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

古代的中国劳动人民,活得相当不容易,吃饱是运气,挨饿是常态。

老百姓要在水灾、旱灾、火灾、蝗灾、瘟疫、地震和兵荒马乱中夹缝生存,而其中以旱灾最为揪心。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1)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正当洋务派“自强”“求富”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一场长达4年的罕见特大旱灾饥荒洗劫了中国大地。其中以1877年丁丑年、1878年戊寅年最为惨烈,因此史称“丁戊奇荒”。

农产绝收,田园荒芜,“饿殍载途,白骨盈野”,因饥荒及疫病致死的人共约1300万,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对中国晚清历史发生了深远影响。

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

1875年初,年仅4岁的光绪即位,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内,以直隶、山东、河南、山西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

干旱导致粮食作物全面歉收,大旱引发的饥荒,致使一些灾民“饥则掠人食”,过境者往往失踪,人们为此甚至“相戒裹足”,不敢远行。

1877年,华北旱情急剧升级,尤其是山西,旱荒空前。当时在山西,饥民为了活命,树皮草根都已吃光。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2)

绝望的民众甚至取小石子磨粉,和成面状吃下,或掘观音白泥充饥,结果,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裂。当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的时候,“人吃人”的惨剧便发生了。

有记载称:城门口旁边堆放着被剥光了衣服的一大堆男尸,一个叠着一个,就好像在屠宰场看到的堆放死猪的样子;另外一边同样堆放着一大堆女尸,衣服也全被剥光,这些衣服全被送到当铺换取食物了。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3)

走投无路的饥民甚至铤而走险,聚众抢粮。他们打着“王法难犯,饥饿难当”的旗号,拦路抢劫,粮价因此又陡增十倍以上。直隶地区也有灾民组成“砍刀会”,专门抢粮。

到1878年,大旱持续已三年,因旱灾带来的各种人间惨剧,更为严重了。河南境内,侥幸活下来的饥民大多奄奄一息,连割人肉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些气息犹存的灾民,倒地之后被饿犬、野狼残食。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4)

光绪四年的春夏之交,北方大部又因灾害引发了瘟疫。这场迅猛的瘟疫席卷了灾区绝大部分城镇,带走了许多苟延残喘的饥民。

河南几乎十人九病,山西省死于瘟疫的人数高达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三十,陕西省横尸遍野,如无人之境。

据不完全统计,从1876年到1879年,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约1300万人,将近2亿人遭受了大灾的影响。

1879年的《申报》记载:“所至各村,往往全尸在屋,蛆虫满地,或野兽吞食,身首异处。”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5)

这场触目惊心的大灾害,既是天灾,又为人祸。

清王朝的日益腐朽,仓储制度渐趋衰败。各级官吏非但没有及时采买仓谷,反而借机变卖、挪用、侵盗粮食。

同时,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腹背受敌,内外交困,元气大伤。“丁戊奇荒”发生时,清政府已经接近破产,多方筹措也无力赈灾。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6)

时局的动荡,更使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频繁的战火、社会的破坏、生态的恶化,严重削弱了清廷和民众抗击灾害的能力。

更荒唐的是,为了增加赋税和财政收入,清政府竟允许并鼓励民众种植鸦片。自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有5.6万担,中国白银为此大量外流。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7)

李鸿章等人于是不惜以自种自产鸦片的方式与洋人抗衡。几年后,全国各省几乎都有鸦片种植,山西、河南、山东等重灾区更是生产鸦片的重要基地。

种植鸦片不仅侵占良田和劳力,造成粮食不足,而且诱使相当部分农民自种自吸食,影响了健康和劳动能力。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电影 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8)

清廷风雨飘摇,这场饥荒颇有天要灭大清之意。囊空如也的晚清政权,所有制度和体系已经支离破碎,内忧外患根本难以抵御灾难。

如今的中国不会再遭遇这样的饥荒,但仓廪实而天下安,粮食安全永远是一个国家的底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