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老兵王琪回国近况 迷路误入印度遭滞留
1962年中印战争结束后,一名叫做王琪的中国士兵在边界离奇失踪,部队战士遍寻无果。54年过去,老兵再次暴露在大众视野。而随着他的出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逃兵,也有人说他被印度兵俘虏……
老兵却称:“当年只是迷了路,阴差阳错之下被流放到印度。”后来在祖国的帮助下,老人再次重返中国。那么如今的他怎样了呢?
老兵失足敌国泥潭——独在异乡为异客,如今已是耄耋年1962年,来自陕西的王琪跟随兰州军区55师从青海驻地去往了中印战场上。王琪是其中一名工程测绘兵,主要负责任务便是修路修桥,为部队顺利通行而做准备。
尽管他总是冲在前沿,也很少会受到性命威胁。在这场战争中王琪得以存活下来。
然而1963年中印战争结束后,在所有士兵都欢欣鼓舞着准备离开时,王琪出于测绘兵的职业操守,想着自己还从未勘察过附近一片林子,于是独自走了进去。
林子很大,王琪很快迷了路。他努力分辨着方向时,一辆印度红十字会的车开了过来。在当时紧张的中印关系前提下,他们发现王琪身上穿着的中国士兵服,便断定他是非法入境,将他抓走交给了印度军队。
任凭王琪怎么比划自己只是误入都没有丝毫作用。这之后,王琪就再也没回来过。
后来55师清点人数,才发现少了一名叫王琪的士兵,部队立即兴起了种种猜测。根据调查后发现,王琪的所有用品都整齐地码放着,于是部队下令搜山,无论是何种情况都务必先找到人再做决断。
但那片密林地势复杂,部队搜寻了一天一夜仍旧无果,只得放弃。不幸的王琪被印度军队划为“间谍”,此后在牢狱中的度过了七年。在他不断的申诉下,1969年印度终于判他无罪释放,不过却无视了他回国的请求,将他送到印度中央邦一个村落里。
王琪就这样莫名地开始了他的印度生活。可这个村落就如同印度的流放地,不仅地处偏远,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作为异国人的王琪更是难以适应。好在自小聪慧的王琪慢慢学会了当地语言,靠着勤劳挣来的本钱开了一家小商铺勉强为生。
在这里,王琪过得并不顺利。首先是王琪的商铺总是受到执法人员的“特殊”光顾,需要上交高于其他地方的“保护费”;其次是印度并没有给他正式的身份,没有证件的他只能强行留在当地。
最后便是当地人总是有意排斥他,甚至有次还叫人将他打了一顿。生活几年后,王琪只能随波逐流,就此安定下来,他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店,慢慢地口碑竟然转变了。
当地有一位名叫Sushila的女子,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哥哥。经人介绍后他与王琪组成了家庭。
据Sushila说:“因为是外国人,一开始我不了解他,他也不了解我。是我的哥哥打听到他的人品很好,孩子们都喜欢他,所以才将我嫁了过去。”
王琪和Sushila共同养育了4个孩子,有了幸福的家庭,唯一的遗憾便是王琪十分想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他的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他想回去的心一天也没有变过。
终于在1986年,他尝试着寄了第一封信。
可当时的通信并不发达,书信石沉大海。王琪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地给陕西去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方终于互通了信件。时间一晃而过,2002年,通了一次电话。然而在这通电话前,王琪心心念念的老母亲已经去世。
王琪想要回家乡去看看,但没有身份的他无法走出印度。无奈之下,王琪来到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求助。在核实王琪身份后,大使馆为他加急制作了一本护照,拿到护照的王琪仍旧没有得到印方批准。
直到2017年,经媒体报道,王琪的故事才引起两国的高度关注。根据王琪的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逐渐浮出了水面。当时的战友却站出来指责道:“他是当时的逃兵!”并且舆论一直居高不下。
面对此事,中国大使馆多番奔走,终于洗清了“王琪”的间谍罪名,又通过各种证据证明了王琪当时确实是迷路走失。而后中国大使馆与印方进行了多次交涉,最后事件持续发酵下,这位阔别已久的老兵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重回祖国,圆梦乡愁: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2017年2月 11日,在中国元宵节这天,78岁的王琪老人在四位印度家人的陪同下,搭乘航班返回祖国。昼夜兼程的归国路途也没有磨灭这位老人的欣喜,飞机上他不停翻看着飞机上的登机手册,窗外飘过的是他54年没有见到的河山。有人问道:“您现在还能看得懂中文吗?”老人在镜头前连连点头:“看得懂的,看得懂的。”而陕西西安的咸阳机场里,四十多位亲友手捧花束,等待着他的归来。
据王琪的亲属代表称:“知道他要回来我们一早就到了这里,特意买了康乃馨和百合,代表亲人团聚的意思,希望他能尽快回国吧。”
一直与王琪保持通信的84岁大哥王致远在等待时,几番声泪俱下:“王琪一直以来是家里的文化人,母亲直到去世前都还在挂念着他!”得知王琪至今也没有加入印度国籍后,大哥希望政府能给他把手续安排好,让他在这里能安度晚年。
王琪下了飞机后,只见许多人捧着鲜花涌到他的面前,亲友们的热情深深震撼了他。亲友们见到他们一家人还穿着薄外套,显然没有适应中国的气候,便临时买了厚衣服送给他们。
王琪在人群中终于见到了大哥王致远,两人紧紧相拥,不停诉说着思念:“盼了50年,终于把你盼到了!”虽然阔别多年,但依旧只是乡音略改,乡愁未衰。
