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

“这个周末,你打算怎样安排?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看个电影放松一下吧。是了,那个在‘小时代’系列电影出现过的‘姜潮’呀,最近又有新的动向,据说他主演的古装轻喜剧《女世子》挺好看的。”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1)

(图片来自网络资料,鸣谢!下同。)

今天接两个高一学生回家,一个是自家女儿,另一个是女儿同班同学,因为两家住得近,所以两边的家长都大力发扬节能环保精神,经常“拼车”接孩子,谁方便些,就由谁去接回来。

这一次,轮到我“方便”一些了。在回来途中,两个孩子聊到了一个让我颇为“陌生”的名字:姜潮。

姜潮是谁?他还演过电影?孩子们为什么会关注他?他为什么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2)

这一连串的疑问,尚在驱车回来的途中就已经萌发开来了,而且还稍微刺激了一下我的好奇心,只不过是碍于“面子”等问题而没有当面去问她们罢了。

倘若我问了,她们也许嘴里不说但心里会想——

连姜潮是谁都不知道?你也太Out了吧!

两个孩子一次偶然的谈话,我的一连串的疑问,让我想到了许多与教育有关的问题。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3)

一、孩子追星很正常,他们都有“小世界”。

如何看待孩子的追星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追星问题呢?

说到这个问题,人们难免会想到过去曾经有个叫“杨丽娟”的女生,当年她因为“盲目追星刘德华”而落得个家破人亡。其中的教训可谓惨痛而深刻。

她的例子,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反面教材。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4)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呢?

关键还是靠家长的正确引导。

首先,孩子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小世界”,这个“小世界”里面自然包含“追星”,作为家长的就要尊重、容纳孩子们的这么一个“小世界”;其次,要引导孩子们正确追星,要从明星们功成名就背后的人生奋斗汲取正面的前进的力量,以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完善;再次,要理性看待明星们日常的时尚潮流、生活消费等,切忌盲目模仿,更切忌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盲目的、极端的追星行为。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面对孩子们的追星,若能够作正面引导,那又何尝不能发挥一个个“榜样”的作用呢?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5)

二、亲子代沟很尴尬,家长要有“大格局”。

面对孩子们的追星,不少家长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们所追的“这星那星”,因为种种因素,他们或许并非被家长所熟知。因而在孩子们谈到的“这星那星”的时候,家长们大都是一脸蒙圈甚至是一无所知,而所谓的“代沟”也就产生了,遭遇类似情形的家长难免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如何化解这种尴尬呢?

我认为,首先家长在思想上要有“大格局”的认识,要学会接纳这种尴尬的存在,甚至是接纳来自孩子善意的“嘲笑”;其次家长们不妨也“与时俱进”一下,了解一下孩子们的“这星那星”,以制造与孩子们沟通的“共同话题”;再次家长们在与孩子们“谈星论道”的过程中试图走进孩子的内心,进而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6)

三、学学孩子来追星,常感回到年轻时

“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追星我“追星”。

为了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我也尝试去追追星。这不,我就去百度搜索了一下姜潮——

姜潮,1991年8月12日生,中国内地男歌手、演员。2010年,《快乐男声》全国20强。2011年,个人首部电视剧《落跑甜心》。2012年,担任电影《青春荷尔蒙》男一号;同年,参演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并饰演“席城”一角。2013年,参演电影《小时代2:青木时代》。2014年,出演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和网络穿越剧《四大萌捕》。2015年7月9日,参演电影《小时代4:灵魂尽头》上映。2017年,主演青春萌系爱情偶像剧《狐狸的夏天》;同年,主演青春萌宠情感剧《神犬小七第三季》。2019年4月,主演的悬疑烧脑电影《欲望游戏》上映。2020年8月,主演古装轻喜剧《女世子》。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7)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姜潮,那是有原因的。

再看看姜潮,大帅哥一牧,其本身的演艺经历也是挺丰富的,而且关于他的一些事情也是挺正面的。

有了这些了解,我想若下次孩子再聊到姜潮的时候,我就不会因一无所知而接不上话了。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8)

根据网传的一些剧透,我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

据说某知名手表即将在云南昆明隆重举办手表明星签售会,届时姜潮也会现身昆明见面会活动,姜潮将担任新店剪彩大使并为昆明新店做剪彩。

这个消息,应该也可作为和孩子沟通而准备的一个素材或者是话题吧。

通过学习和了解新事物,尤其是了解多一点孩子们都喜闻乐见的一些代表正面形象的明星的故事后,我发现与孩子的沟通不但又多了一个话题,而且还时常感到好像是回到了年轻时代。

姜潮知乎(姜潮是谁都不知)(9)

正是这些,让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了更多的底子,有了更足的底气。

投其所好,感同身受。

这难道不是打通亲子沟通障碍、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一把钥匙呢?

分享此文,与广大家长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