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

当国人对日本军国主义开始淡忘的同时,日本在前几年就已经强行修改了宪法,并且在《昭和天皇实录》中公开为天皇辩护其战争罪行,在这样的现实坏境下有多少人知道发动战争的元凶是谁?在侵华日军中的发动战争的那些人中,又到底是谁掌握着发动战争的权利?天皇家族?统制派?皇道派?还是英美资本家?当侵华日军在中国到处屠杀、抢劫的时候又是谁下的命令?又是出于什么目的下达这样的命令呢?正值国家公祭日,就以南京大屠杀前后日本军部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为线索,本文对此进行逐步分析。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1)

根据《明治宪法》的规定,日本海陆军的总司令就是天皇本人。所有军队的调动权限都是归属天皇本人。从法律来讲是这样,实际运作有的时候并非如此,比如裕仁天皇的父亲大正天皇,他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真正的实权。但是,裕仁做到了他父亲大正,甚至爷爷明治两代天皇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也就是真正的拥有军事实权。因为他拥有很多“叔叔”,比如以下三人: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2)

闲院宫载仁(叔叔)----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最高长官,参谋总长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3)

伏见宫博恭王(叔叔)----海军军令部的部长,相当于海军参谋总部,制定和实施海军军令的长官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4)

东久迩宫亲王(叔叔)----日本陆军航空军的司令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5)

裕仁的这几个叔叔把控着海陆空三个兵种最高长官的职务。在日本天皇近代史上,还是首次出现。所以裕仁天皇不仅在法律上,拥有最高权力,同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兵权也掌握在他手中。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6)

(日本陆军分成,军政,军令,军法。参谋本部实际上掌握着军令,是日军实权最大的部门,所有日军在海外的调动,实际上都需要参谋总部制定命令,然后发出命令。)

到了七七事件爆发以后,因为与中国已经全面开战,裕仁为了全面掌控军队,所以要求成立帝国大本营,就是要在皇宫之内设立整个军队作战的指挥中枢,对于每个师团级别的部署命令必须要裕仁本人签署,签署之后为了保证命令可以得到有效实施,裕仁还对军队的人事安排做了系列调动。

而裕仁必须这么做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他意识到皇道派与统制派的斗争其实也存在于参谋本部。比如说闲院宫载仁担任的参谋总长的职位,但是很多重要决定却是参谋次长多田骏和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负责。所以到了1937年9月初,裕仁的大本营成立之后,他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人事调动就是将石原莞尔换成了亲信下村定。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7)

因为石原莞尔这个人在日本军界的威望很高,整个九一八事变,他是总导演,非常具有战略眼光。而且他还是日本陆军中比较少见的非常重视武器的将领,他很早就预言到了核武器。他提出了由核裂变所产生的原子的爆炸可以在一瞬间决定战争的胜负,这样的观点可以说很有预见性,但是言中的却是自己国家。

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坦克和空军在战争中的使用。他在考察欧洲一战时候发现,日本与英国、苏联等国家的军事实力相差甚远。如果与中国持续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则不利于发展武器。因为战争会消耗很多的资源,资源要是在战争中被消耗掉,武器就会因为没资源而来不及升级。将来一旦与欧美的强国开战,日本一定会处于劣势。因为这样的原因,石原莞尔坚决反对与中国全面开战。但是这个人恃功自傲,甚至连裕仁亲自派侍从官去发布命令,居然也被他压了下来,所以裕仁在帝国大本营成立的5天后就发生了次调动。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8)

这个调动就是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石原莞尔被“贬”到关东军总部做东条英机副手。事实上,两人的关系一直不好,石原莞尔尤其不屑与东条英机这样的人为伍,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上等兵东条英机”。在他眼里,东条根本就是个饭桶,毫无任何军事才能。

除了石原莞尔被调动以外,裕仁还做了南京大屠杀前最重要的一个人事调动:调走了上海派遣军的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换上了朝香宫鸠彦亲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日军的派系中,松井石根属于皇道派。在皇道派的眼里苏联才是最大的威胁,打通满蒙交通线才是最应该去完成的事情,所以皇道派军人最大主张是北上。同时和中国不要扩大战争,当然其目的不是为了和中国友好,而是以蚕食的方式逐步侵略中国。然后以中国为根据地,将欧美殖民者赶出亚洲,最终使亚洲成为日本殖民地。松井毫无疑问的是这种理论的支持者。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9)

