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批发蔬菜市场在哪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如何成为北京蔬菜保供的)

菜篮子拎得稳,心里就踏实。

北京新发地批发蔬菜市场在哪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如何成为北京蔬菜保供的)(1)

本报记者 刘平摄

短短两天时间,让蔬菜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进京,上市量比日常增加6600吨,24小时供应,将飙升的蔬菜加权平均价拉低了22.5%,重回合理区间……在本轮疫情中,作为保障首都“菜篮子”八成供应量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北京蔬菜保供的“底气”。

菜从哪里来?蔬菜的品质怎么保障?如何凝聚起铁杆“商户圈”?怎么更好地服务市民……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新发地市场34年的积淀里。

一张覆盖全国的蔬菜保供网

惠农门、佳农门、裕农门、迎农门、大农门、强农门……新发地市场的大门各具特色,但名字中都离不开一个“农”字!

神农门内是东环路,4月底路两侧排满大货车的场景如今不见了,道路秩序井然。当时为了保供,市场将道路两侧辟为临时停车场,让更多满载蔬菜水果的车辆进场,为北京保供增加底气。

4月27日,新发地市场蔬菜日上市量达到2.58万吨,刷新了市场成立34年以来同期最高上市量纪录,而在两天前的4月25日,这个数字还只有1.92万吨。

6600吨菜从哪里来?新发地人心里有底气!底气来自30多年来的积淀。

北京新发地,就在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西侧,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地人精耕细作,埋头从事农业生产,沙地变良田。

1985年5月,北京市政府调整了蔬菜产销方针,放开了肉、禽、蛋、水产、蔬菜五种农副产品价格,打开城门,欢迎各地农产品进京。

15个人,筹集了15万元启动资金,用铁丝网圈了15亩地……1988年5月16日,白手起家的新发地市场开业了。

到了1994年,农产品供应商和采购商就发展到了3000多户,从此,在北京菜篮子保供格局中,新发地就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从北京众多农产品市场中脱颖而出,不得不提起2003年的那场“保供”。

一公斤1元的萝卜涨到了16元钱!那是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来势汹汹,当年4月,北京农产品价格狂涨。

新发地成立以来首场大规模保供之战就此打响:动员运销大户运菜进京、联系场地挂钩协议基地、降低市场管理费、借助行业协会组织会员运菜进京……多种举措下大批量农产品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到北京,仅30个小时就平息了市场波动。

稳定了市场、稳定了民心,为后续的保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市场鼓励我们自己建基地,保障货源的可控性,还带着我们去各地考察。”新发地市场西葫芦大王邢超杰说,这段时间他每天运进市场的西葫芦就有40多吨,有自有基地,调货有保证,从采摘到进场,12小时内就能搞定。

邢超杰是2015年开始谋划自建种植基地的,如今他仅在河北就有3000多亩的西葫芦地,源源不断地提供稳定货源。

新发地市场大规模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得益于我国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政策。

2017年,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带队到兰考考察,寻找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扶贫之间的结合点。这次考察,让他们发现这里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蜜瓜。

在新发地市场的牵头下,经营大户在兰考推广蜜瓜种植,500亩试验田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如今兰考蜜瓜种植面积已经稳定在2万亩。

在脱贫攻坚阶段,这种“企业抓两头,农民干中间”模式在不断地复制着,在涞源、林西、隰县、光山、青龙、阳高、和田、喀什、天镇、古浪……一个个“大王”带着当地农民实现了脱贫。截至2020年,新发地的扶贫区域共涉及19个省、78个县共80个种类的果蔬种植基地,总面积达96.6万亩。

“乌兰察布有4300亩,大同有1700亩,秦皇岛有1700亩,沧州有2200亩……”新发地玉米大王李忠跃数着自己的种植基地,他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上万亩种植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地,一年365天有稳定的货源,平均每天供应新发地市场6个货柜180多吨鲜食玉米。

去年12月3日,新发地与青海企业签约建设青海新发地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这个占地420亩的市场将打造一个青藏高原优质农产品走向北京乃至全国的“集结地”。

为了提高农产品供应的可控率,新发地已经先后在赤峰、大同、光山等地建设了16家分市场,充分发挥区域间农产品快速流通作用,构建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现各大分市场已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在关键时刻也能确保首都农产品供应不断档。在4月底的“保供战”中,赤峰、沧州、保定、兰考等分市场都积极组织货源进京,迅速补上了采购量突然大增给市场带来的短暂缺口,稳定了菜价。

34年,一步步走来,通过自建、协建、合作、产销对接发展起来300多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新发地已经织起一张覆盖全国的蔬菜保供网。正是这张强大的网,让新发地经受了重重考验:2020年8月15日,因疫情闭市2个月后部分复市当天,就有1000多车共1.3万吨果蔬进场,2021年1月7日极寒天气单日上市量增加了1500吨……首都的“菜篮子”,一直稳着呢!

