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印度电影流浪者(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

引言

“阿巴拉咕,阿巴拉咕”……(到处流浪,到处流浪),印度电影《流浪者》的这首主题歌朗朗上口易于流传,而纵观浩瀚的影视剧作品,没有哪句台词可以像剧中:“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一定是强盗”那样,既表现了电影主题,也揭示了一个国度因3000年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而对社会阶层施行的“宿命论”严格划分。

怀旧印度电影流浪者(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1)

电影《流浪者》拍摄于1951年,被长影译制上映的时间是1955年,影片导演就是剧中男主人公拉兹的扮演者、27岁的拉兹·卡普尔,而法官就是由拉兹的亲生父亲普利特维拉·卡普尔饰演,丽达的扮演者是纳尔吉丝。

电影梗概

著名大法官拉贡纳特坚信这样一个主观信条,那就是“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一定是强盗”,他一直以这种理念支配断案。

怀旧印度电影流浪者(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2)

在一次庭审中,他武断地认定其父祖辈都是强盗、而他们的子孙却是无辜的扎卡,就是小偷,判其有罪,这使扎卡无比冤屈,发誓要报复法官。扎卡出狱以后,制造假象,让法官拉贡纳特认为他已有身孕的妻子有了外遇,将她赶出了家门。法官妻子在外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就是拉兹,扎卡虚情假意施以关怀,刻意将拉兹教唆成了一个小偷。

怀旧印度电影流浪者(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3)

拉兹后来知道了这个真相杀死了扎卡,在法庭上当法官拉贡纳特得知被告席上的小偷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犹如五雷轰顶,残酷的事实彻底击碎了他“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唯成分论的荒谬。那么这种以血缘划分一个人品质的做法是怎么产生的呢?

历史背景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神奇国度,作为世界上被入侵过次数最多的国家(达230多次),外域的多种宗教也随之进入根植于了印度次大陆。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观念更新缓慢,一种习惯的延续不变,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年。如信仰,世界上所有的信仰它都有,几乎“什么都信”,只要有布道的就有人听、学、信、用,历史、文化、风俗、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个方面无不闪烁着宗教的“夺目光辉”。

社会现实

绝大部分印度人(10亿余)信奉印度教,大量自然现象和社会活动都由教义去诠释,去规范,所以,印度才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种姓制度,并且一直延续了3000年。种姓制度其核心就是“血统论”,电影《流浪者》中大法官拉贡纳特的信条“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一定是强盗”就源于此。种姓制度(一等婆罗门、二等刹帝利、三等犬舍、四等首陀罗)牢牢地禁锢着印度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一个人一出生,就被父母的种姓“捆绑”在了属于自己的阶级里,终身难以改变。

怀旧印度电影流浪者(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4)

电影《流浪者》的结尾打破了“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一定是强盗”这个魔咒,冲击了3000年以来不利于文明进步的陈规,寓意深远。

走出国门

电影《流浪者》充分证明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理念无比正确,被许多在刚刚结束的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人们所引进并接受,也使得《流浪者》成为了印度电影首次走向世界的影片。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逐渐散去,世界各参战国饱受战争的摧残,在抗击轴心国的战争中,非达官显贵出身来自所谓社会底层的卑贱群体,是他们付出的巨大代价,才换来了二战正义的一方战胜了非正义的一方。许多新兴力量和各阶层人民为同盟国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战后在国家独立、制度建立过程中,代表广大人民诉求的、大量出身底层的政治军事人物纷纷登上了世界舞台,他们的声音成为了主旋律。

怀旧印度电影流浪者(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5)

电影《流浪者》应运而生,其挑战传统的血缘论,不认同人们会“世袭基因”,也就是好人后代必是好人、强盗后代还是强盗的逻辑,折射出“英雄理应不必问出处”的科学理念,非常适合当时的世界潮流,这使得东西方国家纷纷引进了《流浪者》这部电影,也使电影《流浪者》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奖。

斯人已逝

电影《流浪者》导演、主演、主唱拉兹·卡普尔于1988年去世,终年64岁;丽达的扮演者纳尔吉丝1981年去世,终年59岁。

怀旧印度电影流浪者(挑战3000年传统种姓观念)(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