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

01

关于路遥与王天乐的“兄弟失和”

在路遥研究中,有一个问题引人注目:就是路遥与弟弟王天乐的“兄弟失和”。许多见证者都对这个事情有过描述。比如作家航宇、海波等。

“兄弟失和”是个家务事,家庭成员因为各种原因闹了矛盾,屡见不鲜,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路遥不同,他是影响至今的作家,他的很多事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研究价值,因此,搞清楚路遥与王天乐的“兄弟失和”很有意义。

在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路遥写道:“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这让读者知道路遥有个弟弟叫王天乐。也初步明白王天乐在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前后给过他很大的帮助:

我要专门谈谈我的弟弟王天乐,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没他,我就很难顺利完成平凡的世界。他像卫士一样给我挡开了很多可怕的扰乱……为我专心写作开辟了一个相对的空间……他一直在农村生活到近二十岁……因此能够给我提供许多重大的情节线索:所有我来不及或者不能完满解决的问题,他都帮助我解决了,在集中梳理全书的过程中,即使他生病发高烧也没有中断过……实际上,《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等于直接取材于他本人的经历,在经后漫长的写作过程中,我由于陷入很深,对于处理写作意外的事情已经失去智慧,都由他帮我料理,直至全书完结,我的精神疲惫不堪,以致达到失常的程度,智力似乎像几岁的孩子,走过马路都得思考半天才能决定怎样过,经常像个白痴或没见过世面的小孩一样紧跟在他的后面……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1)

由此可见,王天乐在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时给他的帮助是多么大,他是《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人物原型,不但很多故事情节来自于王天乐,在现实生活中,王天乐也是路遥的左膀右臂。但究竟有哪些具体帮助,路遥继而写道:“有关我和弟弟天乐的故事,那是需要一本专门的书才能写完的。”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2)

这再一次向读者暗示:

王天乐对路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路遥去世前,许多见证者却发现路遥与他弟弟王天乐之间有了隔阂、矛盾,在病房里,路遥甚至“痛骂”王天乐,扬言要与他“断绝关系”,而王天乐也表现出对路遥的很大不满。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3)

对于这件事,陕西文学圈里的人几乎都知道,许多人表现出对王天乐的不满。即便在路遥和王天乐去世后这件事情仍在发酵。比如西北某出版社在出版《早晨从中午开始》时,就直接将“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这句献词删掉了。出版社负责人认为,把这句话放进去:

就是对路遥的不尊重,也是不公平。原因不说你也清楚,如果路遥活着,他也会这样处理。我需要告诉你的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是经过慎重考虑,集体研究决定去掉的。

从“兄弟友爱”到“兄弟失和”是一个事实,但大多数人对两人闹矛盾的原因缺乏探究,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人云亦云,或者只看到一个表象。

2020年,王天乐的妻子、路遥的弟媳妇梁志,从亲人和亲历者的角度揭开路遥与王天乐“兄弟失和”的原因,幕后隐情令人感慨……

02

关于王天乐

1959年,王天乐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王家堡村。

他是家中第五个孩子,上面有3个哥哥1个姐姐。

在大哥路遥过继给延川县的大伯王玉德后,家里的贫困状况一直没有改观。

与路遥一样,王天乐也很有志气。

高中毕业后他在乡下当了几年教师,后来他觉得当教师没有前途,于是决定到外面闯荡。

他跑到延安打工,一干就是两年。

对于自己的大哥路遥,王天乐一开始并不熟悉,两人也就是见过两三次面。来延安之前父亲王玉宽告诉他:有事情可以去找路遥。因此,王天乐在延安给路遥写信,说自己看了什么书。

当路遥费了一番周折从延安一座建筑工地找到王天乐时,王天乐正穿着一身红背心在背石头,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路遥抱着弟弟大哭起来。

随后,路遥把弟弟领到延安饭店205房间。就是在这里,王天乐给路遥讲述了自己在外揽工的经历,兄弟俩哭了好几次。王天乐不甘于命运摆布的性格以及勇敢闯荡世界的行为深山打动了路遥,他说:“我要把你的故事写出来。”

1980年,路遥通过朋友的关系要到了一个铜川煤矿的工人指标,从此,王天乐被招到铜川矿务局当上了采煤工人,实现了跳出农门的愿望。王天乐用在煤矿挣到的钱,给父母箍了一座好窑洞。

