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打严嵩(打严嵩这出戏)

跟我学打严嵩(打严嵩这出戏)(1)

冯志孝、马名骏《打严嵩》

打严嵩

冯志孝、马名骏、郑 岩

1991年视频


《 打严嵩》 这出戏

迟金声

《打严嵩》是京剧的传统戏,又名《开山府》,这是以剧中人物常宝童住址的名字所取的剧名,多年来一直这样流传下来。

1962年,吴晓铃先生向马连良先生提出: 《打严嵩》中的常宝童是历史人物常遇春的后人,《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曾有记载,常遇春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因此,剧中的“开山府”应是“并平府”。马先生接受了这个意见,并说以后再演此戏一定要统一的改为“开平府”,但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没能实现。这次我整理这个剧本,把其中所有“开山府”的台词,都改为“开平府”。这也算是了却了先生的一个遗愿,也算是我向先生对于艺术精益求精精神的学习。

跟我学打严嵩(打严嵩这出戏)(2)

马连良、马连昆《打严嵩》

这个戏是出喜剧,内容风趣,情调明快。御史邹应龙是戏的主要人物,剧中严嵩两次被打,都是出自邹应龙一手策划安排。

《打严嵩》是一出独具特点的传统戏,在京剧剧目中,以老生和花脸为主的喜剧这也算是鲜有的。这出折子戏,京剧老生的各流派都演,尽管台词、唱腔等大同小异,但又都各有特点。多少年来它一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1961年,马先生教梅葆斑同志这出戏时,我向先生请教这出戏应注意哪些方面,先生说:“这个戏尤其要注重念白的语气和层次的变化,邹应龙三次见严嵩是三个不同的语气和层次:

头次见严嵩是所谓的献、好心;

第二次是向严嵩献计,成了他的心腹人;

第三次是御街打严嵩。

他们的关系一次比一次‘亲近’,念白的语气也得随着剧情的发展去变化。但要注意别造作,要念得生动、自然。”当时,先生与裘盛戎同志曾几次贴演此戏,经过先生的指点,再观摩老师舞台演出,使我对这出戏的理解更清楚了。

这出戏共四场。头场是邹应龙一个人的单场,是戏曲表演中特有的交代性的独白。第二场是邹应龙以“献好心”为名初到严府,来见严篙。这里,先生与门官严侠(亦作严遐)有一个小的冲突。他见到严嵩,得到信任,奉命金殿作证后又在严府二次“献计”,严嵩把他进一步地信为心腹人,并把御赐的穿朝马送给他。这场戏以戏曲时空处理灵活的特点转换了三次地点:严府——金殿——严府。第三场是开平府,邹应龙见常宝童献计打严篙。第四场是御街,邹应龙亲自打严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