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属于自趋力强且富有激情的人(未来属于自趋力强且富有激情的人)

从艺术辉煌的古希腊到璀璨文明的大唐,从大航海时代到工业革命,从硝烟弥漫的二战到互联网时代的繁荣……纵观历史发展脉络,人类看似一路高歌猛进,但是真的已经趋近完美了吗?

作家唐文认为,无论科技怎样发达,未来的道路总会充满未知,人类仍在激情地进击中。11月2日,唐文做客北京中信书店,与北京交通大学特聘讲师叶壮,以“现在,找到内心的自驱力”为题,就唐文的新书《人类的进击》展开分享与讨论。

未来属于自趋力强且富有激情的人(未来属于自趋力强且富有激情的人)(1)

唐文在分享会现场。本文由中信出版社供图

“未来世界全靠激情”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将公司里面的员工分为三种类型:自燃型、可燃型与不燃型。顾名思义,自燃型指的是那些自我驱动力强的人,他们能够以自身强大的驱动力带动整个公司的运转与活力,但这些人在公司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这一原则被唐文概括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我们的未来世界一定是属于自趋力强且富有激情的人,而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可抵挡的趋势。”唐文说。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激情并不总是存在的,它们往往与懒惰并行,犹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面的哪吒与敖丙。

不同于1979年版本的《哪吒闹海》中正邪分明的角色,最近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面,哪吒一改常规的正派形象,吟唱着“我是一个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绝对的反派敖丙却是一副翩翩君子的形象,哪吒由魔变正,敖丙由正变魔,两者不停变化,在影片最后又形成一体。

在唐文看来,这部片子的编剧一定是很懂心理学的。电影中的哪吒与敖丙不再是完全的正邪对立、黑白分明,两者的亦正亦邪其实也指涉了人内心的矛盾与斗争。

唐文谈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存在着哪吒和敖丙,他们天天都在打架。所以当我讲激情的时候,我要谈到我们心中一定存在的东西——懒惰。我们的激情无时无刻不在与懒惰打架,每天早上一睁眼,心里就盘算着“今天我要多背几个单词”或者是“今天我要多做点工作”。

同时,另一种声音同样不可忽视:“今天天气这么好我要不要出去逛街”。就这样,两种声音在体内角逐斗争,本来是想主动地做出选择,激情万丈地主导自己的命运,却很多时候被“还是多看会电影吧”这样的念头打消。因此,唐文认为,激情和懒惰的故事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故事,只是很多人克制不了自己内心的懒惰。

绝对的激情并不存在,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同内心的两种力量做博弈。唐文观察到,“充满激情的人常常用动词和疑问句来审视这个世界,而内心相对懒惰的人则喜欢用名词和肯定句,在他们看来,自己过得不好是因为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是富有激情的人会提问,我该如何才能打破这个不公平呢?”显然,视角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激情非常重要,对社会而言,同样如此。

如今,40岁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仅是不惑之年,也变成了“创业年”。很多人从大公司跳槽出来自己开公司,或是做自由职业者。企业更倾向于雇佣20—45岁之间的人,与40岁的员工相比,他们不仅更有激情和冲劲,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步入中年的员工若是没能成功跻身于公司的“金字塔顶尖”,在职场就会非常尴尬。

唐文认为,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渐从终生雇佣的依赖型社会向自立型社会过渡,人们的认知观念也不得不由原先的“大树底下好乘凉”转变成“一切都要靠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被推向社会,然而,40岁的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在人均寿命为80岁的今天,要保持良好的驱动力”,唐文说道。

未来属于自趋力强且富有激情的人(未来属于自趋力强且富有激情的人)(2)

《人类的进击》

“人因真爱而有激情”

乔布斯2005年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如果你是源自真爱去做事,那么即便起初的事情很琐碎,看着没有多大意义,这些事情终有一天能连接起来,彰显非凡的价值。

事实上,乔布斯的成功与他遇到了真爱休戚相关。17岁那年,乔布斯就读里德学院,6个月后,他便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然而在那里,他几乎花光了他养父母一辈子的所有积蓄,考虑再三,他决定退学。彼时,他虽然在大学校园里并没有收获太多新知,但是一门教书法的课堂却让他非常留恋。

十年之后,他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将其在书法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全都设计进了电脑的字体中,所以苹果电脑的字体非常丰富和优美。在唐文看来,乔布斯是一个对美非常敏感的人,而他设计的作品也透露着一种美的气质。“所以他对设计的要求要达到恨不得冲上去把这个产品咬一口的程度,所以苹果公司的标志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唐文说。

为了更好地说明真爱与激情的关系,唐文还以卡普兰的故事作为例证。如今被世界乐坛公认为古斯塔夫·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的最佳演绎者之一的卡普兰年轻的时候曾是一位金融出版家,专职在华尔街做金融新闻。

在卡普兰与太太的一次约会中,他在音乐会上听到了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当时就被这旋律深深地震撼了。后来在太太的鼓励下,他开始收集马勒各种各样的手稿,并飞往全球各地去观看马勒作品的演出。17年后,他真正地站在了交响乐队的指挥台上指挥了一场交响乐团的演出。

唐文观察到,如今很少有人把好的生活定义为吃得好穿得好,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人生其实有很多可能性。艺术家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塑造出不同于现实的多种可能性。唐文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在追求一种源自生活的激情体验,这种内心深处的渴望让生活具有了艺术的意味,而实现生活的艺术的关键路径便是创新。“而创新源于想象,想象源于好奇,好奇源于激情,激情源于真爱。”唐文如是总结道。

“焦虑的妈妈与被动的孩子”

分享会的下半场是唐文与叶壮的对谈。作为资深的儿童心理学家,叶壮认为,“顺义妈妈”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是因为其还原了绝大多数生活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家庭的生活原貌:焦虑的妈妈、缺失的爸爸与被动的孩子。孩子被动除了自趋力不强,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妈妈的焦虑,很多人认为妈妈焦虑是正常且天然的,但在叶壮看来,“妈妈最主要的焦虑其实来自于抽象目标无法具体化”。

当孩子被要求看一本书时,这个目标就很容易达成。当孩子被要求发展美育时,家长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方式帮助孩子达成这个目标,“如果这个时候邻居家5岁的孩子好像会背80首唐诗了,而我家的孩子只会15首,妈妈会更加焦虑。”唐文说。

一个抽象的目标本意是好的,但在落实的具体过程中往往容易落入标准化和具体化的漩涡中。一旦出现了问题,家长很容易倒逼孩子。唐文说,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抽象目标是没错的,但如果我们如果忽略了孩子自己的需求与自主能动性,孩子的自趋力一定是缺乏的。

随后,叶壮借用刘润的商业概念来概括正确的育儿理念:了解需求、落实触点与建立关系与信任。作为回应,唐文也分享了其教育孩子的理念。鼓励女儿戴上厚重的盔甲、去学习橄榄球是希望她可以从小懂得生活就是存在着冲撞与受伤。

谈及新书《人类的进击》的出版,唐文表示这本书是一本故事书,他在看《人类群星闪耀时》便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所打动,他希望把感动过他的故事书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从中吸取到正向的能量。

叶壮也在现场提出了阅读《人类的进击》的建议,在他看来,在阅读此书时不应当只提取其中共通的道理:要有自趋力和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在流连于故事与故事之际明白“成功”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成为自己才是通向“成功”道路最重要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