一条从安全到品质的保供链

绿码、核酸检测阴性结果、37℃以下体温……新发地市场门口,竖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最大限度地将隐患拦在市场外。

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食品安全也容不得一丝马虎。

新发地市场裕农门内一幢小楼的北门,是市场许多商户都熟悉的地方——新发地市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新发地市场建立了严格准入制度,除了要求进场农产品必须具备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外,还每天抽检3000例左右的农产品。

一位商户拎着一袋蔬菜来到检测中心的送样窗口,扫码,输入信息,送检,领取每种蔬菜的二维码。

检测室内,只见检测台上摆着一排插好试纸的农残仪,工作人员分别取样,装进试管,注入洗脱液,浸泡后再滴入农残仪的试纸上,扣好盖子,就可以等待出结果了。

这个检测中心建于2000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新发地越来越认识到,打铁还要自身硬!

张玉玺专门带队去香港取经,学习了快速酶检测法,回来后就建起了检测中心。

当时在许多商户眼里,新发地有些“小题大做”,不仅每天抽样检测,对农残超标的蔬菜,除了禁止在市场内销售外,还要给蔬菜产地政府主管部门去函,请政府主管部门对属地蔬菜生产进行监督和指导。

“万一超标,里子面子都没了!”一位在市场经营多年的商户说,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严格管理,让商户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北京是个农产品输入型城市,保障食品安全是保供基础,让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更丰富多样,为首都菜篮子“锦上添花”。

2020年12月16日,穿过半个地球,智利车厘子漂洋过海来到北京新发地市场。智利驻华大使馆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共同举办了首船智利海运车厘子“开柜仪式”。2020年至2021年车厘子季,有50万吨智利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智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娜塔说,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智利车厘子进口国,他们很看好新发地市场的“带货”能力。

每年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副产品尤其是水果会进入新发地市场,光水果就有200多种,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随着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加大而不断地增加。

以前新发地的商户都是通过第三方平台使用航空物流服务,成本较高,而随着大兴国际机场的启动,新发地与南航物流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为商户们搭建好平台,提供优质、系统、高效的航空物流服务,助力他们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引进中国,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好地保障首都农产品的供应。

2020年10月10日,刚刚全面复市一个月的新发地市场,就举办了陕西铜川·印台苹果(北京)推介会。曾被选为国宴用果的印台苹果,外形鲜红,口感甜、香、脆,俘获了众多商户的味蕾,当天现场就签订了7700万元的大单,1.1万吨优质印台苹果陆续被端进北京市民的果盘子。

“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就在您的手上!”2021年5月15日,新发地特意设立营销专区迎接来自屈原故乡的秭归春橙,每天有上百吨秭归春橙进京,让这些48小时前还在枝头的橙子丰富北京市民的果盘子。

隰县玉露香梨、将军红脐橙、兰考蜜瓜、南丰蜜橘、长丰草莓、易县牛岗苹果、高油酸花生油、宜昌夷陵红橘子……新发地市场一直通过农产品推介会、农产品销售专区等形式打造各地优质农产品进京的大平台,多年来为北京市带来了多种优质果蔬,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为北京市民寻找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实现了从“走进新发地,吃遍全中国”,到“走进新发地,吃遍全世界”。

一帮铁杆商户“朋友圈”

在新发地市场,除夕有一景儿,成百上千的人站在冷风里,一人捧着一碗刚出锅还冒着热乎气儿的饺子。

一个数字能帮助您想象那样的场景——10吨饺子。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每年春节商户们都自发地留守市场保供,有着34年传统的除夕煮饺子活动跟着增量,从以前准备4吨饺子到这两年得准备10吨饺子。

新发地煮除夕饺子的传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那时候春节期间就开始有部分商户留守市场做生意,当时周边的餐饮企业并不发达,更没有那么多春节期间继续营业的。

“一年忙到头,除夕夜怎么着也得让商户们吃上饺子!”市场就组织本村的工作人员包饺子,煮好后骑着三轮车给留守的商户送。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发地市场在春节保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留守的商户也越来越多,包饺子是包不过来了,变成了购买速冻饺子,可商户们还是就认这份情!

