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学讲的是什么(四种意识功能-思维)

荣格心理学讲的是什么(四种意识功能-思维)(1)

本文适合对MTBI有了解和基础以及有心理学基础的人阅读。


先说下我为什么写这个主题?

去年因为好奇做了性格测评,看了一周的性格报告后,对自我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因为工作的原因,通过自学MBTI,想借此进一步了解高中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职业倾向。先是搜索了一些基础的信息初步了解了什么是MBTI,也买了相关的课程听别人讲什么是MBTI,课程让我比较失望,没达到学习的目的,于是花了3个多月仔细阅读了《天资差异》与《天生不同》

荣格心理学讲的是什么(四种意识功能-思维)(2)

这两本书大同小异,但里面都提到了是基于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在此基础上研究的一套测量性格的心理学量表和方法。


先大概讲下MBTI的结构,把人的性格分成4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分为2个倾向性。也就是4维2极,但其实是2*2*2*2的排列组合,就形成了16种不同类型的性格。

荣格心理学讲的是什么(四种意识功能-思维)(3)

后续我会开课讲MBTI这个主题,至于什么是MBTI,请自行搜索,有很多现成的资料,我就不再重述了。

我自己是NT型,也就是直觉型和思考型,NT型的性格特征就是非常喜欢研究,尤其是找知识的源头。加上一直对心理学的兴趣,尤其是精神分析的理论,所以这两周一有空就来书店看这本《荣格心理学》,本文也算是我的读书笔记。


再看荣格的基础理论是怎么样的呢?

这又得先解释一个概念——意识

荣格心理学讲的是什么(四种意识功能-思维)(4)

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

简单说意识就是我们在觉醒状态时,受大脑控制的精神活动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无意识”,它只有在我们睡眠状态时才会出现,做梦就是潜意识(这里用的是弗洛伊德定义的术语,有区别于荣格定义的无意识)的在主导我们的精神活动。在荣格的理论中,它们是具有独立功能的整体,意识依赖于无意识,意识从无意识发展而来,意识基于不同的场景而产生,是个体的内部世界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反应。

意识功能四种基本的心理功能思维直觉情感感觉,如下图所示

荣格心理学讲的是什么(四种意识功能-思维)(5)

思维功能是凭借见识和思考力,理清概念关联,依照逻辑进行推论,用来理解并适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反之,情感用的是情绪感受,比如说喜不喜欢、接不接受这样的方式来对事物作为价值判断。所以这两种功能都是理性功能,因为两者都要做出判断,思维功能判断“真-假”,情感功能判断“喜欢-反感”。这两种态度基本排斥,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一个人也可能同时采用这两种行为方式,其中只能有一种占据支配的主导地位,即对外部世界的信息处理做出判断时,人们往往惯用的一种模式。

感觉与直觉,这是非理性功能。因为它们绕开理性,不事判断,专事感知,对于价值和意义不做评论。感觉功能不偏不倚感知事物的本来面目,具有现实性,它使用我们的五官从外部信息中获取信息,非常注意事物本身表象的所有细节,但不会注意其关联。

直觉功能使用的是无意识的“内感”能力,它感知事物内在的可能性,会漫不经心地忽略掉细节,对感知到的信息建立内在关联,考虑内在意义和影响。所以,这也是一对彼此对立、彼此排斥的,也不能同时起作用的。

这四个意识功能,分为理性的判断非理性的感知,实际上各自其中一种占据的主导功能辅助功能,基于不同的场景,人们会惯用出一种倾向,经常习惯使用出来的是主导功能,不经常使用为辅助功能,这是相辅相生的关系,不是完全的对立面,而是向如下的太极图一般,此消彼长。

荣格心理学讲的是什么(四种意识功能-思维)(6)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同时具备四种功能,但其发展不可兼顾,就如同DNA的双螺旋结构,如基因的显性和隐形表达,强者为显(主导),弱的为隐(辅助)。


下一篇待续,讲下一个基本心理倾向,也是非常独立的一个维度,即两种不同的心理倾向:内倾 vs 外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