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资料大全(今天学习了解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坐镇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背靠凌云大山。

乐山大佛资料大全(今天学习了解乐山大佛)(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有20多层楼那么高,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以石块逐个嵌就),耳长6.7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鼻和眉长5.6米(鼻子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之称。它双手抚膝,眉眼祥和,造型庄严。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资料大全(今天学习了解乐山大佛)(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乐山大佛,其实只是后人对它的统称,在1989年对大佛的治理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摩崖碑,经考证才得知,大佛的真实名称叫——大弥勒石像。

乐山大佛资料大全(今天学习了解乐山大佛)(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乐山大佛之所以能在水势凶猛的三江交汇处屹立千年不倒,是因为古人在修建大佛时,为了保护大佛,在它的头部、耳后、胸部隐藏了一套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这才使得大佛历经风雨,却依旧能在此稳坐。

乐山大佛资料大全(今天学习了解乐山大佛)(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被古人未雨绸缪的智慧所折服。

如果是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带你了解更多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