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糖渍番茄(还原记忆里的味道)

高温天气下,走进枫泾九丰的现代化智能蔬菜大棚,恍如置身清晨的海滩,为植物精心搭建的外遮阳和内遮阳天花板将阳光过滤得明亮而不灼热。

时下,九丰已提前为番茄秋播做准备,移除老藤、修整田垄、培育各品种番茄幼苗……

农业“魔法”

打破番茄产量天花板

据介绍,在长三角地区种番茄,按常规露天栽培方式是春节后育苗,清明移栽,7到8月产果,产果期1个月。而在普通大棚中可以实现秋播,即8到9月育苗,12月上旬定植,春节后第一茬果实上市,番茄可以持续供应到7月份。

日式糖渍番茄(还原记忆里的味道)(1)

在大棚模式下,经历一个冬天积淀的植株会在开春后迅猛生长,果实的口感、产量、产果期都大大优化。九丰的智能大棚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农业“黑魔法”:机械挖掘出高垄,利于番茄根系生长。用海沙与火山石混合成无土栽培基质,便于冲刷消毒。搭建超过2米的爬架,让番茄苗攀援而上,再配合成熟的精准施肥技术,让低矮的番茄藤长成蔚为壮观“番茄森林”,经冬不枯,单株番茄即可产出上万斤果实。

日式糖渍番茄(还原记忆里的味道)(2)

“通常番茄种植要避免轮作,甚至要避免辣椒、马铃薯等同科植物,以避免土传病害和土传虫害的影响。但在智能大棚里,我们搭建了舒适的生长环境,以生物和物理手段消除病虫害,加上‘春提前茬’和‘秋延迟茬’,可以实现同一块地种植番茄一年两种两收,守护了上海人的‘番茄自由’。”九丰现代智慧农业博览园负责人姚子斌介绍说。

当日采送

“海派”番茄低糖又沙瓤

目前枫泾九丰一期现代化智能大棚中各种番茄创造了3000万元的年产值,占总产值的1/3。番茄种植占据了60%的种植面积,单茬超过200亩,一年2熟,年种植面积在400至500亩。其中,大番茄3个品种,小番茄6到7个品种,有黄、青、红、黑、紫等颜色,兼具观赏性与食用性。

日式糖渍番茄(还原记忆里的味道)(3)

早在2020年,九丰与枫泾签约建设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之前,供应上海的蔬菜来自九丰的江苏响水基地。采摘、装箱加上4个多小时的车程,储运马铃薯、胡萝卜等块根蔬菜当然没问题,但在运送番茄时就不得不牺牲口感,挑选皮厚、耐放、耐压的品种并且在未成熟时就采摘下来。果实离开母体后,不能得到持续的营养供应,无法继续完成糖分累积,虽然经历长途运输后的番茄也会“捂”成红色,但风味始终“差一口气”。而枫泾基地建立之后,大大缩短了果实从大棚到市民餐桌的时间,可以实现上午采摘、下午送达。如此一来,番茄的耐储运性就不需要着重考虑,新鲜和口感成了挑选种植品种的首选因素。

甚至为了契合上海人的口感偏好,枫泾九丰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专门研发了几个“特供”品种,“糖分低、不能太酸也不能太甜,强调清香,沙瓤口感。”姚子斌如此总结“海派”番茄的特点。全熟采摘,当天送达,口味也是精心还原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来到上海两年多,枫泾九丰还有其他意外发现,那就是上海人对于绿叶菜的“执迷”程度——可以十天半月不吃番茄,但是绿叶菜必须日日有。而绿叶菜比番茄更为娇嫩,一摘下来就开始打蔫儿,放久一些就发黑,更需要日日新鲜送达。所以目前九丰还针对上海人的这一饮食习惯种植了150多亩。

突破边界

种菜也能“做学问”

日式糖渍番茄(还原记忆里的味道)(4)

在成为“种菜能手”的同时,也不甘于只是“种菜”,九丰也积极探索着产业带来的社会效益。一边保障着上海人的新鲜蔬菜供应,一边在环境保护方面,枫泾九丰也有着持续的积极行动:用红糖与豆粉发酵做肥料,杜绝化肥使用。收集雨水做浇灌水,减少对附近水资源的依赖。采用黄色黏板等物理手段防虫害,拒绝杀虫剂。用黑色地膜抑制杂草生长,杜绝除草剂。封闭的现代化智能大棚营造出一个稳定的农业小环境,避免农药化肥带来的污染,生态效应明显。

与此同时,枫泾九丰与上海市植物学会、上海市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等小型研学团队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基地对社会团体开放,可提供植物染色、种盆栽等一些实践体验。

目前枫泾九丰二期正在建设,计划全三期完成后,蔬菜生产占基地营收的60%,而作为研学基地的收入占据另外40%。

撰稿人 | 范黎平

编辑 | 程佳域

责编 | 刘家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