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

一提及犹太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它们都信“上帝”呗,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其实,要捋清楚三者的渊源和异同,还是需要花上一点功夫的。

首先,咱们可以先从这三派教堂的建筑外观上进行区分。

犹太教堂墙壁厚实,大量使用砖石材料,门窗饰以尖锐的三角或圆拱,六角大卫星标志嵌在高高耸立的穹顶之上。这个穹顶的造型有的会比较类似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

哈尔滨犹太教新会堂旧照

而那些配着高耸的尖顶塔楼,看起来带着些许黑暗阴森充满哥特气质的,一定是天主教堂。

这种建筑无论是墙壁和塔楼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越玲珑,大顶上还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顶是尖头,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着向上的冲力——因为,天主教徒们认为,这样的建筑结构能帮助自己接近上帝,通过那些高耸的尖顶,凡人的祷告能更快的被传输到天上。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2)

色彩艳丽,顶着个糖果色“洋葱头”,或者像冰淇淋似的圆帽,那就是带有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堂;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3)

结构简单,规模比较小,外貌朴素,看起来相对环保低碳的,那就是新教教堂无疑。

此外,看內部装潢和结果,三者之间的区别,也非常明显。

教堂里布置的金碧辉煌,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天使、圣徒雕塑和壁画的,还摆着圣母像、十字架上钉着一个耶稣的,是天主教教堂;

没雕像且壁画里面人物动作眼神呆滞,摆着圣母像,十字架上有耶稣的是东正教教堂;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4)

东正教教堂內部壁画,这种画风传承自拜占庭帝国

而內部陈设简单,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十字架的,是新教。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5)

另外,女性进去要蒙头巾的(不用像穆斯林一样包裹很严实,意思意思即可),一般是天主教堂或者东正教堂——他们讲究“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等于主动羞辱了自己的头”;

对衣着服饰不做特殊要求的,是新教教堂。


说了外观区别,咱们再接着看看这三大宗教的“内涵”。

简单概括,犹太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母体,而基督教又因为“内部矛盾”分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分支。

目前,广义的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信徒已经占了全球人口的1/3,是信仰最广泛的宗教。

而基督教与犹太教,两教同源,都诞生于耶路撒冷圣城。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6)

当然,犹太教要更古老得多,比基督教早了一千多年。

关于犹太教的诞生,可考的,基本只有传说。

亚当和夏娃有个后代叫做诺亚,诺亚造船拯救了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诺亚的后代叫亚伯拉罕,他又被认作是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的始祖。

亚伯拉罕跟上帝联系密切,按照上帝指示,带着族人进入了迦南(今耶路撒冷地区)。

在这里,他的孙子雅各在与天使摔跤角力的过程中,战胜了天使。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7)

耶和华神被雅各执着的精神感动,特意为他赐名——以色列。

希伯来语中“以色列”,表面的意思是“与神角力者”;更深层次上,还带有“神选之子”的意思,暗含耶和华神对亚伯拉罕后裔的认同与祝福,其族群定居的土地就是“神选之地”。

后来的数千年,犹太人总在执著地把巴勒斯坦地区认作自己族群的“神选之地”,他们的一大主要依据,就来自于经书里面的一些暗示和“神迹”。

要说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还得再讲讲他的婚姻状况。

亚伯拉罕有个出身高贵的美丽妻子,叫做撒拉,但两人一直饱受不孕不育的困扰。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8)

亚伯拉罕和撒拉

考虑到部落里“有王位要继承”,撒拉不得不把自己从埃及带来的侍女夏甲,交给亚伯拉罕当二房。

没成想夏甲很快就怀孕了,不负众望地生下了一个儿子~以实玛利。

这位以实玛利,就是后来阿拉伯人的祖先。

又过了很长一阵子,正妻撒拉也怀孕生子了,她和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则是后来犹太人的祖先。

同属于闪族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按照这个传说,可算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9)

生下嫡子后的撒拉看夏甲娘俩非常不爽,不断撺掇亚伯拉罕把这个庶子和他的母亲一起赶走。

亚伯拉罕非常苦恼,于是不断向神祷告。

跟神结合后,亚伯拉罕决定照做。

因为,神启示他,被驱逐的以实玛利将得到神的祝福和庇护,他的后代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族裔。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0)

