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球农业粮食系统可持续转型(专家呼吁端稳饭碗)

香山科学会议上,专家呼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推动全球农业粮食系统可持续转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推动全球农业粮食系统可持续转型(专家呼吁端稳饭碗)

推动全球农业粮食系统可持续转型

香山科学会议上,专家呼吁——

“端稳饭碗” 我国需推动食物系统转型

◎本报记者 刘园园

最新发布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维护国际粮食安全的声明》,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日前,香山科学会议第719次学术讨论会聚焦食物系统转型的科学与创新,多位农业和食品领域与会专家为我国食物系统转型和粮食安全建言献策。

全球食物系统面临挑战

“在全球疫情持续和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全球食物系统面临人口上升、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自然资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多重风险叠加的威胁。”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樊胜根教授在会议上指出。

樊胜根介绍,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连续5年增长,2021年,全世界共有7.02亿—8.28亿人面临饥饿,超过31亿人无法负担健康膳食。

气候变化将对农作物的生产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据估计,2050年气候变化会导致玉米等粗粮减产12.5%,水稻减产9.3%,小麦减产9.9%;减产将同期导致粮食价格上升。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刘元法教授介绍,未来10年—30年,地球人口增长将导致人类对食物需求增加50%—70%。预计到2100年,由于环境气候条件恶化,玉米、稻米、大豆等主粮作物或将大幅减产20%以上。

土地资源的稀缺同样需要关注。樊胜根提到,近年来,侵蚀、土壤肥力丧失和盐碱化等问题导致全球范围内25%以上的农业用地严重退化,同时人口密度和对化肥的过度使用也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

食物系统转型受到重视

如何应对全球食物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食物系统转型的概念在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食物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化、相互关联和全球化,风险叠加的可能性显著增加。食物系统亟须转型以应对复杂的各种挑战。” 樊胜根表示。

食物系统转型是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核心议程。2021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提出了“五大行动轨道”——滋养所有人;转向可持续消费模式;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公平生计、体面工作和赋能社区;建立耐受性以抵抗脆弱、冲击和压力。

人类如何才能进一步改变农业食物系统,同时使农业食物系统对人类和地球更健康?这需要技术、政策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在技术层面,樊胜根提到,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人造肉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等生物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增加作物多样性、抵抗病虫害、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气候韧性, 为国民提供营养、健康、可持续的食物,既利于节能减排,又可以提高作物营养以减少国民营养素摄入不足风险。此外,精准农业、无人机技术、数字农业、电子商务等也在食物系统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食物系统需这样转型

“我国在粮食安全和国民膳食营养改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近年来我国面临水土资源和生态系统退化严峻、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应对与适应压力加剧等挑战,我国食物系统亟须转型,否则将严重威胁国家未来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樊胜根说。

樊胜根提出了“中国可持续食物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营养与健康、食物安全(包括粮食安全)、绿色低碳、韧性、包容性五大领域。

梅旭荣指出,目前,我国食物系统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中心不断向北转移,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食物供需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矛盾不断凸显。

“我国食物系统的这些变化,虽然有其自然和经济的合理性,但加剧了北方水资源的短缺和农业生态压力,大规模粮食调运导致仓储物流成本上升、碳足迹升高和损失加大,并且不利于食物系统生产和供给风险分散。”梅旭荣分析,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地区冲突、低碳绿色发展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食物系统不确定性在增加,风险在集聚。

梅旭荣认为,促进食物系统向可持续转型,要妥善处理好自然、社会、生态、经济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加快形成“布局生态化,过程绿色化,产品优质化,消费低碳化,风险分散化”的发展格局,促进农业—食物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 科技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