王天乐是有文化的人,与路遥一样他也喜欢写作。从农村教师到煤矿工人,对于王天乐来说,终究不是一个长久办法。作为大哥,路遥不断为王天乐的职业操心。4年后,路遥在《延安报》总编辑的帮助下,把王天乐调到《延安报》当了一名记者,这让王天乐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对于王天乐来说,当记者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他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他平常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经常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下来。这为他从事记者职业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王天乐不负众望。

1988年,他采编的新闻稿件《汽车拖着火轮奔跑》发表后,不久即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入职4年就获得这个奖项,可见王天乐的天分之高。

事实证明,记者这个职业对于王天乐来说是非常适合的。他先是在《延安报》工作,因为成绩优异,后来被调到《陕西日报》社工作。

2000年的1月,《陕西日报》隆重推出王天乐《用生命搏击贫困》的新闻报道。最早也最详细地报道了郭秀明的事迹。

郭秀明是铜川县惠家沟党支部书记,他率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改变了村里的落后面貌,后来因病殉职。

王天乐的这篇8000多字的通讯,是众多报道郭秀明事迹的新闻报道中质量非常高的一篇。

正是通过这篇新闻报道,让读者知道了惠家沟村和郭秀明的事迹。引起各大媒体的普遍关注。

王天乐也因为这篇稿件,再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4)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5)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6)

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王天乐很不简单,因为对于很多从事新闻报道的朋友来说,可能一辈子都获不了这个奖!

当时王天乐是《陕西日报》驻铜川记者站站长。

不久后,他因为业务突出,晋升为《陕西日报》社高级记者。与路遥的“一级作家”一样,属于正高级职称。

王天乐没有系统学习过新闻专业,他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转变为煤矿工人,又从煤矿工人变成了报社记者,他一步步成长起来,努力拼搏奋斗,路遥对他的帮助诚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努力。

与路遥一样,王天乐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写了命运!

03

路遥去世前为何“痛骂”王天乐,扬言要与他断绝关系?

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路遥对王天乐的帮助心怀感激。假如不是他英年早逝,也许以后会写出“一本书”,专门描述他与王天乐之间的故事,揭开他与王天乐后来发生矛盾的原因。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7)

可惜我们永远看不到“这本书”了。

路遥住院期间正面临严峻的家庭矛盾挑战。他的妻子林达与他感情破裂,多次提出离婚,路遥虽然有心挽回,但已无力回天。因此,在医院照顾路遥的主要是陕西作协安排的人员,比如作家航宇、远村等人。另外路遥的四弟王天乐,最小的弟弟王天笑,都曾在医院照顾过路遥。

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和对事情的了解,陈述在照顾路遥期间看到的一切。

2019年,航宇出版了纪实文学作品《路遥的时间》,记录了在照顾路遥期间看到的一些事情。

关于路遥与兄弟王天乐的矛盾,航宇有如下描述:

住院期间,路遥希望王天乐来照顾他,他托好朋友高其国给王天乐打过几次电话,但王天乐迟迟不来,这让路遥感到失望。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8)

后来王天乐姗姗来迟,到病床前问候路遥,路遥对他很冷淡。那天晚上,王天乐又找理由走了,路遥对航宇说:“如果他陪我,不会找那么多理由不来延安,实在太让我寒心了。”后来路遥转院到西安,王天乐和林达来接站,路遥宁可让林达搀扶,也不愿意让王天乐搀扶他。十几天过后,路遥终于把自己的不满向王天乐发泄出来,照王天乐自己的话说:

路遥现在一满就不是一个正常人了,像个疯子,刚才我去医院,还没来得及跟他说一句话,他就狗血淋头把我臭骂了一顿,把写小说那些精彩语句全部用来挖苦我,说我背叛了他,没我这个弟弟,以后再不想看到我,跟我断绝了关系。

对于哥哥的这个态度,王天乐自然也有怨言,他对航宇说:

不是我不理解他,关键是他不理解我,我能有什么办法。现在路遥已经跟我断绝了关系……我也不会再到医院让他讨厌,让他后悔一辈子。

当航宇送走王天乐回到病房时,路遥正蒙着被子。航宇拉开被子,见路遥满眼是泪。当时他的情绪非常激动,双手拍打着床铺嚎啕大哭,委屈地像个孩子,好几次差点从床上掉下来。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9)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让路遥感到这么委屈,对他弟弟的怨言这么大呢?

