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航空航班变动(更优质的飞行体验)

新加坡航空航班变动(更优质的飞行体验)(1)

新加坡航空航班变动(更优质的飞行体验)(2)

新加坡航空航班变动(更优质的飞行体验)(3)

常年来,新加坡航空一直注重消费者旅游体验升级及个性化、高品质旅行需求,近日新加坡航空通过推出全新商务舱中式餐食,让中国出发的乘客感受味觉享受后更能感受到新航的品质服务。

品质悦享

“中国民航市场这几年一直在成长,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一直都在增长,未来中国的潜力非常大。”新加坡航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曾国铭指出,“新加坡航空公司对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视的,包括在中国市场都是选用最先进的飞机,如空客A380已经运营于新加坡往返北京、上海的航线中。近期,配备了全新客舱产品的空客A380将陆续在上海和北京的航线上使用。”

中国的市场发展非常快,直航进来之后,整个市场是更大的。另外,新加坡航空在中转方面也是非常有优势。“我们一直也是保持一个品牌优势的理念给乘客最好的服务,让乘客考虑出国旅行的时候可以做新航,在新加坡转机再到目的地。我们也与新加坡樟宜机场、新加坡旅游局都有合作,每年都推出了很多方案让乘客可以在新加坡中转时享受更好的服务。”曾国铭表示。

关于航线服务和成本控制的平衡,曾国铭表示,“我们发现选择新加坡中转的中国乘客不仅认可我们在商务舱、头等舱的产品,还比较认同我们优质的服务,这也是我们保持品牌的信任度的关键。乘客一开始可能对于票价敏感,但在尝试过我们的产品之后,其实会愿意多支付一些来有一个更优质的飞行体验。”

美食美味

新加坡航空推出了全新机上中式餐食“食全味美”。自7月1日起,搭乘新加坡航空往返于新加坡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指定航班的商务舱乘客将可体验此全新机上中式餐食概念。2015年,新加坡航空在部分新加坡往返于中国的航班上推出套房和头等舱中式餐食“食全时美”;今年推出的全新三道菜餐单“食全味美”餐食设计即基于“食全时美”打造而来,旨在为新航乘客带来健康、营养的餐食,打造高品质的机上飞行体验。

“‘食全味美’餐食的推出彰显了新航的创新精神以及不断精进客舱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承诺。我们希望通过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航线为所有当地的乘客提供富有它家乡风味的美食,这项服务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其实现在都已经开通了,此外,我们去年推出了‘从农场直达班机’的理念,旨在加强餐饮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选材于当地的食材,用这种对环境非常友善的取材,为乘客制作营养、健康的航空餐食。”新加坡航空公司客户体验管理分区副总裁黄碧瑜表示。

新航国际烹饪顾问团成员、苏浙汇餐饮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朱俊认为,“现在的中餐已经提升到设计感、美观度以及所有的细节。而不是说简单的在飞机上我们吃饱就可以。”

“食全味美”餐食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对新鲜时令食材的创造性烹饪而来,通过时节、食材、时间三要素综合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不同航线的菜品并将反映相应的地域特色。商务舱乘客将可品尝到中式小食,如葱油金瓜丝和酱香黄瓜;两道中式凉菜,如海鲈鱼配角麻豆腐;胡椒萝卜煮牛肋骨和香糟五花肉配菜心等主菜;米饭或面条等主食,及柳橙胖大海、木瓜雪耳露等中式餐后甜品。

中国体验

新加坡航空集团旗下低成本航空公司酷航于7月2日开通“南昌—新加坡”直飞航线,南昌继而成为酷航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开设的第22个航点。此条全新航线将由酷航空客A320执飞,每周一、三、五共三班往返于新加坡和南昌。此直飞航线单程仅需不到5个小时,将为南昌及周边城市乘客前往新加坡、东南亚甚至澳大利亚带来最大的便捷和丰富的目的地选择。随着酷航新加坡-南昌航线的开通,中国的航线网络还将不断地拓展和升级。

新加坡航空还特别针对中国乘客的消费习惯和多元化需求,打造了本土化的服务。其中,中国市场便捷的支付方式,成为新航业务创新的渠道之一:新航先后开通支付宝、银联国际支付渠道,全面提升中国乘客的在线购票体验。此外,新航也在不断完善中国销售体系,打造多维度、高品质的用户接触平台。2016年12月,新加坡航空正式入驻阿里集团飞猪旅行,官方旗舰店上线运营,开放了全舱位、全航段机票销售。2018年4月,新航机上免税店KrisShop入驻携程全球购,成为首家与携程旅行网合作推出机上免税购物服务的航空公司。

目前,新加坡航空在中国已开通每周21班自北京、35班自上海(冬季28班)、14班自广州直飞新加坡的航班服务。旗下全资区域子公司胜安航空目前每周运营47班往返于长沙、成都、重庆、昆明、深圳、武汉、厦门以及福州8个城市至新加坡的航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