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一生娶了四个皇后(康熙对原配皇后有多爱)

康熙皇帝配偶众多,光皇后就有四位,皇贵妃又有三位。

在这么多的女人中,他最放在心上的是谁呢?根据历史记载,康熙皇帝最爱的就是他的嫡妻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1654-1674年),又叫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赫舍里·噶布喇之女。

八岁康熙继承皇位之后,由于冲龄无力理政,因此他的父亲顺治帝临终前委任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政治国。

随着四个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强大。鳌拜为人十分专横,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

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对于鳌拜采取回避态度,尽量不与后者发生冲突。

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时年12岁了。他的祖母孝庄皇后决定给他选择一位皇后。

在候选人中,既有鳌拜的女儿,又有遏必隆的女儿,还有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

选谁为皇后,必然会导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壮大。


康熙为什么一生娶了四个皇后(康熙对原配皇后有多爱)(1)


当时,鳌拜的狂妄已经日益暴露出来,洞察力很强的孝庄皇后当然不会没有察觉,因此,鳌拜的女儿被第一个从名单中去除。

遏必隆是一个两边倒的人物,哪一方强大,他就倾向于那一方,对待遏必隆既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孝庄皇后认为,遏必隆的女儿可以进宫为妃,但不可以为后。

第三位候选人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

孝庄皇后为了遏制鳌拜的势力,同时拉拢索尼,因此最终选择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在闲言碎语的包围下,与康熙同龄、年仅12岁的赫舍里氏终于嫁入皇宫,被立为孝诚仁皇后。

事实证明,孝庄皇后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在与鳌拜的斗争中,赫舍里氏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索尼在玄烨与皇后的大婚后两年逝世,但是索尼的三儿子,即孝诚仁皇后的三叔索额图,帮助康熙皇帝战胜鳌拜,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索额图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

虽然是出于政治布局才结合的婚姻,但在相处的过程中,康熙还是慢慢爱上了赫舍里氏,她恰好到处的温柔以及井然有序的后宫治理能力,都是康熙对她另眼相待的原因。对于康熙来说,赫舍里氏是他最好的贤内助,也是他最离不开的人。


康熙为什么一生娶了四个皇后(康熙对原配皇后有多爱)(2)


康熙与赫舍里氏结婚八年后,生嫡长子承祜,然而不幸的是,承祜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夭折,年仅四岁。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赫舍里氏诞育胤礽,不料生育时遭遇难产,生下一个男婴,即嫡次子胤礽后而死,年仅21岁。

康熙帝与赫舍里氏感情深厚,赫舍里氏死后,康熙帝非常思念她,赐谥号为仁孝皇后。

康熙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又决定立仅仅两岁的胤礽为皇太子。

赫舍里氏虽然香消玉殒了,但是康熙给予她的优待却是独一份的,没有人能真正代替她的位置。康熙对赫舍里氏的特别之处,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

赫舍里氏刚刚撒手人寰时,康熙无论有多么繁忙,只要结束了朝务就一定会换上孝服,夜夜守在她的灵前,或许是在诉说着对她的衷肠吧?

一般帝王无论失去多少个妃子都不会放在眼里,最多也就是失落几天,但康熙帝却没有,他有整整一年的时间都沉浸在失去赫舍里氏的悲伤里,对其他妃子们完全不管不顾,这样的痴情在帝王身上是很难见到的。


康熙为什么一生娶了四个皇后(康熙对原配皇后有多爱)(3)


更难能可贵的是,因赫舍里氏的关系,康熙对其子胤礽十分宠爱。

清朝有祖训,帝王尚且在位时,绝不立太子。但康熙却违背了这条规矩,直接将还在襁褓中的幼子胤礽封为了未来继承大统之人。康熙可不是对每个儿子都这么上心的,比如皇十九子夭折时康熙一滴泪都没有流,甚至未前去看望此子最后一眼,只因为他要陪着胤礽玩骑马。

后来胤礽犯下大错被废,康熙恨铁不成钢,却也没有对他施以重刑。如果他不是赫舍里氏留下的孩子,康熙怎么可能如此容忍他呢?可见赫舍里氏在康熙的心目中有着举世无双的地位。

可以说,要是赫舍里氏能够一直陪着康熙白头到老,大概她后面那几位皇后,也就当不上皇后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