航宇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作了解读。

问题的起因在5000块钱上。我们知道,路遥去领茅盾文学奖时,王天乐给他借了5000元钱。在王天乐所写的文章里有这方面的记述。通过在医院照顾路遥的王天笑(小名九娃)的话,也佐证了路遥对王天乐感到不满的原因。

九娃说,那我哥告诉我,他听人说他去北京领茅盾文学奖,我四哥说他路费也没有,就到处伸手向人家要钱,他不知道他要的那些钱都哪里去了?反正他一分钱也没看到,就觉得是丢了他的脸面。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10)

路遥与王天乐“兄弟失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王天乐帮路遥借的钱”,王天乐说路遥没有路费,再说去领奖怎么着也得请人家吃顿饭。而路遥则给出另一个答案。另外路遥在获茅盾文学奖后,王天乐打着路遥的旗号做了一些让他不满的事,路遥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于是借此表达对王天乐的不满。

04

路遥去世28年后,弟媳妇梁志揭开幕后隐情

无论是航宇还是在医院照顾过路遥的王天笑,都从自己的角度把了解的情况告诉读者。作为“旁观者”,他们看到的都是表面能看到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缺乏当事人的亲历。

2020年.作家程文对王天乐的遗孀、路遥的弟媳妇梁志进行了采访,她以当事人和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路遥与王天乐闹翻、甚至“断绝关系”的原因,从一个更深的角度揭开幕后一段隐情:

1992年春节过后,路遥来到王天乐位于铜川的家,写作《早晨从中午开始》,五一之后他写完就走了,不久王天乐到了西安。路遥告诉王天乐,林达要和他离婚,女儿归他抚养,由于自己忙于写作,可能要把女儿托付给王天乐。王天乐就这件事与妻子商量,但梁志不同意,理由是她有工作,有孩子,照顾不过来路遥的女儿。梁志跟王天乐商议,要路遥尽快再成个家,两人甚至替路遥联系过相亲对象,但路遥不同意。梁志又建议路遥的两个妹妹去西安照顾他女儿,路遥也没有同意。此时路遥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了,梁志于是给王天乐说:赶快叫你哥去看病,这个病耽误不得。但路遥不听,反而装修起家里的房子,梁志对此很不理解。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11)

与此同时,王天乐在铜川医院查出乙肝“小三阳”。对于自己得了这样的病,王天乐不敢告诉别人,因为一旦告诉别人,他就不能去采访了,甚至连这份工作也保不住。路遥的家族都有遗传的肝病,这是很不幸的。王天乐对此很痛苦。偏偏不巧,路遥这时候住院了,要王天乐过去照顾他。梁志当然不同意,理由是王天乐也是个病人,他怎么能去医院照顾路遥呢?

王天乐的工作压力很大,每年的广告任务就是100万。自己有病,既要保住工作,还要照顾路遥的病情、照顾路遥的家人,可想而知,王天乐身上的压力有多重。当王天乐决定去医院照顾路遥时,妻子拦住不让他去。

梁志说:“咋说你都不能出这个门!”

王天乐生气地骂道:“你滚。”

梁志当时就离开了。

几天后王天乐给梁志打电话,说:“咱俩离婚吧!”

梁志说可以。

但最终还是王天乐让了步,两人又和好如初。

路遥在延安治疗不见好转,后来王天乐找省里的领导,给路遥争取到5万元的治疗费,路遥才转院到西安。

路遥到西安后,林达来看他。但路遥对林达很冷淡,她就生气走了。后来林达带着离婚协议书到医院,路遥签字后,林达当天就回北京,临走前给路遥和王天乐各留了一封信,王天乐没有把林达的信给路遥看,怕路遥受不了。在给王天乐的信里,林达把女儿托付给王天乐:

