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上古历史(共工怒触不周山)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上古历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上古历史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列子·汤问》
这就是神话“女娲补天”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始版本,事实上这两个故事并无交集,而是东汉学者王充将“共工怒触不周山”作为了“女娲补天”的背景。
目前史学界对于上古记载,最为可信的是《尚书》。但碍于《尚书》存在今古之争,而且可信度最高的《清华简》并没有整理完全,所以本文只得采用周朝之后的记载。
说实话,其实是因为我根本看不懂《尚书》。《尚书》采取了夏商文,而文言文是从周文演变而来,《尚书》这个东西不是专业研究的基本看不懂,四个字“佶屈聱牙”。好在司马迁老师在《史记》中翻译了一遍,举个例子。
《尚书》原文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史记》翻译 尧曰:“谁可顺此事?
回到共工身上,在文字记载较少的上古历史中,共工本质上就是“共工氏”这个部落的首领,而共工氏是一个实打实的失败的造反专业户,一直在造反的路上,一直在失败但从不停息。
共工
共工氏一共打了三场败仗。
共工氏VS神农氏这一任的共工我们称之为共工一号。共工一号是祝融时期的人,祝融时期指的是祝融氏获得了炎帝之位(当时的统治者),而共工一号是那时候祝融的儿子,最后一任统治者“七任帝”。
这时候的共工还不是造反者,而是被造反的那个。共工一号被那时候的神农氏击败,七任帝的称号也就没了,然后带着部落远走他乡。把部落改名为“共工氏”。也可以说,这个七任帝就是共工氏部落的祖先。
神话传说中的夸父,就是这个共工一号的曾孙。
夸父
共工氏VS颛顼氏共工氏虽然被赶走了,但心里不服,于是过了不知道多久,到了黄帝时期,掌权的少昊氏衰弱,共工氏在共工二号的带领下,再度崛起。
本来颛顼氏和共工氏可以和平共存,可惜少昊氏衰败,大家又开始争夺帝位。颛顼是少昊指定的继承人,共工二号就不服,不服就得造反。
颛顼
在重黎氏的帮助下,颛顼打赢了共工二号,共工氏部落再次背井离乡,远走高飞。
这个重黎氏,本身是“重”和“黎”两个部落,而他们的先祖也是祝融氏。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共工氏不是祝融氏的后代吗?为啥会兄弟阋于墙?理由很简单,分家没分明白,闹掰了。
而正是这次战斗,衍生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想想老祖宗的想象力也是真的强。
共工氏VS帝喾这个事情其实共工三号也不算造反。帝喾是颛顼的继承人,继承了帝位。共工氏也没跑太远,都在黄河边上。黄河闹水灾,共工三号带领部落在东岸修大坝。要说共工治水有一套,东大坝啥事没有,西大坝垮了,水灾波及到了颛顼氏。
于是两家又打起来了。
此时,帝喾派出了一员将领,又叫重黎。没有错,就是祝融氏的那个重黎。这回重黎二号没打过共工,大败而归。帝喾非常人性的赐他一死,以正误国之罪。找了二号的弟弟吴回,继续担任火正祝融之官,继续攻打共工三号。
帝喾
某种意义上,这个吴回又叫重黎了。
吴回为了报仇(他觉得杀他哥哥的是共工三号,这个脑回路我也不太理解,这可能就是古人的忠勇之气吧),吴回使用了“本命技能”火攻,这回“火势凶猛”,共工氏彻底被夷族,共工这个名称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所以,神话故事到后面,演变成了火神祝融对战水神共工,共工没打过,怒触不周山。
祝融
这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背后的上古史记。
参考文献:《列子》,《史记》,《淮南子》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