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隐西山天欲晚(秦淮春水芦蒿香)

秦淮春水芦蒿香

无论寒意再怎么料峭,早春的阳光,终究无可遮拦地从树梢渗到田野,再到湖畔滩涂,令那些经过一冬沉淀的野菜,纷纷从泥土里伸出鲜嫩诱人的绿叶,把原野润染得如锦似绣,扑鼻的清芬,不绝如缕地撩拨起人的嗅觉来。其中,香味最为馥郁的,当属那弥漫在南京人记忆中、氤氲在心田里的芦蒿。

霞隐西山天欲晚(秦淮春水芦蒿香)(1)

芦蒿,也称蒌蒿、藜蒿、水蒿、柳蒿、雷蒿等,是一种丛生于湖泽江畔的野生菊科植物。古名蘩,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云:“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作为春蔬上品,芦蒿碧绿的叶细长狭小,有一种工笔之美。而白里泛青、青中透红,豆芽般粗细的嫩茎,滋味佳绝,虽不及芫荽浓烈,却比荠菜更馥郁。因此,它在古代便成为人们的食用之菜,在北魏《齐民要术》及明代《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人们评价芦蒿,用得最多的词就是清香,这与它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芦蒿离不开水的滋润,春水加泥土,赋予了它独特的香气。那是一种来自原野的鲜美与清香。不夸张地说,小小一根芦蒿,几乎汇集了春之精华。对于芦蒿,“老南京”始终有特殊的情结。且不说,民间将之位列金陵“八野”之首;也不论在每到芦蒿上市时节,坊间便有“无蒿不成席”之说;最能说明其特殊地位的,还是史料《正德江宁县志》中明确记载了芦蒿作为贡品:“蒌蒿出安德乡,岁荐新…… 多生江边湖滨, 金陵人春初,与笋同拌肉食之,最为美味,碧如玉针,嫩不须嚼,良于他方所出。”“荐新”,是古时每月初一向祖先祭献新鲜时令食品的礼仪。显然,在南京人的心中,芦蒿是祖先才能优先享用的时令食物。芦蒿的吃法多样。楚辞《大招》曰:“吴酸蒌蒿,不沿薄中。”它指的是吴地人用芦蒿腌制成的一种酸菜,用来招魂敬神,时至今日,腌芦蒿仍是金陵的老吃食。清人童岳荐在《调鼎集》中,则记载了凉拌芦蒿的做法:“拌蒌蒿,滚水焯,加酱油,麻油拌。”芦蒿有一个特点,无论怎样加以料理,它们都新绿不改,犹如根根碧玉针簪般,活色生香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盈怀春意。而要说到最常见的吃法,还是炒食。芦蒿单独清炒,极能体现蕴含泥土气息的清香,和浸染着微寒春水的脆嫩。特别是在进食了肥腻之后,来一道清炒芦蒿,绝对当得上最美妙的平衡。当然,芦蒿也能搭配其他食材,比如腊肉、虾仁、辣椒等,炒出各式清香可口的菜肴。而别出心裁地将之与臭干子同炒,更是成就了一款在南京家喻户晓的地方名菜。本人初识此菜之美,是十多年前,到南京出差时,被客户带到一家饭馆吃饭。席间有菜一道,如雪般的白瓷掩映着青蔬的翠绿,配上灰黑的恰似晕染开来飞动的草书般臭干子,再点缀以几丝红椒,瞧着就令人食指大动。用筷轻夹间,一种来自山野田园的独特馨香便扑鼻而来。搛来嚼之,纤细而又肥满,多汁如芦笋,生脆似水芹梗。最别致的,是它独具的让人平心静气、很江南的清芬味儿。那种感觉,真像把春天都含化在了嘴里,顿时令人心境澄明。配着柔韧韧、软绵绵,很有咬头的臭干,清馨与酵臭相濡互补,竟浑然一体地糅合出一种更为浓郁的悠长清香。听同席的客户介绍,芦蒿有水陆两种,形状相似,但水生者气味较香,质地也更脆嫩。在南京八卦洲这个有秦淮风雨的洗礼、有长江之水的滋润、有钟山灵气的沐浴的小岛,出产着高品质的芦蒿。“老南京”将这天赐的佳蔬,掐成寸段,清水浸去涩味后,用盐渍少时。热锅辣油,将它们倒入锅中略煸去水分,再佐以本地特有的硬质臭干子(切成丝),在锅内略翻几下,即可盛盘。人坐在餐桌前,一边听着客户的讲诉,一边轻轻咀嚼这从先秦文字里走来的春野水湄之蔬,间或再想想古人那些清丽动人的诗句,心中萦回起一种古典情愫的同时,江南烟雨味的南京之春,便在眼前这芦蒿香里,越来越鲜明……

