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被淹没了怎么处理(汽车被淹怎么办)
本文为车早茶原创文章,作者王小夕,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从6月开始,国内有不少地区都暴雨频繁,其中湖北省更是因为持续暴雨的关系,导致已致38人死亡17人失踪,957万人受灾。茶哥希望大家都能平安。
有经验的老司机绝不会选择暴雨天驾车外出,因为暴雨驾车太危险,特别是在未知水深的情况下,进行涉水驾驶,那是用生命在开车。北京广渠门事件、深圳、广州一家八口都是因司机被困车内,无法逃生而被淹死的。
>>>>
汽车落水该如何逃生?
天窗逃生在汽车入水时,最为有用。此时, 四个车门和车窗受水压影响,极难开启。而天窗由于车仍浮在水面上,不受水压影响。留意国内外入水成功逃生案例,多数经由天窗逃生。先尝试电动开启,电动开 启失效,再用手动,手动失效,则用逃生锤。注意,天窗逃生失败,次选仍不是车窗,而是尾厢。一辆车重量主要集中在车头,那里是发动机舱,沉入水中姿态是车 头朝下,尾厢朝上,而且,由于尾厢空间大,浮在水面更多时间,给逃生留有可能。
>>>>
误区二:高跟鞋并不是敲碎玻璃的最佳选择
在水中,由于水的阻力保护了玻璃,同时黏滞了胳膊的挥动速度,敲打玻璃时,会使车窗受力被分散,而高跟鞋等尖锐物品由于力臂较短,力量很难放大,所以类似高跟鞋等尖锐物品并不能敲碎玻璃。不过有人试验过,普通的羊角铁锤可以敲碎侧窗玻璃逃生。
另外,还有车主担心,敲打玻璃的过程中,玻璃碎片会不会四处飞溅而划伤自己,有实践证明,因为汽车玻璃多是钢化玻璃,破碎后四角圆滑,划伤概率较低。
>>>>
误区三:等水进入到车内后再打开车门逃生
我们都认为车子落水后,水会顺着车门间缝隙往里灌,同时车门也会因水的阻力而难以开启,其实在实践当中,开启车门并不是件难事。当浸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打开车门就有困难了,直观的说,车门被泡一半以上,希望就很小了。及时打开车门,千万不要等到水没到车窗下沿再试图去开车门,那时车内水压是最大的,很难把车门打开。当然,打开车门也有一定技巧,胳膊肯定没有大腿有劲儿,拉开车门内扳手,找一个合适的角度用脚蹬,会比一般的开门动作更有效。
当车辆落水后,水会慢慢涌入,车内暂时是一个密封空间,只要门没打开,进水的过程会比较缓慢,直至水面超过车门钢板高度五成,压力才会逐渐增加,也就是说即使车辆入水,车主仍有足够时间逃生。
>>>>
误区四:用塑料袋自制氧气罩逃生?
面临即将沉入水底的车,如果车主还如此有耐心寻找塑料袋然后套在头上,倒不如直接推开车门逃生,因为人在慌张下,所消耗的氧气量会加大,小小的塑料“氧气罩”根本不足用。
>>>>
误区五:不会游泳也没有漂浮物就完了?
这时候,就算你不会游泳,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漂浮物,想活命也不能慌乱,在心里默念镇静,镇静。
如果可以爬上车顶坐着,也是一种不错的等待救援的方式。
实在没办法:车主应选取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式,也就是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在水面,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上抬至下额处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回复漂浮姿势。假设是穿着长袖衣,可在水面吸气后低头将气由上衣衣襟吹入衣内,双手抓紧衣襟,防止空气外泄,可在衣服肩背部形成气囊。
如何在涉水熄火后自己判断车辆受损状况?
在遇水后发动机熄火,无外乎两种情况,发动机进气口进水和排气管进水。但很多车主往往分不清是由于那种原因造成的熄火,两种进水会对发动机造成怎样的损伤呢?我们简单来鉴别一下。
车辆被淹造成熄火,第一时间要从车内逃出,选择高处等待救援。方法其实也简单,车辆一旦熄火后,马上查看一下空滤情况,如果此时空滤保持干燥的状态,那说明至少不是从发动机进气口进水,此时发动机汽缸内应该没有进水。而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就是排气管进水,如果是这样发动机内存在两种可能,进水和没有进水。
如果空滤已经非常湿,那说明发动机汽缸内已经进水。此时千万不要再强行二次点火,因为此时在点火的话,存留在发动机内的水不具有润滑功能,强行点火会造成俗称的“拉缸”甚至还会损害曲轴等关键部位,造成更大的损失。此时,车主要做的就是将车辆推走,并在第一时间拨打救援电话。
请牢记以下涉水行车要点
1、控制好车速,建议不要超过20公里/小时;
2、双手把稳方向盘,控制好车辆行驶轨迹;
3、选择固定档位,若自动挡车型请将档位放在手动1档或L档;
4、保持较高转速行驶,建议3000转/分以上;
5、合理使用车灯,雨大时请开启雾灯灯。
茶哥总结:在面对突然发生的危险时我们要做到的是头脑保持冷静、落水后第一时间打开车门,尽可能利用手中的工具逃生、通过涉水路面要控制车速,稳住油门,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冒然前行。
买车用车不想被忽悠
关注车早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