但是在日军内部还有一个派系就是统制派。他们的观点则和皇道派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是群留学欧洲国家的军人。他们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战争不光是军事的对抗,必须从经济、政治、外交、宣传、社会动员各方面一起发动总体战,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因此统制派的军人认为日本如果要在亚洲将欧美殖民者赶出亚洲,就必须进行总体战。

这种总体战必须是包括经济战,但是要打经济战,日本面临最大的短板,就是石油和橡胶,而这两项资源却牢牢地控制在英美殖民者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而这些殖民地主要在东南亚。所以统制派的军人认为日本想要殖民亚洲就必须占领东南亚,而要想占领东南亚就必须首先占领中国沿海地区的港口。以这个观点来看的话,日本与中国爆发战争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这两派军人的斗争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峰,皇道派发动政变,却被天皇支持的统制派进行了镇压。这样的结果就很明显,天皇是支持统制派。那么日本理所当然要和中国打,而且一定要打赢。因为只有打赢才能占领中国沿海的港口。而在二二六兵变之后,大量的皇道派军人被“清洗”,幸存下来的不是被迫退役(也可以理解成被革职),就是转入了预备役,而松井恰恰就是这些人中被转入预备役的一个。对于这些人来说,自己的生涯也算是提前结束了,其郁闷心情可想而知。

直到1937年七七事件爆发,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松井等人便开始做起了“墙头草”向统制派靠拢,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其战略思想,就是要在上海打。因为打下上海就可以打开中国的海上门户,同时还可以直接进攻南京。这样的战略思想也被别的被“清洗”的皇道派军人引用,从而一起加入了宣传。最终他们这些人被裕仁重新启用。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10)

再到八一三淞沪会战刚开始的时候,仅仅在两日后的8月15日,松井石根便被裕仁天皇亲自在皇宫召见,命他统帅5个师团前往上海与中国军队开战。当时的日本不管是天皇本人还是军队的高层人士其实都很清楚,光淞沪会战日本都消耗不起,所以天皇派松井去上海的目的就是要尽快结束战争,迫使国民政府谈判并投降,然后最大程度地获得既得利益,而松井本人也是想借此机会重新获得军权,然后再慢慢推动其北进的战略构想。但是淞沪会战的时候,裕仁天皇对松井石根在战争进程太慢非常不满意。因为日军仗打得非常艰苦,而且自己的命令无法有效传达到前线。

所以就在这个时候松井头上又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裕仁的皇叔,朝香宫鸠彦亲王。这个人在12月2日来到了中国,而且是裕仁天皇亲自任命的,并派遣他作为派遣军的司令,主要负责攻打南京的任务。换句话来说,松井石根从这天起,实际上已经被剥夺了指挥权。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11)

到了12月5日这天,朝香宫鸠彦亲自来到了南京,各师团对他做了直接的汇报:在南京有从上海溃败下来的大量中国部队,数量可能高达几十万,他们全是中国军人,如果攻下南京城,那怎么处置他们?而此时日军的各种后勤、辎重部队并没有赶到南京。于是朝香宫司令部下达命令:杀光南京城中的中国军人(起草命令的人是朝香宫的参谋,但命令是朝香宫司令部发出的,所以朝香宫鸠彦不可能不知道)。正是这条命令,直接导致了南京城中长达六星期的屠杀。特别是杀人最多的第十六师团,这支部队居然被东京大本营任命为南京留守部队。朝香宫鸠彦本人也在12月25日入驻了南京城。而在25日之前,原先的4个师团都被调走了。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留守的第十六师团的日军被配发了铝热剂(一种助燃烧材料),南京的房屋被从郊区开始逐街的焚烧。并有系统、有计划的抢劫了南京城中的很多银行、富商宅邸、政府机构。这些地方抢完之后,就开始抢普通百姓,同时为了防止有人反抗,经过的地方,一律屠杀一空。整个南京大屠杀最凶残的师团,被第十六师团屠杀的中国军民多达15万人。这样的屠杀从12月25日开始起一直持续到1938年2月10日朝香宫鸠彦调任离开。