拜托你多加关照,多付心血和劳累。你是她唯一能接受和亲近的人,这你也清楚。你为她所做的一切,我都知道,也为此感激你。

路遥生病,林达离开,侄女没人照顾,王天乐在西安给侄女找保姆,一天找了三个都不行,他忙得焦头烂额,身心俱疲,甚至躺在西安的街头狠狠睡了一觉。林达离开后王天乐没有告诉路遥,怕他受不了,但路遥还是认为林达在西安能照顾女儿,王天乐完全可以来医院照顾他。此时路遥并不知道王天乐已经患了肝病,又因为听到王天乐打着他的旗号做的一些事——按照梁志的说法,其实这些事大多是为了路遥,比如他转院治病,王天乐不去托人找关系,或者不去托人给他批一些治疗费,路遥的治疗也是个难题!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12)

但是,路遥只听到王天乐打着他的旗号办事,甚至跟人要钱,就觉得是坏了他的名声,对王天乐产生了误解。而王天乐呢,不能把这些情况明白地跟路遥说,他只能隐忍,在幕后尽力周旋。因此,这一切重担都压到王天乐身上,这些误解积累起来造成兄弟的失和!

梁志说:

1985年我跟王天乐结婚,第二天就送王天乐和路遥去延安采风,哪一个女人能做到?路遥欠的钱,王天乐帮忙还,林达欠的钱,王天乐帮忙还,侄女王天乐也管,而我又在背后拉着他不要管这些事,你说王天乐难不难?路遥有肝病他也有肝病,能背的压力王天乐都背了,凭什么就他一个人扛?路遥去世后,王天乐的精神几近崩溃,连单位给他配的大哥大都丢了……

通过梁志的叙述,我们知道王天乐与路遥因为各种误解而闹翻的幕后隐情,诚然,王天乐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是个很优秀的记者,他是路遥的弟弟,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能以太高的要求来对待王天乐。重要的是,无论在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中,还是在他病重住院时,王天乐在背后默默为他的付出是不容忽略的。

梁志说:

《平凡的世界》里百分之八十的农村故事素材,都是王天乐口述,路遥记下来。路遥写到哪里,王天乐就跟到那里,替路遥操办吃住。路遥花钱,都是王天乐供着。路遥抽的烟,喝的咖啡,都是王天乐提供。路遥认识的那些领导干部,都是王天乐帮他联系的,因为处人是路遥的短板,却是王天乐的强项。王天乐什么事情都替路遥办,王天乐对我女儿的付出,还不如对路遥舍得。

作为王天乐的妻子,梁志肯定向着自己的丈夫。但从她的口述里可以看出,在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时王天乐对他的帮助非常大,这可以从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里得到印证,也可以从他赠送给王天乐的《平凡的世界》扉页题词上得到印证:

天乐弟存留:我们共同的收获、我们人生的证明,永记我们共同的艰辛与欢欣。路遥,一九九一年元月九日。

路遥去世后,他的骨灰暂时放在西安三兆公墓,为了让路遥的骨灰尽快入土为安,1993年,王天乐向路遥生前的所在单位陕西作家协会提出书面申请,希望尽快将路遥的骨灰移葬陕北。经过多方奔走后,终于在1995年路遥逝世3周年之际,将路遥安葬在延安大学文汇山上。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13)

可以说,作为路遥的弟弟,他虽然受到很多非议,但他尽到作为兄弟的责任!

从1992年到2020年,这是在路遥去世28年后,我们从路遥弟媳妇的角度,知道路遥与王天乐“兄弟失和”的隐情,明白了王天乐的隐忍和无奈。两人的确闹了矛盾,甚至到了“断绝关系”的程度,但不能因此质疑王天乐的人品!

总结

路遥是个伟大作家,他深情地书写这片土地和人民,也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家人——尤其是帮助弟弟王天乐改变了命运,后来王天乐也竭尽可能地协助路遥写作。在路遥生病后,他又尽最大努力照顾路遥和他的家人。路遥的兄弟姊妹们虽然多,但在关键时候能帮助路遥的只有王天乐。作为兄弟,他对路遥付出过很大心血,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路遥最后的日子里,两人闹了矛盾,导致十多年亲密无间的兄弟俩发生了误解,让不了解内情的人产生质疑。但旁观者毕竟不是亲历者,也没法知道幕后隐情。有些出版单位把《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献词:“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删去,笔者觉得没有必要。不要随意改变路遥原著的面貌,也不要随意给路遥的弟弟下道德判断,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言说会让我们准确了解两人“失和”的原因,相信时间会说明一切。

路遥去世原因(路遥去世前为何与弟弟)(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