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痛加心脏痛是怎么回事 除了心脏病胸口痛多是这些原因

胸口莫名疼痛感,尤其是最近天气转凉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一些朋友觉得可能是心脏病所导致的,事实上胸口痛的原因除了心脏病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胸口痛是什么原因,胸口痛怎么办。

  胸口痛是什么原因

胸口痛加心脏痛是怎么回事 除了心脏病胸口痛多是这些原因(1)

如果你经常出现胸口痛,最好到医院做一下全身检查,因为除了心脏病还有很多病症会导致胸口痛。

  1、心绞痛

突然发生在胸骨后、心前区的一种疼痛,疼痛时有明显的重压、闷胀、窒息、紧缩或压榨感,并向左肩、左臂部放射,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冷汗、气短或有濒死恐惧感。

  2、溃疡病

十二指溃疡主要为饥饿痛,常半夜痛醒;而胃溃疡主要在餐后痛。用碱性药物、热敷可减轻疼痛症状。

  3、食管癌

食管癌也会出现胸口痛的情况,在早期这种疼痛大多在吞咽食物时出现,食管癌晚期,即便不吞咽食物,也会出现胸口痛的症状。

  4、食管憩室与憩室炎

初期无症状或偶有咽部不适感或口涎增多。憩室逐渐增大后,进食时常觉有食物进入襄内,并有食物返流现象,饮水时有气过水声。憩室继发炎症与溃疡时,可出现胸骨后疼痛。

  5、食管裂孔疝

多见于50岁以上的肥胖者。主要有胸骨下段或上腹部灼痛、嗳气、反胃等症状,多在饭后或平卧时出现,以睡前饱食为著,食后散步可缓解症状。

  6、贲门癌

早期仅有上腹部及胸骨后疼痛,伴恶心、呕吐、呃逆,继之出现食欲减退、乏力、呕血、黑便等。胃管插入时在贲门部受阻,并有明显疼痛者,应考虑本病。

  7、返流性食管炎与食管溃疡

多在餐后一小时内,胸骨后有烧灼或疼痛感,同时有泛酸苦味的液体。并有吞咽困难,间歇性梗阻。上述症状平卧或弯腰时发生,站立或服抗酸剂后缓解或消失是其特点。

  8、慢性胃炎

多在进食后上腹部隐痛、胀痛,空腹时减轻。胃窦炎时腹痛较明显,常伴嗳气、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症状;胃体胃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少数胃萎缩者可有恶性贫血倾向。

  9、胃粘膜脱垂症

表现为上腹部无规律的间歇性疼痛。进食或服抗酸剂不能缓解,右侧卧位可使疼痛加剧,左侧卧位则相反,并伴有嗳气、嗳酸、腹胀等症状。

  10、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常有上腹部闷胀、隐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进油腻食物后疼痛加剧,病史可长达数年。急性发作时右上腹疼痛持续,并阵发性加剧,右上腹有压痛和肌紧张。

  右胸口疼是怎么回事

  1、肌肉拉伤

如果我们过度扩胸动作、伸臂高处取物、搬运重物、外力撞击等会导致胸大肌及肋间肌损伤,从而引发疼痛,这种程度的疼痛一般较为轻微,不必过于紧张,注意休息即可。

  2、心脏病

心脏病可导致右胸口疼痛,一般表现为和呼吸运动无关,疼痛不会突发突止,持续时间不会仅仅几秒,疼痛性质为闷痛感或绞痛,压榨痛,而不是尖锐痛。

  3、与肝病有关

因为临床上有很多的乙肝患者都会有右胸口疼的现象,这通常说明了肝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对于乙肝患者出现右胸口疼痛的现象时就应该重视起来了,右胸口处最重要的器官就是肝脏,右胸口疼痛说明肝脏已经开始受损。

  4、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不多发,但有时还是会有。特别劳累的时候,睡得太沉,一个姿势使某一根肋骨受压时间太长。睡觉的时候开着窗户,使某一条肋间肌受凉。做某一个动作的时候肋间肌牵拉受伤等,这样也会造成胸口疼痛。

  5、气胸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气胸也是胸痛的原因之一。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解大便和钝器伤等。

有胸痛症状还应该检查是否是有肺部感染,胸膜炎,乳腺增生、肺结核等,另外消化道溃疡和胰腺疾病也可能导致这个现象的。

  胸口痛怎么办

  1、多多休息

有的人因为剧烈的动作,胸部肌肉拉伤,伴随有胸口疼痛,有的人因为心脏病等疾病,当因为情绪触动或是其他因素的触动时,常出现胸口疼痛,此时要做的事情就是停止活动,并做简单的休息,查看病症是否严重。

  2、药物缓解

有冠心病等疾病的人容易胸口疼痛,胸口疼痛时,行动极为不便,所以一旦发现胸口有所不适时应该立即舌下含服医生所开治疗药物,即可缓解病痛。

  3、就医检查

胸口疼的病症异味着患者已知或是未知的疾病发生,不管疾病的缓急,都应该就医检查,针对病因治疗。

  4、缓解焦虑

有的人患有长期焦虑症,整个胸口疼痛发闷,在静止时痛感最为明显,还伴有怕冷、恶心等症状,这大抵是因为长期紧张所致,可以通过精神调理,心理纾解缓解胸口疼痛症状,效果很好,再一个就是患者在工作或是运动时几乎感受不到胸口疼,这也是暂时缓解该症状方法。

总结:导致胸口痛的疾病很多,也很危险。一些严重的疾病甚至有可能会要了人的性命,因此我们出现胸口痛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注意,最好能够做好全身检查,这样便可以保护身体健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