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向前看(邓小平向前看)

邓小平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为我党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被公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领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的行动指南他的领导思想由众多方面综合建构成一体“向前看”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决策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邓小平向前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邓小平向前看(邓小平向前看)

邓小平向前看

邓小平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为我党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被公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领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的行动指南。他的领导思想由众多方面综合建构成一体。“向前看”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决策方法之一。

“向前看 ”思想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看问题定策略的方法。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就常常提到看问题要“看远一点”。解放战争进入到1947年,刘邓大军中少数同志对战争产生悲观情绪,对此,身为政委的邓小平反复耐心地开导指战员们说:“看形势要如高屋建瓴,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1949年底,我军进军大西南时,邓小平指出:“要取得胜利,我们不仅要坚定勇敢,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家的思想向前看,这样才能有智慧、有策略、有方法。”(引自1988年7月28日《人民日报》)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批评一些同志没有看到统战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时说:“不重视团结民主人士、民主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民,没有远大眼光。”(《邓小平文选》1938——1962年,第175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邓小平更是反复强调向前看。在1978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还告诫各级领导同志:“现在我们不想远一点,看远一点,不从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出正确结论,好多问题就下不了决心,处理不下去。”他的“向前看”思想散见于他的大部分文章中,这里辑录部分论述 ,以起滴露折光、一叶知秋之效。“向前看”作为一种决策思路贯穿于邓小平领导实践的各个领域和方面,贯穿于他的整个领导实践活动中,象一根金线将他一生中杰出的决策活动串联起来。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趋势。现在作为过去演化而来的结果,又向未来发展而去,未来是现在的逻辑展开,是可以预见的。邓小平“向前看”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在领导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中国化、实践化、具体化。它强调,我们在分析情况、处理问题时,要立足现在,又要看到未来变化发展的远景。这样,看问题、作决策才有明确的方向。显然,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邓小平“向前看”这种分析问题、进行决策的方法的本质所在。邓小平用通俗精练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作为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方法。但是,邓小平并非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而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使“向前看”思想方法、决策方法更具现代色彩。循着邓小平的思路,我们可以体会到“向前看”的方法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就是把客观“实事(或现在)看成一连串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通过把握现在这个“环节”和由此“求”出的“是”来预见未来,在此基础上,又反向思考未来的状况在现实中的“映射”和影响(未来是现在的逻辑展开,已隐寓在现在中),以便更好地认识现在,从中了解现在这个“环节”的各种发展趋势。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8页)也就是说,“向前看”看到了未来这一更高形态,从未来的角度观察现在,对现在就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就能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

第二层次就是进一步通过现在和未来这两个“环节”的内在必然性的联系,潜在的“客观存在”与现实的客观存在,在观察者、决策者头脑中形成整体,达到两点成线,互为贯通。这样,决策者就可以在决策中,用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现实问题(即现在)进行弹性指导、弹性调整,即立足于现在,而着眼于未来,用未来量度和组织现在,从而使环节 ”之间的过渡始终处于最佳选择中。在这种方法指导下,对待现实问题就超脱了“实事”的局限,摆脱了 现实的困扰。制定的政策、措施、办法,就具有了超前性、连续性、稳定性,工作便不再是对现实情况的被动反应,而是高屋建瓴、“驾驭”现实了。正是这样“向前看”“看远一点,人们考虑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才能下决心,才能处理下去,遇到疑难杂症才能“从死胡同里找个出路”。这就是邓小平“向前看”方法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核心的由此及彼,又由彼及此的双向思维方式和决策方法。它立足于“实事”,又超越“实事”,因而就站得高,看得远,立得正,进得稳。

邓小平以理论家的头脑科学地概括出“向前看”的思想方法、决策方法,并以实干家的精神身体力行之。可以说,邓小平的一生就是对“向前看”决策方法的最好注脚。如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审视国际风云,预见到20世纪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甚至可以避免,世界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综合国力的竞赛更趋紧张。邓小平用这个正确判断指导工作,号召全国人民“横下一条心”,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并进行战略大调整,裁军100万,节省有限军费以便改善装备,同时支援经济建设。正是这种看得远的反馈指导,充分地利用和平环境,暂时地“放松”绷紧的神经,后来,经济发展了,军力也提高了。这无疑是“向前看”的结果。众所周知,也是在“向前看”的方法指导下,才有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富民政策,才有了“一国两制”的大胆构想,才有了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才有了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才有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事实证明,邓小平在他的生活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他的领导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与他深刻理解、一贯坚持、娴熟运用“向前看”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决策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邓小平“向前看”的思想方法不仅对制定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有指导作用,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同样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现实中存在这种现象:一些同志,包括少数领导干部,处理问题时虽然“从实际出发”却囿于实际,拓展不了新思路,走不出新路子,工作缺乏预见性、创造性、连续性,或者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者一手软、一手硬,一阵热、一阵冷;更有甚者,面对稍为复杂的局面,就不知所措,甚至误入歧途。目前,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旧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建立。对于我们,困难与优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这就要求我们全党上下,尤其是各级领 导干部要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掌握“向前看”的科学方法,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决策,善于决策,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来源:《决策与信息》

作者:何景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