王琪还见到了当时的排长,排长抱着他激动地道:“可算把你等到了。”王琪也很是激动,谁知当时一别竟是多年。
后来排长在镜头前回忆:“王琪是一个非常棒的战士,很能吃苦,不管是施工还是作战都十分兢兢业业。”而这一切都证实了王琪并非是一个逃兵。回到家后,兄弟几人聊起了彼此生活状况。
得知王琪在做生意后被人围殴打断了一条腿,兄弟几人心疼不已。弟弟王顺摇着头说:“他过得苦啊。”
王琪的儿子维什努在帮助下还注册了微信,又和陕西的亲人们互加了微信,不过他暂时还不能说中文,只能依靠翻译器进行简单交流。
后来维什努说:“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我的脸像中国人。村里起初叫我中国人时,我还以为是什么外号,回家告诉爸爸,爸爸告诉我:没事,我们就是中国人。”而直到这一刻,他才感受到了浓浓的血脉情。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时光。王琪早就说起自己十分想念家乡的面食,而回去那一天又是举家团圆的夜晚,所以家人在团圆饭上特意为他准备好了手擀面。饱受思乡之苦的王琪,一口气吃掉了7碗。
重新用回筷子时,王琪显然还有些不适应。不过更加尴尬的问题是还如厕,在印度很多都是露天厕所,中国的马桶虽然干净,但老人还不太会使用。离乡50多载,即使身体与生活习惯有太多不同,也无法冲淡老人归乡的喜悦与感动。
2月13日,在王琪老家乾县薛宅南村,乡亲们组织的锣鼓队如火如荼地排练着,打破了乡村往日的寂静,他们预备用最热烈的方式迎接王琪回家。许多人不顾路途遥远,特意赶来此地。
在此之前,老兵王琪的故事只是口口相传,他们知道这位老人即将归家,但他们对其中的细节还一知半解。王琪的四弟坐在乡亲们中间,拿着陕西日报指着头条“漫漫回家路,浓浓故乡情”上王琪一家的照片,给村民们进行介绍:“这是儿子的女儿,这是我侄女……”看完以后,他又给乡亲们讲述了王琪的故事。
其中有位王琪的小学同学骑着电动车从3、4公里的地方赶来,听完故事后他道:“王琪这次能回家,还是国家的富强、国家的关怀还有家里的盼望。”
尽管当天王琪由于身体不适没有回村,但这一幕,都被守在王琪家乡的记者们记录了下来。无论是老兵回家的坚守、亲友同窗情的坚守、人们迎接游子回归的坚守,从此都定格在了这一刻,成为了一幅不朽的画卷。
被“困”的54年人生: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今的王琪持有中国护照,每隔几年还会去申请印度签证。近两年来,由于妻儿仍然滞留在印度,王琪一直奔波在两地之间,每隔几月便会往返中印。在咸阳时,他住在由家人安排的酒店里,生活都由家人打理。
中秋节那天王琪称:“我户口还没有在中国录起来。虽然我在这里很幸福,但是我一个老人独自在外面,我的孩子们都留在印度,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说完,他收拾好行李准备返程。
每次返程都需要两天一夜才能到达。在这两年里,王琪总是一个人往返,他似乎并不觉得自己的身体像八十多岁的老人。路上的时候,王琪老人还与记者聊到:“我每次回到中国就不想再回到印度了,那里的气候什么都不如这里。我想要将儿子带来,让他先在这里适应,学习中文。”
舟车劳顿后老人终于到达印度,他兴致勃勃地拿出给家人准备好的礼物,其中包括一个会说中国话的芭比娃娃,还有塑料袋子里装着的数瓶国产风油精。妻子不禁对子女们说:“你爸爸就像一个英雄。”
王琪为家人介绍道:“中国的风油精是很好的,提神醒脑。”于是儿子倒出几滴将它抹在了头上。妻子也在一旁拿着娃娃逗孙女,娃娃用标准的中国话打着招呼:“你好,小朋友。”妻子立即开心地说道:“天哪,它在教我中文。”
奔波的途中是劳累的,但团聚的日子总是幸福的,疲惫阻挡不了老人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在小院的椅子上,王琪肯定地道:“我还是一定坚持要回到我们国家,包括我的子孙们,我都想要带走。印度国家和我们国家相隔太远了。”
王琪的儿子也说:“我去中国待过三个月,感觉非常好。我们一家人也都想去中国。”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是王琪这一辈子的遗憾,所以老人打算将来好好培养家人,不再留下遗憾。
说到这里,王琪老人有些落寞:“就是我在中国还没有落户,政府没有给我安家,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不过幸运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王琪可以申请和恢复中国国籍。
王琪的子女,孙辈也可以向拟定居地公安局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拥有国籍之后,就能在外地申办住户。晚上一家人坐在房子里,商量着去中国之后应该怎么生活。
有人问:“在中国租一块地需要多少钱?”有人道:“不同的地不同的价格,这些政府会来安排。去了中国之后,无论男女,你们都可以工作。”
此刻的他们心里清楚,在回到中国定居后,起初肯定会很艰难,吃住交流都成问题,但为了孩子们生活得更好,一家人都会努力去适应。而今王琪终于得偿所愿,带着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了故乡,村里为让他尽快展开中国生活,还特意腾出了宅基地。
对于他的传奇经历,很多人也表示感慨。网友们称:“不管怎么样,回来就好!国内条件好,既然妻子儿女都愿意来中国,那就都回来吧!我们欢迎你们。”
还有人称:“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非常之大连大学生都就业艰辛,更何况是一个离家五十余年携妻弃子的人呢?可见他是多么地不易,只能祝这位老人晚年幸福吧!”
的确,曾经怀抱凌云之志的翩翩少年,一脚滑落敌国泥潭,在历经九死一生回国后,却已是耄耋之年。如同戏剧般的人生,使这位老人更加坚韧。人生如梦,尽管物非人非,但祖国梦矢志不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