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蛋孵化的正确方法(鹅蛋孵化的技术要点)

鹅蛋相对来说比较大,那么鹅蛋的孵化与鸡蛋的孵化也存在不同,具体该如何孵化鹅蛋呢?有哪些技术要点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鹅蛋孵化的技术。

1.选择优良的种蛋

优良的鹅种蛋才能孵化出优质的鹅苗,一般应该选择健康的种鹅群体及优良鹅品种的鹅蛋,最好是在开产前一个月打过鹅瘟疫苗的种鹅群下的蛋。同时还要是新鲜的种蛋,种蛋的保存时间越短孵化率和成活率就越高,夏天的种蛋最好是5天内产的,春秋冬季节可适当延长2-3天。种蛋的外观要求致密均匀、厚薄适度、表面平整、无破损和裂纹。

鹅蛋孵化的正确方法(鹅蛋孵化的技术要点)(1)

2.做好种蛋的消毒

为了避免细菌通过种蛋壳表面的气孔侵入而感染胚胎,在孵化种蛋前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熏蒸法和浸泡法。熏蒸法一般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40%浓度)进行,熏蒸时, 消毒柜内的温度为24-27℃、相对湿度为75%-80%, 消毒效果最佳。浸泡法是将种蛋放入0.l%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5分钟, 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分钟, 取出沥干水分存放。

鹅蛋孵化的正确方法(鹅蛋孵化的技术要点)(2)

3.把握好孵化温度

鹅蛋孵化温度掌握的要点是:前高, 中平, 后低。也就是开始孵化的前7天温度要稍高一些, 中间保持平稳, 最后3天要把孵化温度降下来。 鹅蛋孵化温度的掌握, 还要结合孵化季节的变化、室温高低、孵化机具的不同, 以及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的发育状况而灵活适温。

4.保持孵化器通气

鹅蛋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 并排除二氧化碳。特别是在胚胎发育的后期, 每昼夜所需氧气为初期的110倍以上。如果孵化器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以上时, 胚胎发育迟缓, 死亡率增高, 出现胎位不正常和畸形胎等现象。因此,在孵化鹅蛋后期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孵化器通气, 在不影响胚蛋温度的情况下, 加大通风量。

鹅蛋孵化的正确方法(鹅蛋孵化的技术要点)(3)

5.控制好合理的湿度

鹅蛋孵化时的相对湿度前半期控制在55%~60%为宜, 后期特别是在出雏期间应提高到70%~75%为宜。

6.适时进行转蛋

在孵化过程中定时将种蛋转动一定角度可以使胚蛋各部受热均匀, 并有助于胚胎活动, 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一般每昼夜的转蛋次数不应少于4次, 孵化头7-10天转蛋次数可多一些, 孵化至最后3-4天可停止转蛋。转蛋的角度每次不能少于90度。鹅蛋孵化时以横放的效果为最好。

鹅蛋孵化的正确方法(鹅蛋孵化的技术要点)(4)

7.适时进行凉蛋

鹅蛋孵化至7天以后开始凉蛋, 孵化至14天以后要增加凉蛋的次数和时间, 一般每昼夜可凉蛋2-3次, 蛋温降到35℃左右, 持续20-30分钟。在气温较高季节, 蛋温高时可向蛋面喷洒25-30℃的温水, 使蛋温较快地降下来。上摊床孵化时, 凉蛋和转蛋同时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鹅蛋孵化的技术要点,希望对大家孵化鹅蛋有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