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1)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2)

Start here:

《戏台》这首歌一出,因为和红楼梦扯上了关系,陈粒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伴随其后的是满天唾沫横飞,口诛笔伐有之,笑而不语有之,夸上一句有之,踩上几脚有之。本也不想说什么,在看完知乎上“如何评价陈粒新歌《戏台》”的62个回答以及微信好几篇口诛笔伐的文章之后,心里还是有些堵。

自认才疏学浅,并没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谈什么红楼梦,也不敢谈,民谣故事让我从一个粉丝角度来谈谈这首歌,也好,那我就说几句嘛,评判在你心。

先就歌论歌。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3)

(来源:作词者孝天微博 当时临时准备一时兴起唱的)

而且那个domo版本,和这个戏台,歌词上还是有些出入的。

作词者说这是一首14年底就有了的歌,如今被新世相红楼梦拉上台面成了宣传曲,也是没想到,还惹出那么多是非来,颇有点“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这般感受来。

这首歌,第一感觉很陈粒,还真的只有陈粒敢直接唱出来,而且非陈粒唱不可。且不说歌词争议,整首曲调有人说性空山、正趣果上果的感觉很像。我很惊喜看到另一面的陈粒,用了三弦和一点曲艺唱腔的陈粒。歌词依旧用得大胆,露骨如《绝对占有,相对自由》,直白的赤裸裸的让你欲罢不能。本以为这首两年前的歌会不会因为触及一些敏感词而发不出来,或被改的面目全非,还好并没有。现在争议果然全在这几个字眼上,其他优点都视而不见,骂新世相骂歌词露骨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言语是温柔的风也是锋利的刀,“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认为自己有责任。”

我很喜欢第一句,哪怕刚开始也听得胆战心惊。2月22日还没作为青春版红楼梦宣传曲之前我是这样理解的。

婊子也不是说真的婊子,比起说这个意指秦可卿我更喜欢词作者15年9月写的一篇文章里的解释。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4)

(来源:作词者孝天微博15年9月文章)

好了,我们在这里指指点点,激扬文字,看起来都像是正义的一方,可是我们都是键盘侠,谁不是呢。

可以说评论是基于错误前提下得出的错误结论,不能怪看客,错就错在和红楼梦扯上了关系。

新世相那句被口诛笔伐的“225年出版史上的最优版本”后来我仔细看了看,有写的是“努力打造”,也有直接写成“优质版本”。不管是不是“努力打造”,反正这句话说的非常不讨喜。没办法,得吃饭啊,书要照卖,既是宣传曲,那得解释啊,只好拉上秦可卿来解释一通了。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5)

(来源:新世相宣传语)

那么就可以解释了,是什么?戏台啊,戏而已。

让我想到16年的时候陈粒用粒粒的名义发了两首看来似乎非常规的流行歌。为什么是粒粒发而不是陈粒发呢?因为粒粒“不用考虑别人感受,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可以随便尝试。可能陈粒会负隅世绘,但粒粒不同,粒粒忠于本心,不管不顾,有一天可能会摔得很惨,但至少现在粒粒比陈粒笑得开心。”

这大概是陈粒对“自我”的执着。

粒粒一出,“什么?还要两块钱?”;小梦大半一出,“你变了!”;巡演999票价,“你火了,爱不起了!”;现在戏台一出,“你你你你你这是在玷污红楼梦,转黑转黑!”

不知道陈粒会不会去看那些七七八八的评论,但是她一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所以像新世相写的那样,“听完这首歌,想起上面这些事,我觉得陈粒可能打心底里也不相信很多人会爱自己,或者会爱很久”,感觉给人无情了。回想一路走来,这种无情也解释得通了。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6)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7)

(来源:作词者孝天知乎)

所以陈粒在我心里,始终是有棱角的,带刺的。只是这一路上,没有狗血的北漂故事,没有上什么选秀节目,自然而然就走得很远了。刚开始一路无忧,沿途投来太多关注的目光,有激励,也有评判捆绑。像戏台,一直受到指指点点,可她还是她,一直想做新的尝试,不拒绝可能性,不想被贴上标签。

我爱她的无情,她是她,不是为了符合谁谁谁的想象而活的,把一身江湖揩在歌里,然后

在自己认定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把别人的揣测扔在身后,潇洒地不回头。其他的就任人评说吧。

在舞台上话说得越来越少,少做争执辩解,“话少真的万岁”。她不想去说很多歌的背景,人生如戏,容易代入。她更喜欢撇开这些背景故事,你们听歌,听到的才是你自己的。歌曲好比一个容器,盛放感情,击中你的,干杯,一饮而尽。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8)

(来源:陈粒微博自嘲)

戏台戏台,你听到好的坏的爱听的不爱听的,你可以觉得它是说红楼,也可以觉得它怎么样怎么样,反正“好或坏也不过说得轻巧”。终究一场戏嘛,台上演着好戏,台下的人入戏太深,拍手叫好或是嬉笑怒骂,既是看客,又是戏中人,谁言清是非对错,不过都是带着主观的不请自来罢了。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9)

(来源:作词者孝天知乎)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10)

(来源:作词者孝天微博 据说是歌名来源)

一直很喜欢如也那句歌词,引用来--“旁人不请自来审视我,当事人闭上眼不看了”,回头看看陈粒,倒是也没说什么,“不好意思哈戴着牙套还是有点咬字不清”,在一旁看你们嬉笑怒骂怒目圆睁。好戏坏戏,终究是戏,看完还是回到现实中,面对真实的喜怒哀乐,观戏不语真君子。你看,陈粒才最高明。

听陈粒的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惊陈粒唱的所谓)(11)

(来源:作词者孝天知乎)

红楼梦厉害就厉害在任人评说的多了去了,风雨中屹立百年不倒。

红楼梦终究还是红楼梦,在多少兴亡里立了百年,还将继续屹立下去。

我说的啥?我说的啥也不是。洗白?歌本来就是白的,附着的是各人的解读,任由涂抹。我们已经妄加了太多揣测,演员不在意,各位看客也权当看了一出戏。

戏演完了,都散了吧。珍惜的还是自行珍惜,无常就放在这留给你们浪费力气。

- End -

文 | 小含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