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传说中的存在(都市传说真的存在吗)

都市传说中的存在(都市传说真的存在吗)(1)

■《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

作者:[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

译者:李扬 王珏纯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都市传说中的存在(都市传说真的存在吗)(2)

北京市朝内大街81号。随着《京城81号》的热播,一度成为探险热地。 资料图

张艾茵

朝内81号是北京城里一处特别的所在,它地处于北京的市中心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上,因为电影《京城81号》的热映声名远扬,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一处新旅游景点,探访者络绎不绝。它与著名的老牌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遥街相望,社里的朋友曾经说起,在楼上就能看见对面院内的情况以及三五不时出现的鬼鬼祟祟的人,暗夜探访成为一种常态,鬼宅之名,也由此发酵。

其实所谓的鬼宅不过是一则典型的都市传说,试想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市中心,一处被废弃的西式洋楼显眼的矗立在街旁,无人问津,自然会引来众说纷纭,从这里死过人到这里有鬼,口耳相传,不断演变,都市传说正是这样一种口头民俗。

所谓都市传说,在大众的概念中无非是未经证实,但是应该确有其事的一些危险、诡异、恐怖的故事,甚至有人直接就把它与鬼故事混为一谈。然而,都市传说本质上是一种民间叙事文类,它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乡野到城市

都市传说又称为“都市信仰故事”“城市传说”“现代传说”或者“当代传说”等。最早的研究来自于西方,大致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其中,美国民俗学家布鲁范德是这一领域最为重要的学者,他的《消失的搭车客》可以称之为当代都市传说的开山之作。在美国,它首次出版于1981年,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此之前,尚未有人如此大面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过都市传说。

事实上,都市传说的历史可能没有那么长远,因为它要依附于城市的形成,但是它的母体来自于古代民俗的传说传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早期民俗中的神话、童话或歌谣具有相同的传播方式,都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不断复述、不断改良的一种讲述故事的行为。 比如早期,在中国的许多乡野怪谈,鬼神志怪里就有不少“传说”的素材,它们最早出现在民间茶余饭后的闲聊里,往往以“我听说”为开头,带有强烈的真实性,几乎都是身边的朋友、街坊或者是熟人的熟人带来的传闻,在传说讲述者的自我意识里,无疑认为是在传述一个真实的事件,有意思的是,这些故事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版本演变,但是又存在着极为相似的内核,比如在村野的墓地间都流传着鬼火的传说,几乎是所有乡村都共有的故事。

而随着乡村向城市的转变,都市传说逐渐赋予了传说更多的可能,就好像所有的城市都会有一辆消失的末班车,或者一间著名的凶宅(建筑),它们的起源大多来自一些社会新闻,或许是一桩真实案件,这点也反映出在社会化进程中,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慌,而近年来随着网络及媒介的高速发展,都市传说的传播也更加迅速,就像最近微博上有关温莎大厦的热搜,快速的让1981年香港发生的狐仙杀婴事件跨越了地域,演变成了一个被更加广泛的人群认知的都市传说。

美国的汽车与日本的妖怪

以城市为背景讲述个人亲身经历的当代故事正是布鲁范德对都市传说的全新定义,虽然它在学术界上还有一些争议,但是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在美国流行文化的各类刊物中,同时也在收音机和电视脱口秀等商业媒体中被反复提及。因此,他更倾向于使用已经被美国公众所熟知的“都市传说”用语。他对此也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分类,把它划分为十个主题,包括关于汽车的传说;关于动物的传说;恐怖传说;意外事故传说;性和丑闻传说;犯罪传说;商业和职业传说;关于政府的传说;名人谣言和传说;学院传说。

这些主题几乎囊括了这一领域中所有可能的范畴,你会发现有些起源于美国的都市传说,在中国也会有着相近的变体。比如在《消失的搭车客》里提到的“红丝绒蛋糕”,讲述了一则传说中的美食故事,从来没有人真正做出过传说里的那种红丝绒蛋糕,但是总有人孜孜不倦的寻求它的配方。于是,各种高价的名不符实的配方纷纷登场,而所谓的“美味”的红丝绒蛋糕始终是一种传说。它的故事被归在了商业和职业传说的类别里,由此我们不难想到,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百年老汤的故事,它的配方和制作方式极其神秘,只活在坊间的传闻中。

