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

姚晨扮演的苏明玉从第一集开始,就是家里三个孩子里父母管生不管养的那个。

但奈何中华民族光荣正确伟大的传统孝道告诉我们,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还有一条反驳不了的铁律是,死者为大。所以甭管老娘生前如何全方位地虐待你,你在火葬场的停车场里打电话,让披麻戴孝的一家子人等着……肯定是会被骂的。

也可能是被打,毕竟苏明成差点就动手了。

在这一集里,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物件,就是原本捧在大哥苏明哲手里、包着红布的骨灰盒。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1)

有图为证,这物件原本是大哥捧着的,这也合乎传统的丧礼习俗。

然而随着明成和明玉的口角几乎要演化为肢体冲突,上去劝架的明哲也顾不得讲究,一把将这物件放在了明玉车的车屁股上。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2)

此刻苏大成从送丧的车里望出去,场景是这样的——三个子女扭打成一团,全然没有人在乎一旁被遗忘的,他们仨老娘留在这世间唯一的痕迹。这就很有象征意味了。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3)

然而这远非高潮。浑然不知,却又在气头上的明玉,窜进车里二话不说点火发动,脚踩油门。这时候纵然大哥二哥和二嫂发现事情不对,也来不及叫停了。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4)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5)

这一摔,虽然并非苏明玉刻意为之,却极富表现力地代表了她与这个家族在心灵上的割裂,以及对于老娘带给她童年阴影的避之不及。当然,阴影是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散去的,在后面漫长的剧情中一直笼罩在她每一次歇斯底里的发作中。

我头一回看这集,看到骨灰盒被用作如此寓意深刻的象征时,不由得想起去年上线的一部,由卷福主演的,根据爱德华·圣奥宾半自传小说改编的5集英剧,《梅尔罗斯》(Melrose)。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6)

其中的第一集《坏消息》(Bad News)里,骨灰盒的演技也相当出彩!

简单交代一下故事背景。主人公帕特里克·梅尔罗斯和苏明玉一样,也有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是被他父亲强加了。但如果说苏明玉遭受的还只是精神层面的虐待,那帕特里克的创伤则来自精神和肉体双重层面……具体自己体会,不方便详细描述。

然而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一个越洋长途,一位叔叔极尽悲伤地告诉他,大卫·梅尔罗斯,也就是帕特里克的爸爸,在纽约去世了。

刚刚磕完药的帕特里克,几乎是强忍着狂喜和兴奋,才没有在电话那头笑出声来……

整个一集其实没有什么太硬的情节,就是讲了帕特里克从伦敦飞去纽约,取回他父亲骨灰的这一路上,见到的人,遭遇的事,以及那些让他永远不可能和童年创伤和解的记忆。

大卫·梅尔罗斯的骨灰盒登场的那场戏,非常抢镜。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7)

帕特里克好容易捧着这物件进了酒店房间,第一招——扔!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8)

第二招——砸!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9)

第三招——踢!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10)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11)

第四招——冲进马桶里!

都挺好苏明玉老袁后续(同样是童年阴影)(12)

最后一招,想要一了百了地扔出窗外去,却被结实的玻璃给反弹回来了……

这里要打一个广告,上海译文出版社买下了《梅尔罗斯》五部曲中文版的版权,而《坏消息》这一本的译者正是我。

所以,给大家摘录一些作者描写这个张力十足的场景时,用了什么张力十足的描述。

怎么做才能钻进这盒子里啊?只要钻进去,他就能把里面的骨灰全部倒腾出来,然后一股脑儿地倒进马桶里,灰飞烟灭。纽约的下水道,这是老爷子在天之灵最佳的长眠之地了,与患了白化病的野生动物和成吨成吨的粪便为伴。

他仔细检查着手里这只杉木盒子,摆出各种斜角来研究一番,想要找出一处开口来,哪怕是一根螺丝,能让他把这骨灰盒给撬开。但最后却发现,那几块薄薄的金板严丝合缝地跟底座贴合在一起,然后装进了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里。

这让他万般恼怒,伴随着万分沮丧,于是帕特里克双脚起跳跃起,踏着骨灰盒踩上踩下。这木质材料比他想象的要坚硬得多,即便经受了如此猛烈的袭击,居然没有开一条口子。现在叫客房服务,酒店能给送一把电锯上来吗?他之前看过菜单,上面应该是不提供这项服务。

要不就把骨灰盒扔出窗外去,眼瞧着它掉在人行道上摔得粉身碎骨?不好,就算砸死个把路人,盒子上估计连个瘪洞都不会留。

帕特里克使尽最后一点力气,冲着这坚不可摧的骨灰盒猛踢一脚,盒子贴着地板穿过了客厅,击中了一旁铁制的废纸篓,发出一声空洞的声响。终于,它也能休息了。

当然了,故事不可能在这一幕就结束了。事实上,一直到本书结尾,帕特里克把在酒吧勾搭完的女孩子抛弃在房间里,自己独自约了辆豪车奔机场而去之前的那一瞬间,骨灰盒又抢镜了。

具体情节,卖个关子,本书不出意外的话将在今年下半年面世。


大概没有什么愿意讨论这个虽然必须毕恭毕敬地捧着,但总也觉得晦气的物件。甭管是苏明玉还是帕特里克·梅尔罗斯,我想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别人童年遭受过怎样挥之不去的阴影。

所以,在妄图加以道德批评之时,也别自作聪明地“设身处地”。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