春来品鲜鱼糍面

马鲛鱼,又名鲅鱼。作为鱼类中的凶猛一族,其口大吻尖齿利,加之流线的形体、极快的游速,能像陆地上的猎豹般追杀鱼虾,故长了一身肥满之肉,民间有“山有鹧鸪獐,海里马鲛鲳”之说。马鲛鱼的市场价起伏较大,平时价格低廉,甚至会让人感到有损大海的海格。然一到清明前后,它们便显露出不寻常的一面,摇身一变,成了深受老饕追捧的“鱼中极品”,闪耀出夺目光芒。

霞隐西山天欲晚(秦淮春水芦蒿香)(2)

马鲛鱼属近海温水性洄游鱼类。每年四五月份,会从东海游到宁波象山港海域来繁衍后代。记得早年一到此时节,象山港一带的海面上,来来往往都是捕捞马鲛鱼的渔船。而渔市上,装满渔获的篮子,更是绵绵不断,甚为壮观。在这个特定时间捕捞的马鲛鱼,通体泛着蓝绿色曼妙光泽,鱼体结实而富有弹性,肉质鲜美,厚实少刺。为了区别于其他季节、海域捕获的马鲛鱼,象山人称之为“川乌”。马鲛鱼的烹法诸多,尤其对于从小在海边长大的象山人来说,它们全身都是宝,坊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象山港里马鲛鱼,清明前后正当时。鱼头鱼尾咸齑煮,中间鱼身‘抱腌腌’。屋里人多买一条,人少一段尝尝鲜。”可称将马鲛鱼物尽其用。然就本人而言,最钟意的还是当年到象山时,在友人老方家中尝到的那口鱼糍面的美妙滋味。靠海吃海的象山人,最擅长利用海鲜创造美食。单一的原材料,在心灵手巧的象山渔嫂手中,便能烹出千变万化的鱼滋鱼味。譬如一款颠覆了传统面食加工方法,别出心裁地采用鱼肉和番薯(红薯) 粉,靠着一锤一锤纯手工敲打出来的鱼糍面。鱼糍面,象山大小宾馆酒店都有供应。只是那种市售物事,多为机器制作,无非在面里掺些鱼茸罢了。因此,口味地道的鱼糍面,并不出自餐馆,而在象山人家的寻常饭桌上。记得那一年,正是万物复苏大地萌动,树木花草一派欣欣然的春日。阳光照在身上,整个人都变得活泛起来的同时,对美食的向往更迫切了几分。而对于讲究什么时节吃什么鱼的象山人来说,此时若有朋友来家里做客,一盆透骨新鲜的马鲛鱼照例是餐桌上的“标配”。当日我尝到的鱼糍面,就是老方特意做的。出于好奇,我还仔细观察了洗、切、煮(蒸) 的整个过程。听老方介绍,做鱼糍面的关键是原料要好。既然沾了海鲜,“鲜”是关键,所用马鲛鱼务必新鲜。此外,对鱼的大小选择也有讲究,最好个体在两斤左右——鱼太小,成品不滑嫩;鱼过大,肉质老,不爽口。与一般鱼从腹部入刀不同,马鲛鱼从背部剖开成两片。别看挺大一条鱼,内脏部分却很小,与偌大的鱼身相比,几可忽略不计,加之没有鱼鳞,这也是马鲛鱼的奇妙之处。老方将去除内脏、鱼鳃与鳍的马鲛鱼,洗净血水,拆去头、尾,用刀子斜着把厚实的鱼肉刮下来,再剔去鱼皮、鱼骨和鱼刺,用刀背剁成鱼茸后,加少许盐和黄酒,多次翻折、剁拌。据说,这般连续有力地揉打,会让松散的鱼肉变得富有弹性而粘连。待鱼茸被揉打得极其松软且挤满空气时,老方将之搓成鸡蛋大小的鱼丸,拍上少量番薯粉,用擀面杖一锤一锤地敲打成晶莹透亮、薄如纸张的片状,放入沸水中汆熟,捞起切成条状,过冷水漂凉。灶上点火,将事先切好的猪肉丝、榨菜丝、青笋丝、胡萝卜丝,倒入锅中,加入猪油、盐煸炒至七八分熟,再加入鱼条和用鱼骨熬制的鲜汤,开大火烧煮三分钟。“说鱼糍面是面,它确实符合面食条状的特征。但它又和普通面条汤汤水水的形式不同,是以薄糊状呈现。”老方一边说着,一边用水淀粉给锅中食物恰到好处地勾个芡,最后淋上香油,撒点胡椒粉——一来提香去腥,二则封住热气,使鱼糍面的口感更好。一道家常却隆重的鱼糍面大功告成,便可大快朵颐了。一碗端上桌的鱼糍面,白光莹润,清新动人,氤氲着刚出锅的扑鼻香气。趁热吃一口,鱼肉鲜美,番薯粉的细滑又掩盖了马鲛鱼略显粗糙的肉质,赋予其更为爽嫩的口感。加上各种食材荟萃,更是拔高了整碗面的味觉层次。畅快滑入食道时,那种“润物细无声”的体验,绝不是仅用一个“鲜”字就可描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