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呢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

本文有彩蛋,欢迎读完不要错过。四川人说话的艺术,隐含着我们处世哲学,以及人生道理。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呢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1)

有宝现宝,无宝受考。受过去水陆码头袍哥文化的影响,四川人直到今天的日常生活当中,出口成章比比皆是。这个章还真是文章的章,不是那种所谓带把子的脏话。这点能力全川都具备。而且每个地域还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由于成都和已经成为直辖市的重庆,知名度和级别最高,所以影响和宣传力度上,他们最大,成都有李伯清老者为代表,俗话说的成都人嘴巴嚼,这个嚼有很多意思,包括言语滑稽幽默,形容嘴巴特别厉害,能言善辩,尤其指擅于强辩、诡辩(带一点讽刺意味)。重庆崽儿坨子(拳头)“硬”,其实原话应该是:成都妹儿嘴巴“嚼”,重庆崽儿坨子(拳头)“硬”。这句话的意思是成都的女人伶牙利嘴、能说会道,而重庆的男人则拳脚了得。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呢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2)

实际上,这句带有调侃味道的话是对成都人和重庆人性格差异的概括,并不分男女。从性格上来说,成都人较为温和,有事好商量、慢慢商量;重庆人生性率直,奉行干脆利落的做事风格。

但是你要说重庆人嘴巴不会说,那你就真的小看他们了,这两个地方性格差异暂且不谈,在江阳沽酒客看来,大多数人的嘴巴都是开过光了,说起话说,不管是夸你还是骂你,真是让你回味多久,当然受到地域局限,多数情况要四川人自己才明白。

相对来说我们泸州这个四线城市呢?性格里面朴素含蓄多了一点,但是嘴巴其实也不让人,只是在口音上面,泸州话相对来说,跟成都和重庆的语调上没有那么明显突出。但是泸州话确实是巴蜀语遗韵。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呢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3)

泸州方言很重,音节清晰不含混,但没有轻声。比如说,“看见”一词,严格的普通话要求读'见'字的时候是轻声,但泸州人说话就是重重的,来一个“看见喽”。,其实这个音调不影响理解对方的话,反而有时候听起来是抑扬顿挫,很好听。

不过更有趣儿的是儿化音,儿化音分几种情况,也表达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观念、风俗习惯的一种表现。比如泸州话里面有“药妈”(巫婆)、“老妈”(女仆人)能够儿化,但“姨妈”、“妈妈”却不能儿化。所以在泸州话里面对儿化音有个约定俗成的原则:作为有密切的亲属关系的长辈称呼,原则上不能进行儿化的。“药妈儿”表示巫婆的意思,“老妈儿”表示女佣的意思,这都带有一种鄙夷色彩。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呢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4)

不过由于泸州属于水陆码头,水岸经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看泸州外来人口并不大,但是不妨碍,这一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泸州人通过长沱两江出行到五湖四海,吸取各自文化,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素材,再加上袍哥流行的年月,又独自发明创造了一些古怪有趣的行话,北方叫春点或者切口,反正这些四川老辈子们的板眼也多,虽然后来,袍哥成为历史,但是他们遗留下来的这些新语言,或多或少的融入到了四川人的生活中,又以沿江的最刁钻。

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平时泸州人少有说的土话,当然这个可能不是泸州独有,本来四川文化互通,相互交流。只是各处口音表达起来感受不同。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呢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5)

以前泸州拜山门或者拜码头,那一套就非常有趣,主要是袍哥人家专用,试着给各位文字还原一下,比如你到泸州或者去四川任何一路码头,想做事情,首先要遵守规矩,去拜访,不像今天,打电话预约,那个时候就是上门,但是上门就要说行话,一般是一问一答:

问:有宝献宝,无宝受考

答:同护汉室,造福必昌

问:公片宝扎,请拿上符

答:金子牌,银子牌,小弟与兄送宝来,仁兄今日得宝后,步步高升,做八抬。

如能对答如流,答出坐自己是哪把交椅,哪个门下,便可吃喝免费,免招黑打。答不归一,你娃谨防挨起。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呢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6)

以前出门在外,市区走远了,也有幺店子,就是歇稍休息的地方,有短暂的,也有住一晚上的,一般叫栈房,今天如同酒店旅馆之类,那个时候四川的旅馆反正比不上今天,但是规矩也多。晚上看店的幺师,还要来交代一番,但是不是挨着敲门,而是在楼上楼下吆喝,吆喝起来的话语也很有趣味,他们一般这样说:

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听我幺师办交涉(也有说来表白)。要屙屎,有草纸,不要撕我的篾条子,要屙尿,有夜壶,不要在床上画地图,要放屁,有罐罐,不要在床上放闷烟......