在美国,关于都市传说,版本最多,最有影响力的无疑是有关汽车的故事,从《消失的搭车客》到《死亡之车》,或者《后座杀手》,很多故事的载体都与汽车有关,有意思的是,它不但是美国城市进程的一种见证,也是国家特性的表现。

从19世纪末第一辆四轮汽车的诞生,到19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的正式成立,恰逢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开始。由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0年时间内,美国迅速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加之地广人稀的地貌特征,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成为了其重要的代步工具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空间狭小又极具密闭性的轿车也暗藏着诸多的隐患。对此,最敏感的人群无疑是女性和青少年,美国许多与汽车相关的都市传说都对此有所反映。比如,约会的年轻情侣,遇到突发事件,停车检查时发生的死亡事件,这一素材也经常被用在恐怖风格的影视作品中。或者是路上偶遇的搭车客,往往以女性的角色出现,会在路上或者到达目的地时突然消失,结果汽车的主人会发现她已经去世多年。所有这些传说的最初生成和传播,都与土壤相关,但是也会随着演变,产生不同的变体。

当我们把视野转向亚洲的时候,就不得不提传说非常风行的日本,显然,以妖怪为载体的传说是日本最大的一个分支,也是日本整个娱乐文化产业链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被广泛的应用到动漫、游戏、文学、影视,甚至许多周边产品上面。而这其中,河童又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它的传说分布和流传极广,据闻,在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过河童。就像最近我去日本旅行时,也在温泉胜地北海道见到了不少河童的石像。

河童在日本如此盛行,也是源自许多人确信它的存在,各种“亲眼所见”愈演愈烈,甚至芥川龙之介这样的文学大师也把河童写入了书中,其后各种影视、动漫等衍生品越加丰富了河童的故事,这些恰好符合了传说的范畴——具备相当完整的故事情节,不是所谓的一句话形式的谣言,在相对详尽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传说故事常常被信以为真。

显然,日本多河流的地貌变成了河童的温床,使这种妖怪经久不衰地流传至今,甚至从乡野传说进入了都市的范畴。无数的水鬼变体成为了新的都市传说的素材,比如在风靡全球的任天堂经典游戏口袋妖怪中,蔓藤怪之谜里的蔓藤就被传闻是在此溺水而亡的小女孩的化身。而探寻口袋妖怪背后隐藏的都市传说也成为许多粉丝的乐趣所在。

都市传说在中国

当然,在日本,都市传说的故事绝不仅仅局限于妖怪故事,只是像美国一样,在都市传说的样本上,日本的妖怪和美国的汽车,都成为了最大的类别,这也是国家差异性的体现。在中国,传说或者都市传说也有着多样性的流传,只是缺少系统化的演变,特别是在都市传说上,很多人的意识里并没有鲜明的概念,就拿北京城来举例,小时候常听老人提起北京城的四大仙儿,它们是黄大仙儿黄鼠狼、红大仙儿狐狸、白大仙儿刺猬和绿大仙儿蛇,都是充满灵气的动物,千万不要得罪,否则是要走霉运的,如果你至今还有幸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见到黄鼠狼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它们现在依然热衷于偷鸽子。至于它们为什么会被称为仙儿,大多数人也说不出所以然。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作为如此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居然会生存过这些动物,这也正是都市传说存在的独特意义所在,当我们回到过往那个以胡同和四合院为主体结构的时代,不难看出地域环境是如何催生了传说的形成,不过,有一些遗憾的是,当下“90”后的一些新北京孩子,已经不知道四大仙儿的传说了,比起美国或者日本,我们的都市传说在传播上并没有形成体系,对都市传说的整理和研究也要滞后很多。也许在传统的观念中,都市传说更像一种猎奇的存在,然而,它其实是对城市民俗文化和百姓日常生活的最真实表现,同时,一些危险性的传说也兼具了警戒的作用,我们实在应该更有意识的去探索和研究这一领域,让都市传说不只是浅薄的停留在“鬼故事”的范畴。

责任编辑:高恒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