鸡基地的专家教授,对这套“微生物 中草药”“山林放养 离地笼养”的养殖模式赞赏不已,认为值得采用“公司 农户(或家庭农场)”的方式加以推广,还值得复制到养猪业。
专家表示,广西植被生态质量全国最优,地表水质全国最优,富硒土壤全国最多,微生物养殖技术全国领先,林下种植中草药独树一帜……这些独一无二的“全国之最”,像这样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变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大有可为。
本文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