你听是不是既幽默又搞怪。

当然,更多用在一些蹋谑人上面,虽然是骂人,却不带脏话。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呢 为什么说细娃管不住嘴(7)

比如学生时代,有些男生好动,坐不住,磨皮擦痒。有人女生嘴巴嚼的就会骂道:“你扭来扭去地做啥子,像个扭死蛆一样!你要是坐不住么,背筐煤炭到河边去洗白嘛!”

真的是骂得你一塌糊涂,还让你没得办法。治疗多动症,把煤炭洗白,怕只有四川人才想得出来。

还有一句话,细娃管不住嘴,爆眼子老者熬不住尿,什么意思呢?泸州人以前看小孩子,或者年轻娃儿,多种叫法,比如直接喊娃儿,崽儿也说比较少,主要还是重庆人的习惯,细娃,就是小娃儿的意思,细代表小,这里的小娃儿泛指年轻人,年轻人思想活跃,但是不够稳重,很多时候不知道约束自己的嘴巴,不一定管得着。爆眼子,对老人的轻蔑的说法,因为以前有些人老了,眼睛会凸出来,老年人虽然稳重多了,但是身体不如年轻人,肾功能显然不行了,忍不住尿。所以有这么一句话。


最后来点题外闲话,你权当本文的一个彩蛋看。

最后再摆个龙门阵给大家作为本文收尾。有句话叫龙门阵大家摆,有烟个人抽。

去年沽酒客被人邀请去拍一处泸州地标建筑,我相当于朋友关系,分文不取,没考那些,相互尊重,这个老者一看就是那种不晓得尊重人的土老肥,你求人办事还熬资格,真的有点锤子。

本来江阳沽酒客向来不沾商业,因为朋友关系希望做宣传,但是对方想着有这种写文化方面的人,又是朋友,可以少付费用,但是没有想到我并不要钱,告诉他,如果你这个东西合适,我有时间帮个忙没有问题,于是就去了。

哪想到估计当年野山猪吃不来细糠的人,摆着一副欠了一百万的脸,本来你就舍不得找做广告的花钱拍视频,想省钱,还要装大。客气话没得。规矩不懂。

沽酒客有抽烟的习惯,于是见面打桩很正常,人家说我不抽烟。我想不抽烟嘛,很正常,对身体好。我那个烟二十多一般般,结果一会别个掏个庄园出来,哎呀,原来不是不抽烟,是不抽你的屁烟。对不起,我也不抽你那个,容易咳嗽。

给朋友面子,规矩我还是懂,脾气哪个没有呢?你求我还在我面前这样弄,你娃有点不落教哦。我塌一头就冒火了。你都不尊重人,我尊重你干嘛呢?那个朋友出来说,这个合伙的人一直这个鬼格式,是这样,希望我不要在意,我说给你面子,我不多说了,但是“不逢二回”。

其实就是狗撵摩托,不懂科学,这也是之所以我一直以来不触碰商业原因之一,因为一些人搞不清楚,庄贤。老实说,处事和处世是一门哲学,不管哪个年代的人,社会上行走,言语拿不稳,也长久不了。

虽然看起来跟今天的文章有点跑题,其实就是说话做事的那种味道,老四川、老泸州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已经融合到了骨子里。展现成了语言的魅力。不要觉得八九十年代那场春风随便干点啥子,都可以发家致富,要想长久,还得把老祖宗的规矩和内涵给吃透,当然有些人一辈子都懂不起,你把他教乖了,还未必感谢你,只当自己祖坟山埋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