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为什么有不同的世界观(东西方人生观到底有什么不同)

谈到东西方价值观,经常会说起“性本恶”与“性本善”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东西方为什么有不同的世界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东西方为什么有不同的世界观(东西方人生观到底有什么不同)

东西方为什么有不同的世界观

谈到东西方价值观,经常会说起“性本恶”与“性本善”的关系。

今天读到《梁淑溟传记》的时候。他对于东西方人生观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观点。感觉狠是有一定的道理,他谈到:

人生,从两方面来讲,入世与出世。

人生,从三层次来讲,逐求,厌离,郑重。

逐求:

西方的实验主义。以欲望为中心,世间人类皆为饮食男女。所有的精力都在物上磨,强调的是经世致用。此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粹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终形成哲学理论。

厌离:

这种人生观以印度的佛家为代表,就是我们现代年轻人谈到的“佛系人生”,提出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没有许多痛苦,而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得人生太无意思。

郑重:

用人生观指的是儒家的思想,倡导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不亦乐乎”,全部《论语》都贯穿着一种向上的人生观,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如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贫而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是等等。此其显示出来的气氛又何等不同!

总结起来,各有优劣,百态人生,百味人生,习各家之所长,避必各家之所短,内外修行,实事求是。

梁老先生提出作为中国人,我们老祖宗提出来的儒家思想其智慧更加值得琢磨,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