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诗人的心情(山居秋暝-盛唐的落幕)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被罢相,时唐玄宗宠幸李林甫期,张九龄是盛唐期间执掌大权,且又是文坛巨匠,十分难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望月怀远》),张九龄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气度非凡,对于安禄山,李林甫,牛仙客之流,早有预见和判断(曾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只是玄宗后期倦于政事,意志消沉,不听张九龄的劝谏,在李林甫的谗言下,虽逐步削去张九龄的行政大权。
伴随着张九龄的失势,大唐的官场已经失去往日的政通人和;随之而来的是依附皇权的弄臣,把持朝权;对外不能抑制边患,对内排除异己;对帝国内部的巨大危机没有引起重视。官场的昏暗,让很多富有家国情怀的士人失去信心。王维便是其中的代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也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诗人将对美好的社会生活向往,寄托在于山水之间,通过山水隐居生活, 希望国家政通人和。只有平平凡凡的生活才是最真切的;朝堂尔虞我诈,结党营私,虽然控制不了,但也只能远离它。
在张九龄去世不久,安史乱起,玄宗仓皇入蜀时,忆起九龄平生之言,痛哭之余,唯有遣使祭奠故人而已。
王维生平: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开元十四年(726年),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之后再没有续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隐居于嵩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冬十月,随唐玄宗回长安;
之后历任:凉州河西节度幕、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库部员外郎、郎中、文部郎中、转给事中。
天宝十五载(756年),仍任给事中。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随之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被俘;
乾元元年(758年),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夏,转任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
王维的一生还是比较波折的,他的起起伏伏,和帝国的兴衰紧紧关联。王维看见了帝国最耀眼的荣光,也看到了帝国的江河日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