除了这两项人事调动以外,裕仁又在1938年1月1日将铃木贞一派到了南京留守部队的第十六师团。这个人可以说是裕仁身边少数亲信中的亲信,铃木贞一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这个人非常有经济方面的天赋,他非常了解金融与银行对于国家经济运作的规律性,后来他被任命为企划部部长,统筹日本当地的各行各业前线的整体战进行服务。从历史也可以看出,铃木贞一出现在哪里,那么裕仁的关注点和注意力就是什么。他是裕仁真正的眼线,被派到第十六军团,可以想象,其目的一是落实裕仁天皇的各种指令,二是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在南京进行各种抢劫。于是他把大量的抢劫来的法币,以及国民政府来不及运走的各种物资全部运到了上海,变成日本军方的硬通货,用于向国际采购石油和钢铁等战略物资。

除了以上3个人事调动,裕仁还把自己在欧洲考察时,所结识的很多下级军官派往了日军各师团做参谋。这样做,裕仁就可以直接指挥各个师团。事实上,淞沪会战开战前,参谋本部的石原莞尔等人一再反对战争的扩大,甚至画了条战争分割线出来。参谋本部本来的命令是打到苏州至嘉兴,就不能再打了。但是因为裕仁的压力,日军没有停止进攻。(虽然走了石原莞尔,身为参谋次长的多田骏照样对于裕仁的很多干涉都是顶住不办。按照日本的条例,原是参谋本部给天皇提出作战建议,天皇在作战件以上做批复,这个命令才能执行,也就是天皇不能直接下命令,那是违反程序)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12)

这种情况下,参谋本部只得又制定了第二条的常州至湖州的分割线,不允许日军继续进攻,因为再打下去就是南京了。按照这条命令,日军在11月24日到了第二条分割线就停止了进攻。结果裕仁当即命令刚换上没多久的下村定,让他越过参谋本部直接给前线日军拍发了封重要电报让他们继续进攻,耐人寻味的电报居然不是拍给各师团长,而是刚被裕仁派去各师团的参谋。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13)

于是到了27日的时候,当前线的这些参谋接到这封电报之后,他们明白虽然发电报的是下村定,但是下决定却只能是裕仁。所以,这些参谋们立刻越过师团中的各级指挥官签发命令,直接进攻南京。11月27日晚上,对面已成事实的各师团的行动,多田骏最后只得妥协,他知道自己抗不过下村定背后的裕仁,同意签发命令,但是他提出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签署是11月27日,但是生效日期是12月1日,就是四天后(这是日本陆军中约定俗成的暗示,即签发命令的人是迫不得已的,他要把这段历史记录在案)第二,他要求,天皇必须用天皇敕令,加盖国玺颁布这道命令。按照正常流程,加盖国玺一般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让多田骏非常吃惊的是,11月28日早上就加盖完了国玺,整个流程完毕,他被迫签字同意。

曾经南京大屠杀的老日本兵(牢记历史1937年12月5日)(14)

到了1938年2月,朝香宫亲王被裕仁天皇召回了东京,因为他把大量从南京抢回来的各种物资(包括黄金、民间的珍贵书籍及各种收藏品)献给了裕仁,所以他被升官加爵,封赏了有菊花的瓷瓶,从中将升到大将。从整个细节可以看出,裕仁天皇对整个南京大屠杀不仅是知情的,甚至就是幕后黑手。当战后问裕仁,日军在前线的所作所为裕仁是否知道?其实更应该问裕仁,你会不知道吗?

但是战后审判的时候,日本的皇室全都逃脱了,甚至都没有出现在法庭的传唤证人。最终被判死刑的仅仅只是些甲级战犯。实际上通过这一些列的事实可以看出,这些人只是前台,背后的势力究竟是谁,我们应该更加清楚。

本文作者:吹雪,“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