娘俩被轰走的时候只带了一壶水和一兜干粮

那边,亚伯拉罕的嫡子以撒继承了部落首领的职位,他的儿子就是前面提及的,和天使角力的雅各。

虽然“与天使角力”只属于一个传说,但雅各却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他的12个儿子的后代们在巴勒斯坦地区不断繁衍生息,最终演化成了古以色列的12个部落。

公元前11世纪,12个部落最终获得统一,古以色列王国建立,定都大卫城(当今的耶路撒冷)。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1)

这时,倡导“一神论”的犹太教诞生。

早前的时候,各个部落信奉各自的神,那么,统一成唯一的国家后,一神教显然更能团结到更多的力量,属于一种巩固政治的手段。

犹太教认为,万物之间必有一个唯一的神来主宰世界,那就是“上帝”耶和华。要想生活幸福,死后升天,就得信仰全知全能唯一的真神上帝,相信救世主弥赛亚必将降临

不过,犹太教它很傲娇,只保佑犹太人,从不愿向其他族群传教,成书于公元前好几个世纪的《圣经·旧约》(具体年月不可考),则为犹太教的最高经典。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2)


然后,就是基督教的诞生了。

公元1世纪,一个叫“耶稣”的犹太人改良了犹太教(此处省略圣母相关情节),他自称神之子,并宣传,上帝并不只保佑犹太人,只要信的诚,也可以保佑所有的人,任何信仰上帝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希伯来语中,“耶稣”的名字就是“神的拯救”的意思。犹太教有个说法叫“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即被圣膏涂在头上的人,这样的人被认作为“神选之子”,人间万物救世主。

因此,耶稣的信徒们则认为,耶稣就是弥赛亚。后来传到了欧洲,采用了它的拉丁语发音,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基督”一词。

耶稣不断向众人普及他的理念。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3)

很明显,在当年的环境中,这种属于典型的离经叛道行为。

他的一个徒弟就去统治者那里打小报告,说耶稣是怪力乱神。

此时的耶路撒冷及周边由凯撒的好基友,罗马化的犹太人希律王统治着。

按照“法律”,耶稣被残忍地折磨了一通,然后草草处死了。

传说中耶稣临死前走过的路今仍保存在耶路撒冷城,被称为“苦路”,每天接受着游人的探寻和信徒们的朝拜。两千多年前,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耶稣背负着十字架游街示众,走向刑场,其间经历了14件事,因而苦路也有14站。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4)

从耶稣开始,《圣经·旧约》有了“续集”,即基督教信奉的《圣经·新约》。

新约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就是——被出卖了的耶稣给活活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后,又在耶路撒冷就地复活,并有预言,耶稣将还会在末日来临时重返耶路撒冷。

说到这儿,大家是不是都清楚了,虽然犹太教和基督教都笃信上帝耶和华,但犹太教不承认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兵”、耶和华在人间的儿子,认为他是个“水货”,所以,最开始迫害耶稣的,就是犹太教徒。

也正因如此,一年多年来,犹太人总不免被打上“出卖耶稣的叛徒”的标签。即便耶稣本尊,他也是个犹太人。


从公元4世纪起,基督教正式成了古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

这时的所有基督徒都是一家一派,都属于“唯一的、神圣的、普世的、使徒的教会”。

然而,不久后,随着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基督教会也渐渐形成了东西两大派系~西边以罗马为“总部”的罗马天主教说拉丁语;东边则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东正教,操希腊语。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5)

久而久之,两边的“交流”起来愈发费劲,经常因为词不达意搞得急赤白脸。

最终,1054年,东西两个教会正式翻脸,互相指认对方是“非法邪教组织”。

两派的争执,主要存在于以下三方面。

1.主教的实权。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教皇,被看成神界的使者和在世俗社会统领一切的终极大BOSS;

而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更多的在发挥其象征意义,是个精神领袖。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6)

