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写合同,总之是与文字有关的,如果写得不明不白,那么就会容易让人产生歧义,从而发起争执。有时候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地方停顿,或者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那么表达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

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1)

这种情况在古时候尤为常见,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姓张的富翁,他的妻子只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女儿长大之后就招来一个上门女婿。按照正常来说,张富翁应该是要将自己的钱财留给女儿和女婿的。

但是后来张富翁又娶了一个小妾,这个小妾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张一非。在张一非几岁的时候,张富翁突然病倒了,他也知道自己撑不过去,但是担心女婿为了分自己的财产而谋害自己的儿子,于是就叫女儿和女婿前来谈话。

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2)

张富翁对女婿说:小妾的儿子是没有资格继承财产的,我死后财产就是你们夫妇二人的了,但是你们必须要养活他们母子,不能让他们流落街头。说着拿出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夺。

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3)

这女婿也是先入为主,主动将这句话理解为: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夺。张富翁死后,女婿顺理成章继承家产。

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4)

不过后来张一非长大成人,带着母亲回来找姐夫要家产,结果双方争吵不断,甚至惊动了官府。恰好有一个巡视监察的官员经过,经过了解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之后,笑着说道:这张富翁也是有小聪明的人,他写下这句话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以及让儿子回来争家产。

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5)

这位官员说道:其实老样子的真正意思是“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夺。”虽然是同一句话,但是因为断句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最后官员将部分家产分判给了张一非。

由此可见,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有时候同一句话因为断句不一样,最终所表示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6)

我们再来看一副对联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对联就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这一看上去,这不是骂人的话吗?不仅叫人晦气,还走霉运且少财。

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7)

但是如果将句子重新断一下句,那么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这样断句: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这样读上去好像有不一样的含义。虽然是同样的句子,但是因为断句不同,结果完全不同,一种有咒骂的意思,一种有祝福的意思。

古文断句有用吗(趣说古代歧义文书)(8)

这就是文字语言的魅力,大家不要以为当作是故事听一下就算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就曾经吃过亏,有些不良的商家就会在合同上玩文字游戏,结果让人防不胜防。比如合同上的“定金”与“订金”是不一样,有时候就是一字之差就会让人吃大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