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

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不信没有你家乡的!

茶阳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1)

《清一统志》记载:"茶阳,大埔县城绊其上。"明代建县城于满种茶树之茶山之南,故名茶阳。《方舆纪要》记载,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有涂侨者筑城聚众于茶山下,后张白眉亦踞此。明嘉靖二年(1523)镇压了张白眉起义,明嘉靖五年置大埔县治于此。沿涂侨寨址筑城,二载始就。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2)

高陂

据载,明嘉靖以前,有一水流长20多公里,源自白芒畲(今桃源镇与丰顺县边境),经桃源流至九龙湾入韩江,灌田200亩(13.33公顷)。因水源高处筑陂圳故称高陂。用高陂水灌溉田的村寨遂取名高陂村(见明、清《大埔县志》)。民国《大埔县志》载:"高陂圩在韩江东岸,老圩原在高陂寨(今高陂中学校舍旁)。清乾隆三十年(1765)移此,初称乌槎圩,惟各乡出市者因习惯多呼旧名,故仍称高陂。"(陂寨与乌槎相连)。

湖寮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3)

据文物考证,古时,镇中心村原是湖泊,有人于湖边搭棚寮以居,故称湖寮。东晋义熙九年(413)在湖寮村(今古城)建义招县城,安置来自北方移民,是客家 人较早定居的地方。原居民对后来安居此地的外来户一视同仁,故又有"同仁"别称,"湖寮"与"同仁"之地名从此并存沿用。

青溪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4)

在明嘉靖时为虎头沙社、清溪社、平沙社;清乾隆时则为虎头沙甲、永青(原清溪)甲、坪沙甲;民国时期合并为石上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溪镇与长治镇同属埔北区,区署先后设在虎市(虎头沙)、青溪村和长治花窗村。1957年,青溪、长治各自分立一乡,青溪乡址在青溪村。1958年,青溪乡并入埔城公社。1961年,复置青溪公社,社址设在青峰村,1965年迁至坪沙。1983年,撤公社设青溪区。1986年改设乡。1993年改设镇。

三河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5)

清乾隆檀萃《楚庭稗珠录》云:"唐韩愈示湘子诗有:'三江灭无口'句,疑三江即三河。"宋置三河口盐务于此,元为三河站。明洪武九年(1376)设三河巡检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筑城,称三河镇城。乾隆《大埔县志》云:"三河在县(茶阳)西四十里,有城市,合大河、小河、清远河三水交会为一,故名三河。"即今汀江、梅江、梅潭河三水合为韩江,故名,又称三河坝。

长治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6)

民国《大埔县志》记载:"五百嶂在长治甲新村、严背畲间,层峦叠岭,气势雄伟。"每年大寒至立冬季节,海拔869米之主峰常有几次冰冻。此山东西走向,正好与南侧的白沙岗、松柏山东等山脉平行对峙,中间形成狭长谷地,故在明代以前称"长窖"社;至明末清初因地方不靖,取长治久安之意改称"长治"甲。

英雅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7)

英雅原名阴那坑。1929年,当地建阴那公学于栏盘石,秀才罗全九题楹联曰"英气聚名山,雅言遵圣教。"以后,遂改乡名为英雅。自明清至民国属三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英雅。

大麻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8)

据传,大麻因古时圩镇附近地势低盛产大麻(中药,又称火麻)而取名。明、清沿称大麻社,民国时期设区,包括银江地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之。

银江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9)

银江以山多林茂,江水如银而得名。明、清隶大麻社;民国属大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之。

洲瑞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10)

洲瑞,由"洲田"和"百瑞"两大片村庄组成。旧时曾称"金盆乡"。

古野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11)

相传,古时此地林木遍野,以"古野"为地名。明嘉靖时称"古野社",清乾隆时为"古源甲",包括古野等5个村。民国时隶属高陂区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隶属洲瑞区。

平原

平原位于粤东西岩山余脉的延伸地,境内最高峰为帽山,海拔891米。四周丘陵环布,阡陌溪流,纵横交错,中心地域平坦开阔,故称"平原"。北坑、五家畲和逆流溪流均经平原村流向西南方,经高陂镇赤山、乌槎村注入韩江。

光德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县志载,漳溪村、乌岭村(富岭旧称)隶属清远都平原社;清乾隆九年(1774)县志载,漳溪村、乌岭村隶属清远都源高甲;民国17年(1928),光德乡、富澄乡隶属高陂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属高陂区管辖;1957年1月,光德乡、富澄乡合并成光德乡;1958年,光德乡并入高陂公社;1961年1月,光德从高陂析出建立公社;1983年,撤公社成立区公所;1986年冬,撤区公所改设光德镇。

桃源

桃源屡易其名,清以前称泥源,后称黎源。民国17年,办治安会,隶高陂区。以桃源、象墩(今称上墩)合为桃源乡,属古源甲乡之一。

枫朗

相传古时枫朗岭有大枫树,在阳光照耀下"银光碧影、翠青生辉",故名枫朗。宋时,驻兵于此,称枫朗汛,明、清时称兰沙甲。民国县志有关于石云亭的记述,故民国开始有"石云"另称。

双溪

境内鹰子山东 海拔996米,下营山海拔932米,还有高度稍次的白水磜、无名等布列于三溪村附近,龙公坑村的龙坪嘴、和村与大东镇间的罗纹山,以及绵亘十数里于上、下木与和村之间的铁铮,诸山蜿蜒相错。山谷坑流多,汇集为"清泉"、"远水"两溪,故名双溪。

百侯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12)

相传,古时旧寨里和马山顶等山头设有为兵防互通信息用以报警之烟墩,称作"堠"。此堠是用白石白土(瓷土)砌成,故为"白堠",后来成为地名。民国以后,白堠改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大东

大东,取大埔之东称名;旧称大产,则是居住分散之意,因"产" 与"散"谐音而称。民国以前,称大产、大塘头。

西河

明嘉靖时,西河属漳溪、永安二社;清乾隆则称保安、维新二甲,民国仍之。因漳溪河曲折西流经茶阳西门外,故漳溪河又称西门河,由此得名。

岩上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的《大埔县志》载,岩上、横溪、水竹、南桥、栋背隶属大产社。清乾隆十年(1745)的《大埔县志》载,以高地势、多岩石因素立岩上甲。民国仍用之。

丰溪林场

梅县大埔有多少个乡镇(大埔各乡镇名字的由来)(13)

丰溪林场位于县境东北部,东北与福建省永定县毗邻,西南与茶阳相接。面积3071平方公里。距县城直线34公里,公路里程48公里。该场创办于1958年,原名全称为国营大埔丰溪林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