“这碗饺子我吃了10多年,成了一种念想,和商户们在这个大家庭里一起吃饺子,心里也是暖烘烘的!”新发地茄子大王李军说,虽然每年除夕他都会带着手下一帮员工去吃大餐,但这碗饺子必不可少。

在上世纪90年代,新发地市场曾经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位在新发地经营多年的商户突然得了病,市场的三位领导凑了8000元钱,为他垫付了医药费,但最终这位商户仍因医治无效不幸去世。没想到两年后,这位商户的妻子找到市场,不仅送还了8000元现金,还带来了很多朋友、老乡来新发地市场做生意。

理赔保险、处理疑难纠纷、为商户做担保、突发疾病垫款……不少商户在急难之时得到了市场的帮助,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许多商户把生意、生活都牢牢地扎根在新发地。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培育出年交易额上亿的大户上百家,以及众多的单品经营大王、经营百强。

极寒天气下,市场会提前筹措上千条棉被,帮助商户们保护农产品免受低温冻害;夏日炎炎,市场会引进制冰厂,帮助商户们给农产品降温保鲜;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市场会协调有关部门设置核酸检测点位,方便商户核酸检测;因疫情防控进京车辆堵车,市场会组织应急小分队到检查站“接”菜;为了配合商户经营时间,市场会增设疫苗接种夜场;面对“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向钱葱”的价格波动,市场会支持商户组建种植者联盟,最大限度地保供应、平菜价。

“市场好了,商户才能好!”商户们也都把市场当成自己的家,这才有了2021年河南郑州洪水,一声招呼,商户们一天捐赠150吨物资驰援的义举,也才有了本轮疫情中,明知道需求量暴增很快会随着市民理性回归过去,仍是响应号召多方筹集货源稳住市场大盘,稳定人心。34年,市场筑起了铁杆的商户“朋友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托稳首都“菜篮子”。

一座联通到市民身边的电商桥

如何把蔬菜水果装进各家各户的小菜篮子、小果盘子,市场持续发力。

在疫情保供期间,75辆新发地韵达快车增加了分销往返频次,帮助出现运输困难的二级市场和零售市场运送蔬菜水果,让蔬菜、水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从一级批发市场到二级批发市场的流动。

目前市场面向社区的81辆蔬菜直通车和56家便民直营菜店也加大货量,并延长服务时间,增强社区化服务,稳定居民的消费信心。比如这轮疫情,针对朝阳区的封控小区,新发地市场就安排了10辆直通车,从4月26日开始向这些封控小区配送蔬菜大礼包,包括土豆、洋葱、生菜、豇豆、茼蒿、芹菜等8个品种,售价仅35元,打通了物资进入封控小区的“最后100米”。

在传统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菜店(直通车)、市民手中的蔬菜水果分销模式之外,新发地市场也开始插上电商的翅膀。

每天下午1点半,90后“白领”刘丽明就习惯地打开抖音,点开新发地直播间,先扫看一下上架的水果。“有超值秒杀的,有很紧俏的,我喜欢的一款西瓜,真是得抢,一上架三五分钟就抢光了。”刘丽明说。

新发地市场是2020年底开始尝试直播带货的,日销售额很快就冲上了20万元,与新发地市场50多家商户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

“依托新发地市场完整的供应链,基本上实现当天下单第二天早晨配送最新鲜的水果,让广大市民吃到流通环节最少的水果。”新发地市场直播基地总经理刘红伟说,这种模式也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很快原本安于一隅的一个小小直播间,已经不能满足商户的需求。2021年10月10日,占地5000平方米的新发地市场直播基地正式启用,把直播带货玩出了规模。

“现在每天的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元,固定的合作商户有200多家,在我们的直播基地带动下,不少商户也租用直播间自己搞起了带货,极大地拓宽了销售渠道。”刘红伟说,“此前我们直播主要集中在水果上,下一步我们计划推出深加工蔬菜。为蔬菜销售探索新模式,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买遍’新发地。”

专家观点

不断提升区域联动民生应急保障能力

北京是一个特大型城市,也是一个内陆型和消费型城市,这决定了北京的生活必需品以输入型作为城市保障的基本形态。

新冠疫情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区域联动需要引起重视,如今城市运转所需要的物资特别是蔬菜这类生活必需品的保障,是一个刚性需求,这就需要去思考如何加强和其他区域之间的联动,提高自身的保障能力。北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整个生活必需品流通体系的节点,过去是自发形成,如今仍需要对这种自发形成的重要的流通设施的节点进行布局再优化,避免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影响整个城市系统的运行。这对于流通体系的再塑造再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升民生应急保障能力,要保持一定的市场联动,加大跨区域的大空间尺度的协同,流通企业在网点布局、运输配送等方面要有相应的服务能力,政府应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夯实应急保障能力。不过从长期的角度讲,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市场的规律和机制去解决。

(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申金升)

(原标题:托稳首都“菜篮子”)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 孙颖 刘平

流程编辑 U003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