佩鲁吉诺的《交付天国钥匙》,耶稣把天国的钥匙交给教皇,谁上天堂教皇说了算,暗示教皇在人间的巨大权利

2.对三位一体的认知。

基督教普遍认为,上帝只有一个,但包括圣父、圣子耶稣基督和圣灵三个位格。

天主教的解释是,这些“位格”之间可以任意转化,法力不受影响;而东正教则坚持转化要受限制,法力等级不同。

3.风俗习惯差异。

这方面多体现在绘画、雕塑风格,教士可不可以结婚等等(东正教允许中低阶教士结婚,除非你志向远大想当牧首,那就得使劲忍着了)。

进入15世纪,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彻底覆灭,前东罗马帝国的大部分疆域被土耳其人逐渐伊斯兰化。

灭国时,东罗马末代皇帝的大侄女索菲娅公一路往北逃难,最终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7)

俄剧《索菲亚》中,伊凡三世与索菲亚公主的东正教结婚仪式

自此,莫斯科大公国就自诩为了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开始把拜占庭的基督教奉为正统,并号称莫斯科就是“第三个罗马”。

到了伊凡三世和索菲娅的儿子,伊凡四世的时代,鉴于自己拥有了源自母系的高贵的“东罗马血统”,伊凡四世干脆把“莫斯科大公”,直接越级升为了“沙皇”,即俄语里面“凯撒”(Caesar)的发音。

自此,东正教正式成了俄罗斯以及部分东欧、一些巴尔干半岛国家的“国教”和精神支柱。


在莫斯科大公国升级成俄罗斯沙皇国的同时期,西欧德意志地区有个叫马丁·路德的神父,正在舍生忘死地搞着“宗教改革”。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8)

马丁·路德对天主教会的腐败深恶痛绝,也非常反感各种奢华的形式主义宗教活动。

长期以来,教皇和上层教士,自诩为《圣经》的最终解释人,号称要经过他们,才能跟上帝取得联系,由此他们利用这个“中介特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比如,忽悠信徒来自己这里购买“赎罪券”。

按照当年的操作,不管你犯过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只要去教会买了足够的“赎罪券”,教士们就能拿钱帮你摆平,将来不用去炼狱里遭罪。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19)

即便是对于没犯下啥大错的普通人,中世纪的欧洲也特别讲究生前为死后“攒钱”的操作~为了死后能安生,信徒们总爱去教堂捐钱交换“救赎”。

这个,有点类似于咱们上班的时候交社保,死后按时领取退休金的意思——领多少,跟你之前交的“基数”有关。

马丁·路德神父另辟蹊径,向人们解释了宗教如何发挥“神力”——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是《圣经》这本书,只要诚心信《圣经》,“熟读并背诵全文”,就可以得救了,不用花钱去教会打点关系。

路德神父否定天主教在凡人和上帝之间强行收取“中介费”的行为,并主张废除那些奢华和繁杂的仪式、简化教会组织结构,教士可以成家结婚等等,类似于咱们当今流行的“管理扁平化”、“办事透明化”这类的理念。

(同信一个上帝的犹太教)(20)


让路德神父他老人家欣慰的是,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德国(巴伐利亚地区除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各国,美国,以及澳大利、加拿大、新西兰等前英属地区,新教都占有主导地位。客观看,这些地方普遍发展得都不错。

尴尬的是,有一点,路德神父肯定没能料到,正是这个主张“一切从简”,“人人皆可感应上帝”的新教,也逐渐成了一部分邪教的温床。

很显然,废除教阶的新教在管理和仪式上相对简单,更强调只凭信心即可“得救”,只要“修行得道”,人人均可跟上帝“直接沟通”接受“神谕”,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

那么,既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应和顿悟”,人人都能创立教派和教会,你也能解释的,我当然也能解释。

就这样,各利益团体,往往打着基督教新教的幌子,以“上帝”的名义,“自取所需”,众多教派,教会满天飞,进而出现了一种“膜拜团体”——信徒狂热地服从教派或者教主,教主通过洗脑等精神控制来实现其权威,信徒和外界隔绝,断绝和亲戚朋友的来往,心甘情愿的被“教主”压榨,甚至进行性剥削。

典型的,像美国的琼斯镇惨案,还有丑闻不断的韩国“新天地教会”,都曾经以基督教新教的某流派示人。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随后查查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