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宋词赏析图(张先得意三弄影)
张先画像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天圣八年进士。从县令做到尚书都官郎中。《古今诗话》中说:“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拜承乐,此余生平所得意也”。故此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
东窗未白孤灯灭
千秋岁数声鶗鳺,
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选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
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
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
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
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
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
东窗未白孤灯灭。
【注】鶗鳺:鸟名。又说即是杜鹃鸟。传说该鸟暮春才叫,入夏即停。因而古人把它的叫声当成了春归的标志;芳菲:指花草;永丰柳: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永丰西角荒园里,昼日无人属阿谁”的句子。此处借用,意指无人眷顾处;幺弦:琵琶上的第四根弦,也是最细的。
春日思人,秋日盼归已是诗词中泛滥的题材,但前人抒写不疲,实是各有千秋。该词由上片惜春到下片惜情,承转自然,不留痕迹。“无人尽日花飞雪”一句极写寂寞,恰是“情到深处人孤独”的写照。“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谓是一语中的,写出了恋情的剪不断、理还乱,极形象也极传神。结尾一句,道是无情却有情,只是欲说还休而已。
纤指十三弦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注】哀筝:哀,指曲调的情绪。筝,一种古乐器,有十三根弦;湘江曲:乐曲名。是纪念舜之二妃的,比较哀婉;秋水:喻指美好的眼睛。春山:眉毛的别称,特指女性。
该词一如记事小品,描绘了一位弹筝的女子。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特点在于诗人把乐曲的内容和女子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联,以神写形,形神兼备,可谓以少胜多,点到即止。
荡秋千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
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
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
人人道,
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
来时衣上云。
【注】不深匀:匀,指涂抹。不深匀指淡妆。柳腰:形容女子腰细而柔,像柳枝一样。
词中女子清丽可人,一如该词之清丽可人。“君子好色而不淫”,此词或是一个说明,除赏美外,别无他意。淡淡妆,天然样,或是诗人理想中的女子形象。结尾两句,或是诗人的想象,给词境平添了几分空灵之气。试想一下群山昏暗中,仙女飘然而下,且有白云缭绕,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感到新鲜奇妙。
悠悠岁月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东陌,
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
征尘不断,
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
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
又还是,
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
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
【注】陌: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此处泛指。嘶骑:骑,指兵马或一人一马。嘶,马叫声。桡:船桨。指代船。帘拢:指窗户。拢,窗格子。
情到深处恨自生。词中的主人公一恨情不尽,再恨情太浓,三恨不如桃杏花。以恨写情,正是此词过人处。虽然也是离人愁怨,但绝少脂粉气。如第一句“伤高怀远几时休”,就很有些男子气概,起手不凡。结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也同样掷地有声。花开为乐,花落为悲,但若能朝夕相处,则无论悲喜。痴心可鉴,情深如何则不言立明。此词以恨起,以恨终,深情厚意尽在其中,确是佳作。但大起大落中也不乏温情细语,如鸳鸯小船,画楼斜月,自有一番缠绵景致。
生查子
含羞整翠鬟,
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
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
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
阵阵芭蕉雨。
【注】翠鬟:女子发式的美称。雁柱十三弦:指琵琶。琵琶有十三根弦,斜列的筝柱犹如大雁的行列。
这是首怀人之作。上片写了弹琵琶女子的娇美姿态。以“一一春莺语”作结,表现了一种极为欢快的情景。可是好景不长,“娇云容易飞”,情绪直转而下,成为迷茫。结句“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以景语作情语,意在言外,情在景中,把怀人的思绪渲染得格外凄迷感人。
沉醉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
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水调》:曲调名。愁未醒:愁未消。临:照。流景:流逝的年华。后期:后约。空:徒劳。记省:清楚地记着。并禽:成对的鸟。落红:落花。径:路。
这是北宋词中的名篇。作者在家品酒听曲来解愁闷,午睡酒醒而愁却未减。为何烦愁因感伤春光将逝,青春不再,镜里容颜已老,往昔错失风流机会,至今空留记忆。闲步小园遣愁,暮色中只见水鸟成对并宿于池边沙岸。一阵风起,吹开云层,露出月色;风动花枝,花影摇曳婆娑。在这天晚之时欣赏到即将流逝的春意,使他孤寂的情怀得到短暂的快慰。但还是担心明日落花满径,春将逝去。词中通过暮春迷离的夜色烘托伤春叹老的情怀,其中‘云破”句语言精美,堪称古今绝唱。
行云去后遥山瞑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龙头舴艋吴儿竞,
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
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瞑,
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
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龙头舴艋:饰以龙头的轻便小船,作临时的龙舟。笋柱:指竹架秋千。拾翠:游春时采拾翠鸟羽毛。踏青:寒食、清明时到郊外游览。行云:飘动的云。瞑:昏黑。放:停止。清明:清朗明亮。
这首词描绘了吴兴(今浙江湖州)寒食节的动人场景。上片写白天的景象。寒食节那天,小伙子们乘坐一艘艘龙头小船竞渡姑娘们双双对对在竹架秋千上尽兴地荡着。妇女们到沙洲草地上拾翠羽作首饰,人们络绎不绝地去郊野踏青游赏。下片写月夜优美的景色。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笙歌已经停止,整个庭院沉浸在清朗的月色之中,柳絮飞扬,飘过时看不到影子。全词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民俗。最后两句写景工绝,显现出春夜的清幽之美,同时也表露出作者恬适舒畅的心情。
#宋词# #文化# #阅读# #张先# #文化名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