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重庆城边的大型古墓有多少(重庆百年古墓深藏功与名)
#创作挑战赛#
当你乘车从机场高速龙头寺附近飞驰而过时,是否注意到仅仅在公路一墙之隔,有一座雕刻精美的清代石刻建筑,它占地1300余亩,亭台、楼阁和墓葬都基本保存完好,这里就是重庆第二大古墓——王家大坟。
位置就在金开大道的照母山森林公园内,这里有怎么样的传奇故事?走,跟我一起去看看。
照母山公园里的百年古墓
在照母山七拐八拐,我终于找到了这座传说中的大墓。
远远地就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高大牌坊,在空无一人的公园里显得安静肃穆。
牌坊两旁立有2根气派的石柱,石柱上面还有精美的雕刻。
可以看到,整个王家大坟占地很广,规模庞大,牌坊、上下拜台、墓门坊、墓塚、石狮、碑亭一应俱全,周围还有石质围墙,非常气派。
建筑群以封门板围墓碑,上面刻有墓名、立碑人及年款,题为“皇清诰封朝议大夫显考王公讳德慎字立夫之墓”,而建筑群内下拜台前缘有坟前坊,正额题刻“天奉诰命”。
清代规制“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而且官阶越高,受封赠的待遇越好,还可以让后代儿孙同时享受容光。可见,一人为官,全家受益。
该建筑雕刻工艺精湛,图案纹饰纷繁复杂,集花、草、鸟、兽、人浑然一体,圆雕巨型石狮与石雕人物和博古纹图案、“寿”纹交相辉映。
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已经有些风化,但不难看出当时匠人高超的手艺。
古墓曾变菜地和晒粮坝
附近村民称,几年前曾经有村民进去种菜,社区发现后便开始对建筑群加强了管理,现在有专人看护。
建筑群附近有一个大空地,解放后成了晒粮坝,也是当地公社社员开会的地方。因此这座建筑群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得以保存,避免了人为毁坏。
古墓主人曾是清朝四品官员
300巧匠修了3年
该建筑群的主人名叫王慎德,生于1833年,卒于1897年,王慎德又名止志,字立大,“王家大坟”也因此得名。墓主人曾经是清末的四品大员朝议大夫。“朝议大夫”只是封号,封号不是大权在握的实职,只是领取朝廷俸禄的层级依据。按照清代的财政制度,四品文官年俸105两另加支114两,即使是“基本工资加实效工资”的全部收入,四品职级的年薪,亦不足250两白银(相当于7w5人民币)。
靠王慎德一人的俸禄是不够的,还得他父亲帮忙。王慎德的父亲曾经在北京开了一家叫“永正银号”的钱庄,经济实力雄厚,所以才能够修筑如此规模的建筑群。
而当时为了修筑这座建筑群,三百多名能工巧匠整整修了三年多。王慎德在当了朝廷四品大员之后,其家族也因此兴盛、辉煌。
王慎德有后人名为王念渝,这位后人为了守护这座建筑群终身未嫁,在她去世后,王慎德的外曾孙女李召明为了守护建筑群又在附近住了很久,直到2005年左右才离开,但现已去世。
而如今,王家依然还有后人住在附近,继续守护着这座建筑群。
文章来源:兰陵王昭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