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与治疗)

1、 前列腺增生不是前列腺炎,不要搞混了。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与治疗)(1)

首先大家要明确的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很多朋友会把这两种疾病混淆。

前列腺炎的主要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下,以20-40之间的青壮年为主;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

虽然在老年男性中,有时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会同时发生,但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该还是前列腺增生,而不是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的症状比较多变,尿频、尿急、尿不尽感、会阴部不适、阴囊潮湿、睾丸坠胀不适等,都可能会有,只是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会略有不同。

前列腺增生,是每一个正常男性必然要经历的一种疾病,区别仅仅是轻重的问题。

有一种男性不会得前列腺增生这种疾病,就是古代的太监,因为将睾丸切除了,雄激素分泌明显不足,所以不会引发前列腺增生这种疾病。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与治疗)(2)

这是因为,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有功能的睾丸,也就是可以正常分泌雄激素;另一个就是高龄,达到一定年龄。

所以,如果在50岁以上,如果出现相关的排尿不畅等症状,就不要再纠结于是不是前列腺炎了,这时应该考虑前列腺增生的问题,不能抓错了重点。

2、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和表现。

前列腺增生最典型的症状是:进行性排尿困难。

也就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排尿困难。

在前列腺增生开始发病时,最先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尿频,也就是排尿次数的增加。

正常人白天排尿4-5次,夜间0-1次。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与治疗)(3)

如果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比如尿路感染、过多饮水等情况下,排尿次数逐渐开始增多,则提示前列腺增生已经开始了。

随着症状的进展,慢慢地会出现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的距离越来越近;再严重一点,出现排尿时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尿得出来,尿线不仅仅变细,还渐渐开始不成线,表现为滴滴答答,淋漓不尽。排尿感觉尿不完,感觉肚子里总是还有尿,没尿干净。夜间起来排尿次数越来越多,达到4-5次,重者甚至将近10余次,夜间基本得不到良好的休息。

随着前列腺增生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就会出现排尿不能,也就是尿不出来了,临床上称之为尿潴留。这时就需要留置导尿管,也就是要从尿道口插一根导尿管进去,一直到膀胱,把膀胱里无法排出的尿液通过导尿管引流出来。

由于长期的排尿困难,膀胱功能会发生损伤,收缩和排尿能力也会下降,可能诱发OAB的症状;由于尿液的长期排不净,尿液里面沉渣越来越多,越来越脏,还可能伴发膀胱结石的产生和尿路感染的发生。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与治疗)(4)

由于膀胱排尿压力的增加,又可能引发尿路的积水和肾功能的损伤。

3、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对于不同阶段的前列腺增生,采取的治疗措施也不相同。

在出现尿频,特别是夜尿次数增加时,比如,在没有睡前过多饮水的情况下,夜尿次数如果超过2次,就要开始药物治疗,避免或者延缓前列腺增生进展到更重的阶段。

常用的西药有两种,一种是减少排尿阻力的药物,一种是延缓前列腺长大的药物,前者起效比较快,一般1-2天左右可以起效;后者起效比较慢,一般3月左右起效,并且需要长期服用。

在开始药物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维持比较好的效果;但也有少数患者即便在吃药的情况下,症状也会进一步加重。对于这部分患者,如果身体状态较好,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身体状态不够好,无法耐受手术,则可能需要长期的留置导尿,导致生活质量的大幅度下降。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与治疗)(5)

4、 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式。

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已经非常成熟,一般来说在常规的二级医院都可以开展。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都属于微创手术,从尿道口置入前列腺电切镜,应用不同的能量平台,就可以进行前列腺的电切、剜除或者激光汽化。

手术为什么会有用呢?

这是因为尿道从前列腺中间穿过,当前列腺增生,也就是体积增大时,增大的腺体就会把中间通过的尿道渐渐压扁,从而引发前列腺增生的各种症状,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排尿困难。手术就是把引起压迫的前列腺腺体组织,通过上述的各种能量平台进行切除,使排尿的通道重新变得宽敞。

举个例子来说,前列腺就像一个鸡蛋,蛋白部分是前列腺的外膜,蛋黄部分就是增生的腺体,尿道是从蛋黄中穿过的,前列腺增生的手术就是把蛋黄切除,仅仅把蛋白保留下来。

现在前列腺手术后基本在一周左右就可以基本恢复,在术后一月左右,基本就可以接近正常的状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