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采茱萸无觅处(花草蒙拾遍插茱萸少一人)

文/蓝紫青灰

欲采茱萸无觅处(花草蒙拾遍插茱萸少一人)(1)

茱萸

知道茱萸,是从小时候背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里来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这首诗,让身处城市的儿童知道了有茱萸这种植物,知道了在唐朝,过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还要远足、登高、爬山、佩戴茱萸。其实对现代城市人来说,特定节日插应季植物并不陌生,情人节的玫瑰月季、端午节的艾叶菖蒲、中秋节的桂花莲藕、新年的蜡梅水仙,花市上都有卖的,唯独重阳节,没有茱萸。

成年后多识植物,知道现在说的茱萸通常指这三种:山茱萸、吴茱萸,这两个都是正式名;还有一种食茱萸,正名叫椿叶花椒,吴茱萸和食茱萸都是芸香亚科,吴茱萸是吴茱萸属,椿叶花椒是花椒属,隔得不太远。

先说山茱萸,这是最容易被误为是茱萸的。有一次看电视节目,正好讲重阳节,给这首诗配的图是鲜红的山茱萸果实。山茱萸花期极早,二月初与梅花同开,早春枝头点缀着些黄色小花,聚拢如伞形,九十月果子成熟,大小形状如枸杞。山茱萸果在枝头上是鲜红色,明亮有光泽,很是抢眼。虽也有茱萸之名,但不是古诗说的茱萸。

公认的是吴茱萸,4月开小黄花,伞房状,8-11月结实,颜色暗紫,气味辛辣,样子长得有些像花椒。把吴茱萸认作是茱萸不是现有的观点,北宋就有了。苏颂编著的《本草图经》中就这么写的。书中讲吴茱萸树叶似椿而阔浓,三月开花红紫色,七八月结实似花椒,初时微黄,成熟深紫。末后加一句,“九月九日采,阴干。”后面讲为什么要九月九日才能采,并且说这就是茱萸。

书中写食茱萸功用和吴茱萸相同,可能就是茱萸中颗粒大、颜色黄黑、可食者,又说“蜀人呼其子为艾子,盖《礼记》所谓藙者。藙、艾声讹,故云耳。宜入食羹中,能发辛香。”因为能吃,所以叫食茱萸。艾子的艾念yì,音同自怨自艾的艾(yì)。

藙的来源十分古老,古老到上三代的《礼记》之中,原文是:“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意思是春天吃生鱼片时宜配葱丝,秋天则搭芥菜;烤猪腿春天铺葱叶,秋天塞辣蓼;熬动物油脂时需要去除腥膻味,有角动物的油称脂,要用葱,没角动物的油名膏,该用薤,就是小蒜或藠头;煮猪牛羊三牲之头作祭祀之品,应该用藙,就是花椒;调和酱汁要用醋,野味用梅。

现名吴茱萸的这种植物入药,而古名藙的茱萸/吴茱萸作为调味品煮三牲去味,后变为食茱萸,从名字上点明它的功用,以兹区别。现名吴茱萸的这种植物最早取茱萸为名,显然是出于和茱萸的相似性,它是芸香科的,气味和花椒一样辛辣刺激。

上古之时取名,多取单字,曰藙、曰榝、曰椒、曰萸,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口语变得丰富,单字变双语,就有了花椒、茱萸、芸香,再发展至三字名称出现: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到了现代植物分类学兴起,才有了椿叶花椒、竹叶花椒、尖叶花椒、蚬壳花椒等等。但我想古时的茱萸,未必单指椿叶花椒一种,也许多种花椒都有茱萸之名。

重阳日登高佩茱萸之风俗,见于南北朝南梁吴均编著的《续齐谐记》,讲汝南有个人叫桓景,跟道士费长房学长生之术,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明天是九月九日,你家有灾,可让家人连夜缝制绛色纱囊,里面放入茱萸,系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此祸可消。桓景依言行事,带了一家老小登山饮酒去了。晚上下山回家,家里的鸡犬牛马全部暴死。费长房说,灾躲过了,祸由它们代去了。从此重阳节登高、佩茱萸囊、饮菊花酒成为风俗。西晋人周处,就是“周处除三害”的那个周处,他写了一本书,名叫《风土记》,里面说:“茱萸,椒也。九月九日成熟,色赤可采。世俗亦以此日折茱萸。费长房云:‘以插头髻,可避恶。’”王维的家人兄弟在重阳这日也依习俗,摘下茱萸或插或佩,登高慕古,逢凶化吉。

欲采茱萸无觅处(花草蒙拾遍插茱萸少一人)(2)

蓝紫青灰

蓝紫青灰 植物爱好者,已出版十多部长篇小说和散文集。【编辑:袁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