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

网友们在讨论一家品牌的强弱时经常会搬出它们的销售数据,但由于自行车行业较为封闭,往往会出现数据出入较大的情况,影响可信性。但是只要细心一找,自行车巨头中还是有不少上市公司的,它们公布的年报虽然不敢说绝对准确,但是足以显示它们的实力如何。在2016年第一季度过去后,上市企业会逐步公布自己2015年的财报,下面就来看看这些大公司在2015年谁的表现更好。

中路股份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1)

在国内A股上市的自行车公司并不多,规模较大的就有中路股份和信隆实业。虽然中国制造工业强大,但是自行车领域里大体量公司还是较少。

中路股份前身是老牌自行车厂商上海永久,在1994年登陆国内A股,是中国老牌自行车企业里面发展得比较好的,经营范畴从自行车扩展到助力车、轮椅等产品,其中自行车OEM代工还是占据营收的半壁江山。

根据年报显示,中路股份2015年营业额为6.6亿人民币,净利润为约为5200万,虽然看起来效益不错,但是利润中出让上海一地块所获得的3亿元占据重要角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路股份2015年实质亏损了3155万。根据年报阐述,中路股份除了努力发展公共自行车和研发高端自行车外,还会开拓其他领域,在台湾车企大行其道,欧美品牌快速占据高端市场后,老牌自行车企业生活不太轻松。

信隆实业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2)

信隆实业是国内自行车零配件的代工巨头,并有ZOOM和VAXA等有不错知名度的自有品牌,它具有明显的台商背景,是在国内A股上市的首家自行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根据信隆实业最新公布的年报,由于受工厂搬迁造成的影响,信隆2015年营业额约为13.5亿元,同比下降15%,并录得多年来的首次亏损。不过随着工厂搬迁的完成,有厚实根基的信隆还是会重回正常轨道,毕竟它多年来业绩都能保持稳定。

巨大机械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3)

自行车是台湾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在台湾股市上市的自行车企业并不少,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捷安特和美利达。

捷安特母公司巨大机械上市公司财报显示,2015年营业收入为121亿人民币,同比2014年实现小幅的增长,净利润达7.7亿,利润率约为6.04%。无论从收入、利润还是公司规模来看,巨大机械始终是世界自行车整车的龙头企业,其中捷安特整车销售贡献绝大部分的销售额。

2015年巨大旗下主力品牌捷安特自行车销量在美国、日本、台湾本土等市场都录得不错的增长,而欧洲市场在销售量上也有不错的增长,但是由于欧元升值影响,实际营业收入只有小幅增长。2015年拖累捷安特整体表现的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大陆自行车市场的疲软,而且这个疲软是整体性的,多家上市公司的财报中的负面因素都有国内自行车市场的停滞。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4)

在2016年第一季度,台湾的自行车龙头们都不太好过,虽然第一季度向来是自行车销售的淡季,但巨大机械今年第一季度营收约28.65亿人民币,同比2015年下降了1.25%,其中尤以3月份业绩最差,原因还是归结在中国内地自行车市场迟迟不反弹。不过巨大机械的业绩在台湾厂商中算是非常坚挺的了。

美利达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5)

美利达上市公司财报显示,美利达全公司(自有品牌、代工等)2015年营收约为56.4亿人民币,净利润5.7亿人民币,利润率超过10%,利润率水平跑赢了台湾自行车业界平均水平,但是整体利润对比2014年还是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美利达的第四季度业绩的低迷出乎市场的预期,困扰因素除了中国大陆自行车市场的低迷外,还有美国自行车库存的高企。

由于不利因素的叠加,美利达在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总销量约40万辆,同比下降30%,而销售额约为1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2%。从数据上看,美利达的营业额下降幅度远低于销量,因为它在欧美市场虽然销售量下降,但是车辆单价大幅上涨,高端车型热销,但还是无法抵消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损失。

根据台湾股市网站的资料,由于汇率波动和中国大陆市场的不景气,特别是2015年第四季度以及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不符合预想,资本对于巨大机械和美利达的前景表示担忧,所以两家巨头的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挫。不过在企业方面,巨大机械和美利达还是表现得很有信心,在年终分红方面也不吝啬,彰显他们雄厚的产业和资本底气。

爱地雅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6)

