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治理的简报(基层治理有妙招)

关于基层治理的简报(基层治理有妙招)(1)

“共创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文艺汇演。

关于基层治理的简报(基层治理有妙招)(2)

爱心理发便民志愿服务活动。

红网时刻 通讯员 祝敏 李文恋 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小区是城市的最基本细胞,也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近日,记者走进石鼓区雁栖湖社区东湖居小区,只见小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车辆停放井然有序,随处可见“135 ”小区党建模式、扫黑除恶、廉政文化等宣传展板及标语,几名“衡阳群众”志愿者正在进行治安巡逻。

“135 ”小区党建模式是以党建为统领,分层级、多元共治的小区治理体系,“1”即“一个核心”(小区党组织),“3”即“三个主体”(业主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物业公司);“5 ”即“五支队伍”(矛盾纠纷志愿调解队、文体活动志愿宣传队、未成年人志愿辅导队、扶贫帮困志愿服务队、环境保护志愿护卫队),根据小区实际需要,雁栖湖社区增设了红色引擎志愿引领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其意义在于破解小区“业主委员会 物业公司”二元治理结构中矛盾尖锐、公信力低、监管缺位、治理效果差等城市治理难题,实现政府治理、物业管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增进居民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成立了党组织以后,这些矛盾就会慢慢化解,我希望我们小区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好,小区好,大家才会好。”石鼓区黄沙湾街道东湖居小区业主罗忠阳笑呵呵说。

据该小区负责人介绍,小区原来是一个停车难、管理乱、矛盾多的问题小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党建引领下,各方利益主体有序运转,协商出台了《业主委员会议事行事规则》《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小区居民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扶贫帮困志愿服务队、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矛盾纠纷志愿调解队、未成年人志愿辅导队、文体活动志愿宣传队、红色引擎志愿引领队。

小区治理从居民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推行车辆单向行驶、文明养犬,劝导阻止毁绿乱建等不文明行为,开展了元宵文艺汇演、扶贫帮困、法律宣传、禁毒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帮助调解家庭矛盾27起、邻里纠纷15起,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居民代表陈刚说:“小区党建工作是为创建文明、友爱、安全、和谐的小区,化解各方矛盾,提高居民幸福感顺势而生的一项接地气的工作,是市委各级领导对老百姓的关爱,我们要举全体业主之力,认真开展这项工作,把试点工作办成榜样工作,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

城市小区基层治理开展的如火如荼,赢得市民交口称赞。与此同时,石鼓区在农村大力推进的乡村治理标准化工作同样有声有色。

近年来,石鼓区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发展乡村振兴,同步推进乡村治理标准化。一个个村庄,书写了无数有关改变的故事。角山镇三星村,从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示范村以来,始终保持着这个荣誉称号。

从市区驱车不到20分钟,就到了三星村的中心地带——三字墙组,放眼望去,一条沥青路平坦宽敞,一汪池塘碧波荡漾,一幢幢民居古色古香,一户户庭院整洁美观,一簇簇花团蜂围蝶阵……村民在见证乡村巨变的同时,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也在同步提升,古老的村落也愈加散发现代文明气息。

“现在不一样了,‘城里人’都想回我们农村生活了。”利民村党总支书记说起这话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村里以前可不是这样,那个时候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经过这几年的人居环境整治,我们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利民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石鼓区角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角山镇按照中央、省、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及相关文件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空心房拆除和村庄清洁行动,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让乡村美起来,农民笑起来。

“以前,开车回村只要看到前面是沥青路,就说明到我们利民村了。”在利民村小范垅组,村民梁吉国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满满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他告诉记者,以前的利民村是远近闻名的宜居家园,村里的沥青路在镇里属于“首创”,周边村子的乡亲们曾经都投以羡慕的目光。

角山镇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为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努力呈现“一村一景”,让村庄环境各具特色、各有风韵,串珠成链,连点成片,创造美好环境的“雁阵效应”。

如今,角山镇以乡村治理标准化为基础,更注重挖掘本镇历史文化,保留农村元素,让美丽角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美丽角山承载着现代人对“诗与远方”的美好向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