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一部在故宫拍的电影(首部允许进入故宫拍摄的电影)

中国近代史,称得上是一部苦难史。当历史的灰尘落在个人身上时,普通人承受的,不亚于千钧之力。其中九五之尊的帝王,因境遇的巨大反差,更让人唏嘘不已。

溥仪,从被选为没落的大清朝的政权继承者起,他的人生就身不由己。当其他的小孩还在母亲怀里撒娇时,年幼的他却和母亲分开。贝托鲁奇拍摄的电影《末代皇帝》,用很阴郁的画面描述溥仪进宫的情景,拍出了一种可信的真实感。母亲克制着生离的痛,对溥仪乳娘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了”。当溥仪哭闹着要回家时,乳娘将他搂在怀里,他才会从惊慌失措中得到安全感。乳娘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仆人,而是唯一的家。当溥仪为发泄不自由的苦闷,虐待太监时,乳娘告诉他,太监也是人,让溥仪不要那样做。溥仪答应了,只有乳娘的话,溥仪才肯听。

溥仪后来在回忆中说:“乳母是唯一使我保留了人性的人”。

历史上唯一一部在故宫拍的电影(首部允许进入故宫拍摄的电影)(1)

《末代皇帝》中的幼年溥仪

溥仪的母亲后来生下弟弟,弟弟十二岁时,母亲带弟弟进宫看溥仪。但此时的溥仪,却对母亲生疏不已。电影里用一种淡淡的温馨淡化了母子长久分离的哀伤,处理得含蓄而克制,很贴近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影片里有一幕场景,溥仪和生母见面时,后宫的太妃在远处看着。他对弟弟说:“她们是先帝的妃子,让我称她们为额娘,可我知道她们不是”。平静的对话,却说透了小溥仪的孤独。

多年以后,溥仪说:“我是没有得到过母爱的人”。

清政府灭亡后,溥仪还是被限制不得离开紫禁城。他的政治才能被长年的宫廷软禁生活荒废了,无力挽救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

历史上唯一一部在故宫拍的电影(首部允许进入故宫拍摄的电影)(2)

爱新觉罗.溥仪

新中国成立后,在那场有名的红海运动中,溥仪被定性为战犯,接受劳动改造。教改主任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敌视溥仪,而是鼓励他说出事实,并帮助他重建生活的自信。随着红海运动的疯狂发展,教改主任也成了批斗对象。此时的溥仪已经出狱,成为了自由人。当两鬓斑白的溥仪遇到教改主任被拉着游街示众时,溥仪上前告诉众人:“你们弄错了,他是个好同志”。

他的悲悯,于他或许是一种救赎,纵使现实世界给他的损害和身不由己,他的内心未尝不曾获得超脱与圆满,“己愈予人己予多”。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年迈的溥仪微微驮着背,独自走进已经是旅游胜地的紫禁城。他迎着阳光,微笑着走进正殿,在龙椅后面找到了自己藏匿的蛐蛐。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关于溥仪重游故宫的社会戏说版本之一。由此可见《末代皇帝》制作团队的用心,包括片中清朝的人物妆发服饰,和外国记者留存的清朝老照片,几乎是一模一样。编剧芦苇曾说过,好的电影,会让人忘记是洋味儿还是京味儿,它可以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人味儿。《末代皇帝》这部电影做到了,这是它了不起的地方。

每个人从《末代皇帝》中看见的,也有自己的身不由己吧!这或许让人得以启发,得以开悟,得以借鉴,从而完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功课。我们总是在旁观他人的人生后,参悟我们自己的人生因果。

我老家在鄂东的一个山村,从我记事时起,我们村就有一对特殊的母子。特殊是因为母亲已经白发苍苍,她每次出现时,身边总跟着身材健壮的成年的儿子,她儿子脸上总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任谁看得久了,都明白这是一个先天智力缺陷的人。老母亲总是给儿子糖果或糕点类的零食吃着,一脸慈爱宠溺,她儿子开心地笑着。只是人寿有限,在老母亲过世后,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子没多久就病逝了。很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孤单一人的他把受伤后包着布条的手指,伸给我和其他小伙伴看,嘴里发出“啊啊啊”的声音,却被儿时顽劣的我们嘲笑后赶走。哎,那卑微如野草的生命,至亲的关爱和耐心,是他孤苦生命的唯一慰藉。人若不执念于绝望与痛苦,总是能找到皈依之处的。

人这一生,幻灭也好,收获也好,都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啊,唯有东坡先生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流传至今。

历史上唯一一部在故宫拍的电影(首部允许进入故宫拍摄的电影)(3)

晚年溥仪笑对紫禁城,比起青年时期郁的郁寡欢,这张笑脸那样动人

每个人的使命不同,有人为得,有人为寻,有人为开悟,各有各的的苦难,无一幸免,每个在试图寻求精神拯救的人,都充分展现了时间的奇迹和伟大的生命能量。好的电影攫取了这些生命能量,再将其传递给被感动的人,而后,明心见性,至此,所有的经历才有了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