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细雨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读《百园庄》有感

作者:吴维英

绵绵细雨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1)

每年的端午南方要下一场雨,今年也不例外,细雨无声地潜入了这个文化底蕴十足的节日。晨起,一缕清风携着一阵花香扑面而来。是栀子花香,那么淡雅、清新、宁静。于是在这个清凉的周末,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我认真地阅读刘奇武老师的新书《百园庄》。

在岳阳文友圈中,对刘老师应该不会陌生,他可是我们岳阳文学界网络红人,《潇湘原创之家》《九曲原创》《三湘四水之家》《云梦星空》《岳阳日报》等网络,隔三差五就会有刘老师洋洋洒洒几千字的美文。曾经有一阵子他平均三天一篇文章,我是他的铁粉,每篇必转,我打心眼里佩服他孜孜不倦勤于笔耕。

《百园庄》一共分为四辑,第一辑《亲情篇》,第二辑《友情篇》,第三辑《人文山水篇》,第四辑《感悟人生篇》。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新人,说白点就是一个文学草根,所以根本没有资格来评判刘老师的文章。但是我觉得文如其人,通读刘老师的文字,感受到他的乐观开朗、慷慨大度、知恩感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的生活处处是风景。刘老师有一篇《南湖更比西湖美》的文章,也是他最满意的文章,刊发后两天之内阅读量超过一万,对于生长在岳阳的人来说,能读出一种亲切感。南湖,和城而生,曾如千金静养深闺,亦如玉在{崁}中,钗待匣里,只要春风吹开她娇羞的面纱,便能展露她的倾国倾城之色。刘老师饱含激情,妙笔生花,把南湖的山水交融写得那样灵动。还有《巍巍黄茆山》《情有独钟千亩湖》《康王的糯米丸子最美味》等美文,他总是饱含深情,表达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社会的美好寄托。如果没有对家乡的真情实感,如果没有全身心投入,文章就会有无病呻吟之感。你若心中有爱,即便是几只小猫小狗,几只蝴蝶在花中嬉戏追逐,也可以看成一幅生活的小画卷。刘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一切写作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章的成功,题材新颖,立意独特固然重要,但是我觉得还是要与读者产生共鸣,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当我读到刘老师的亲情篇《杜鹃啼血唤娘亲》《长嫂》《大嫂走了》《怀念大嫂》,感受很深。这是他苦难童年和青年的真实写照,是他不堪回首的岁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初中水平的他怀着对文学的追求,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失学不失志,发奋发狠,自己开垦种菜,砍柴攒钱买书,劳动之余坚持每天写日记、写心得,随见随记,随想随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春播秋收,春华秋实,他有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非要混个人样来的决心。17岁时,他凭着过硬的文字功底顺利进入乡政府。参加工作了,有了铁饭碗,他没有松懈,而是更加精神,斗志昂扬。这些作品是他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他用生命用真情回报亲人,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兄弟,感恩朋友,感恩所有关心帮助的人。他对生活的描写栩栩如生,幽默风趣,善于捕捉细节。这与他自信阳光的人格魅力有关。

窗外的雨断断续续,我的思绪还沉浸在《大嫂走了》这篇文章中,泪水模糊双眼,滴落书上。字字血,声声泪,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怀念大嫂的哀伤。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作者一个情字,作者首先自己倾注情感,文字才能有血有肉,才能打动读者。

文如其人。去年我们潇湘文友一起去平江采风时,我感受了刘奇武老师的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一路上我和嫂子开玩笑说,文人是风流才子,你不怕他外面红旗飘飘,屋里红旗不倒吗?嫂子笑了笑说,他是一个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也是从苦水里泡出来的人,非常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人格魅力。看来刘老师还是一个人生赢家,家庭事业双丰收。

晨起的鸟鸣,午时的阳光,夕阳的余晖,在《百园庄》都可以找到,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段段入心,就像这窗外的雨一样,润物无声。捧读刘老师的《百园庄》,感受的是人生的潇洒和惬意,还有生活的真善美,真是乐在其中。

绵绵细雨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2)

作者简介

吴维英,笔名唯唯物语。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公务员。用心感悟天地万物,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爱旅游,爱运动,爱读书,喜欢用文字记录多彩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