爱地雅虽然没有名气响亮的自有品牌,但作为台湾本土的自行车代工龙头之一,也是台湾市值较大的自行车上市公司,现时市值约为40亿人民币。根据2015年财报,爱地雅全年收入12.24亿人民币,净利润5300万人民币,虽然找不到同比2014年的增长数据,但是从四个季度数据来看,爱地雅2015年业绩无论是营业额还是净利润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虽然品牌商们业绩滑落,但是代工龙头还是活得挺滋润的,台湾除了电子产品外,自行车方面也是高端代工的集中地,而爱地雅除了台湾外,在中国大陆和欧洲都有工厂。

不过从2016年3月份数据来看,爱地雅的业绩滑落要比巨大机械和美利达更严重,达到31%,自行车淡季的冲击让产业各环节都受到冲击,所有人都等待第二季度这个传统旺季的反弹。

桂盟KMC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7)

台湾上市公司桂盟是链条巨头KMC的母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链条制造商,它还有大体量的链条代工业务,它的业绩对于全球自行车市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5年桂盟营业收入为6.8亿人民币,与2014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速达到20%,净利润为1.4亿人民币,在利润率和业绩增长上远超台湾自行车同行。虽然桂盟母公司对于中国大陆工厂的整合在总体业绩上起到重要的角色,但也能显示全球自行车市场对于零部件产品的需求还是较为旺盛的。

在整合了深圳工厂后,并随着欧美自行车修补市场旺季到来,桂盟在2016年3月的业绩迎来了27%的增长,未来桂盟还会将苏州工厂整合到上市公司中,桂盟2016年的业绩预计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巩固它和KMC在全球自行车链条领域的霸主地位。

SHIMANO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8)

全球自行车零配件龙头SHIMANO也是日本的上市企业,虽然它旗下还有钓鱼用品、滑雪板等业务,但自行车零配件还是绝对的主角。

根据股市网站的数据,SHIMANO2015年收入达到223亿人民币,同比2014年增长13.6%,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对于一个几十年的公司来说,这种成绩非常耀眼。在利润率方面,只能查到其税前利润,高达60亿人民币,即使扣税后也能傲视所有整车厂商,26.5%的税前利润率也证明了做零配件的利润比整车高上不少。在山地、公路套件占据大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强势的SHIMANO可谓是赚足全球自行车爱好者的钱。

SHIMANO的死对头SRAM在几年前就申请在纳斯达克IPO(首次上市集资),但笔者在依旧没有找到相关的上市资料。但SRAM是在全球范围内唯一有能力与SHIMANO抗衡的零配件公司,它的收入值得期待。

Accell Group

17家车企半年报相继出炉(上市车企年报盘点)(9)

荷兰Accell Group是一家自行车品牌管理公司,旗下拥有LAPPIERRE、GHOST、KOGA、HAiBiKE等二十几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欧美品牌,并在欧洲做着其他品牌的经销商,赚尽了自行车销售的钱,其中HAiBiKE的电助力自行车是它手上的大杀伤力武器。

根据财报,Accell Group2015年总收入约10亿欧元,同比2014年录得17%的增长,净利润约为3200万欧元,同比2014年仅录得1%的增长,经营成本有所上升。虽然Accell Group掌控众多品牌,其中不乏高端的欧洲老牌,但是在经营额和利润上还是远不如台湾的巨头们,不过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在全球市场缺乏活力的情况下,多样化的高端车型可能是更好的业绩突破点。

由于美国两大巨头Specialized和Trek都没有上市,而加拿大品牌管理巨头Dorel虽然拥有Cannondale、GT等自行车品牌,但是自行车部分只是它旗下的一个分支,所以年报的参考价值不大。根据台湾和国内上市公司的年报,整车厂商们都陷于国内自行车市场的停滞的泥潭里,业绩受到挑战,但是零配件厂商还是能在修补市场的助推下获得不错的成绩,证明自行车市场的需求依然存在,只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已悄然发生转变,具有高竞争力的产品,如SHIMANO,还是能取得优秀的业绩,而对于更多的企业,就要面临洗牌的痛苦。

美骑观察系列文章:

美骑观察 | 骑友为何不去实体店?自行车店经营启示

美骑观察 | 中国的自行车运动缺一个科比

美骑观察 | 煲饭也谈智能化 自行车为何在绕圈子

文章图片部分来源自网络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