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在道教什么排位(道教人物哪吒)

哪吒,亦作那吒,为中国神话、印度神话人物,考据系源于佛教护法神,融入中国文化,而后也兴盛于道教与台湾民间信仰。在佛教传说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灵),法力高强,拥护佛法,是毘沙门天王的后裔,也是释迦佛的弟子,称哪吒太子那拏天等。

哪吒在道教什么排位(道教人物哪吒)(1)

在道教中,哪吒姓李,父亲是托塔李天王,上有二兄金吒、木吒,排行第三。哪吒系太乙天尊的高徒,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将领之一,统帅五营神兵。道教的头衔为太子元帅中坛元帅火轮天王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民间一般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哪吒是华人崇敬的神灵,于很多民间故事中出现,也出现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文学作品中。

相传哪吒割肉还母、削骨还父,后来被其恩师以莲花化身复活,终于修成正果,香港科幻小说家卫斯理(倪匡)曾经这样评价过哪吒:“常常羡慕哪吒三太子能够削骨还父,割肉还母,了却了血肉之躯,从此自由自在,再也不必受父母所生肉体的束缚。莲花化身之后,便进入了生命的高级形态,以灵魂为主的生命形式,摒弃了百无一是的臭皮囊。”

历史记载

哪吒的记载最早起源于中亚佛教,可能是来自于波斯一带的神话。学者推测可能与古波斯的《列王纪》传说中的帕西地安王朝第七任国王的儿子努扎尔(Nowzar)有关。

佛教中有称为那罗鸠婆的神明,为毘沙门天之子[3],在其他经典又译为“那吒矩钵罗”、“那吒俱伐罗”等,随后被简化为“那吒”。“那吒”是毘沙门天王的第三子,常随毘沙门天身边,为护法军神,也有经典载他是毘沙门天之孙。毘沙门天源自印度俱毗罗神,为梵天之孙,夜叉之王。

宋代《太平广记》中记载“那吒”护卫僧人与献佛牙的故事,日本法师圆仁也记载了此事[7]。禅宗也有“那吒”将骨肉还与父母,以莲花化身的传说[8][9],这时那吒故事已在中国民间流传。

在宋朝时,“那吒”也成为道教护法神之一,《夷坚志》记载茅山道士以“那吒火球咒”来击退石精的故事。

元代大都筑城时,按《周礼》四面应各有三道门,但大都北面独有二门,主要是采用哪吒三头六臂两足的造型,这个造型可能来自印度神话5头3眼4手的大神湿婆。

至明代,道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哪吒为道教神明。小说《封神演义》与《西游记》基本上以《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故事为主,又加以发挥,之后哪吒广泛受到中国民间信仰的尊崇。

佛教

佛教对哪吒之身世,有两种说法:

  1. 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

  • 宋洪迈《夷坚志》载《程法师事》云:值黑物如钟,从林间出。知为石精,遂持哪吒火球咒,俄而见火球自身出,与黑块相击。

  • 唐郑还古《开天传记》云:毗沙门天王子也。(案,毗沙门是北方天王,故世以哪吒为托塔天王之子。)

  • 唐代笔记小说中的哪吒:

  •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哪吒:

  1. 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孙

  • “尔时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罗摩那罗阁(即毗沙门)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孙。我祖父天王,及我哪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护持佛法,欲摄缚恶人或起不善之心。我昼夜守护国王大臣及百官僚,相与杀害打陵,如是之辈者,我等哪吒以金刚杖刺其眼及其心。若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起不善心及杀害心者,亦以金刚棒打其头。”

  • “尔时毗沙门孙哪吒,白佛言世尊:我为未来诸不善众生,降伏摄缚皆悉灭散故,亦护持国界故,说自心暴恶直言,惟顾世尊所许。我说佛言善哉善哉哪吒天王,汝为降伏一切国王大臣百寮杀凌者,亦法佛相违者。为降伏故恣汝意说真言曰:庵地舍那吠室罗二合、摩拿野摩贺罗惹野药迦洒二合地婆哆那谟婆俄缚帝摩多罗跋驼尔婆缚二合贺引。”

  •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

不空译经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梵语:Amoghavajra,705年-774年),汉传密宗的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汉传佛教的四大译师之一。不空翻译的经典如下:《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舍利塔咒)》、《佛顶尊胜陀罗尼》、《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顶经)》、《药师如来念诵仪轨》。当然还有《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此即为哪吒的出处。

道教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长子金吒,次木吒,帅三胎哪吒。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脚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帅时七日,即能战,杀九龙。老龙无奈何而哀帝,帅知之,截战于天门之下而龙死焉。不意时上帝坛,手搭如来弓箭,射死石记娘娘之子,而石记兴兵。帅取父坛降魔杵西战而戮之。父以石记为诸魔之领袖,怒其杀之以惹诸魔之兵也。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丝为筋、叶为衣而生之。授以法轮密旨,亲受木长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转斗;吓一声,天颓地塌;呵一气,金光罩世;砖一响,龙顺虎从;枪一拨,干旋坤转;绣球丢起,山崩海裂。故诸魔若牛魔王、狮子魔王、大象魔王、马头魔王、吞世界魔王、鬼子母魔王、九头魔王、多利魔王、番天魔王、五百夜叉、七十二火鸦,尽为所降,以至于击赤猴、降孽龙。盖魔有尽而帅之灵通广大、变化无穷。故灵山会上以为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即封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天帅元领袖,永镇天门也。

  • 文学作品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三太子,殷商末年陈塘关(今天津)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金吒、木吒的弟弟,是灵珠子投胎。商朝末期时生人。母亲怀孕三年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就用剑劈开,里面的婴儿正是哪吒三太子。后来仙人太乙真人收他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陈塘关旁的东海玩水,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起冲突,不但将其打死,还抽他的龙筋做为腰带要送给李靖,而哪吒三太子也在战斗中把石矶娘娘烧死。

龙王到陈塘关兴师问罪。李靖因怕麻烦,想杀死其子哪吒。哪吒愤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而后,哪吒以庙宇汲取人间香火,打算复活,却被其父李靖阻挠而失败,最后太乙真人只好用莲花与莲藕给哪吒造了一个新的肉体。复活后之哪吒对李靖之前的做法感到愤怒而希望复仇。李靖不敌,遇燃灯道人赠他按三十三天玲珑宝塔,并将哪吒困于该塔内,父子两人和好。

之后李靖与哪吒跟随姜太公,协助武王克殷。哪吒凭着高强的武功和法宝(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多次立下奇功。更因为其是莲花的化身,而不易受到世界或妖魔的各种毒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