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遇见贤德之人(有情有义有人生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遇见贤德之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论语遇见贤德之人(有情有义有人生1-6)

论语遇见贤德之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则”的基本义是规范、准则。用为动词,表示以……为准则、为标准。用作连词,表示时间上的相承或因果联系,也表转折,又在两个相同的词之间表让步。用作副词,用于表示肯定的判断。“入则孝”就是“入,以孝为准则”,而“则以学文”中的“则”是虚词,表示然后。

夫子说:“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尊重年长者。言行谨慎,注重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我们先来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句话。

“弟子”有四种理解,一就是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也就是跟着老师学习的人,称为弟子;二呢,年纪较小和为人子的人;三指年轻人;四指歌妓。《演繁露》卷六:“开元二年,玄宗……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至今谓优女为弟子。”元代亦用以指妓女。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俺那员外近来养着一个弟子,唤做刘行首。”这里指年纪较小和为人子的人。

“入”的本义是进来,进去。《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入,内也。”

“孝”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型上看,是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

“入则孝”,这里,孔子告诫弟子要“入,以孝为准则。”孔子说;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父母都要细心呵护,直到三年,年幼的生命才能离开父母之怀,自己安稳地独自行走。如果没有父母的悉心关爱,一个幼小的生命是无法生存于世的。“孝”是对父母的回报,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有可能对待和父母同辈份或者年龄相当的人好!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他如何能尊重他人呢?这一点,理解最为到位的就是有子,他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篇》)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

“弟子入则孝”,一个家庭父子有亲,也就是父慈子孝,那么这一家人就会相亲相爱,家庭才是真的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温馨港湾!

至于说如何才能做到“孝”,《论语》会在《论语・为政篇》《论语・里仁篇》《论语・尧曰篇》一一介绍的。“孝”,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在家中,为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满足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父母安排的活儿要及时做好,让父母心安;最好的孝,就是自己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这是尽孝的最高要求。

“出”的本义是长出。《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出”就是里面到外面。我们看,这个“出”,既可以理解成“从父母房间中出来”;也可以理解成出外做事或者出外求学。

“弟”,同“悌”,“悌”的本义是尊重兄长。“悌”是对兄长而言。广义的来说,对一切的长辈、年长者,都要恭敬。

“出则悌”,就是说孔子在弟子“出”的时候,有一个做人的准则,那就是以“悌”为准则,做人做事要行悌道,这是孝心的延伸。

这里,我们看,孔子怎么教导弟子的?“悌”本是家庭中弟对兄的行为,弟弟在家要尊敬哥哥。一个人如果连自己一奶同胞的哥哥都不尊重,他怎么可能敬重其他人呢?在家需要“悌”,出门了也需要“悌”,孔子将“悌”从家中推广到家外,从本家族推广到社会中,这是大智慧。试想一下,你看到谁,都十分傲气,谁会愿意和你一起共事啊?

我们接着来看,子曰“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

“谨”的本义为谨慎,小心;引申为郑重地,恭敬地等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谨,慎也。”

“谨”就是做人做事,都需要谨慎行事,这样做事的成功率就会高一些。孔子对于行事冒失的子路是不赞成的,他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述而篇》)孔子说;一个敢于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舍弃船只凭借双脚渡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不赞许,我是不与这样有勇无谋,冒险行事的人一道共事的。孔子和什么样的共事呢,他说“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说;我要找的必须是遇事谨慎,心存畏惧,善于谋划而最后能成就大事的人。

其实,孔子的弟子曾子是最讲究谨慎的,他一言一行都合乎礼法的规定,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篇》)按照这样的理解,“谨”可以指生活有规律,作风严谨,如此来看,“谨”是对自己的一种态度。

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后人称“诸葛一生唯谨慎”。因为他用兵谨慎、处世谨慎,诸葛亮的人生被深深打上了“谨慎”的烙印。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屡走险棋:“草船借箭”,他赌的是曹操不出兵追击;“借东风”,他赌的是周瑜的人马晚来一步;“空城计”,他赌的是司马懿不会用一支军马试探性的攻城……

下面我们再来看“信”。“ 信”就是说话算话,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就要诚信。

“谨而信”,就是用“谨”态度对待自己、对待做人,对待做事,“信”也是如此,自己先诚信,你才能赢得更多人的信任。“谨而信,”一个人严谨办事是因,结果自然是得到了信用。这么说的话,“谨而信”就是自己约束自己!一个能严格约束自己的人,就是“谨”。只有 “谨”的人,才有可能是最讲“信”的人。

我们看“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

“泛”的本义是漂浮。这里用作副词,广泛,普遍的意思。“泛爱”就是博爱的意思。

“爱”的本义是亲爱;喜爱。《尔雅》给出的解释是:“惠,爱也。”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这就是“爱”;无差别的爱就是“泛爱”,无论这个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如此的,没有任何分别心的,对天下所有的人都要一视同仁,保持着友爱的态度。这说起来容易,但生活中想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的。“泛爱众”也就是把孝悌之爱推广到天下人身上。孔子这里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有爱心,博爱众人,让天下都处于一个有爱的世界之中。

“亲”的本意为感情深厚,关系密切。《说文》将“亲”解释为“至也。”

儒家讲“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篇》)

“爱”和“亲”不是一个层次的情感。对于“众”,你要广泛地、无条件的关爱;相应地,你关爱他人了,才能将心换心,得到他人的关爱。爱是相互传递的,是双向的,只奢求别人的爱,而自己不愿意付出,这样得到的爱也不会长久,或者说你丝毫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关爱。

为什么“亲仁”呢?亲近仁者的目的是要以他们为榜样,择善而从。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看到贤者,我们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人,我们就要自己反省,我身上有没有他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最后来看,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

“行”的本义是道路。《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行,道也。”这里是躬行实践的意思。“行”的内容,结合上下文来看,就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道德类的科目,你都做好了,你还想继续提升自己,那就需要学“文”。

孔子的四教,是“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篇》)这里的“文”指《诗经》、《书经》、《礼记》、《乐经》、《易经》、《春秋》。《乐经》到汉朝时散佚了。“文”也可以指古代的典章制度和书籍。古人讲“文以发其蒙。”如何能让我们从蒙昧走向文明啊?那就得用“文”,靠经典来让人知道什么是是非、善恶、邪正。以文化人,用经典让一个人在德行好的基础上,还有文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这个道理。

自夏商以来,便有了“庠、序”的记载(就是学校。)“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学”本身有校正的意思,“校”就是校正。孔子办教育,坚持“文行忠信”四教,也就是教人养正的意思。其实,一个人要想成为圣贤,学习、提升是没有什么先后顺序的。结合本章句《论语》,如果一个人先在道德修养上下功夫,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如果能以文化人,进入圣贤的境界,也未尝不可!这与佛教所谓的修行八万四千法门的道理是一样的,采取顿悟或者渐悟,只要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都是可以的。圣人没有执着的,执着的都是我们这些没有成就圣贤的人。

清朝的李毓秀根据本章句《论语》,写下了著名的《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用一个字来说,就是“德”。“有德有才”,这样的人才是相当难遇的;“有德无才”,这部分人员需要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才无德”,是坚决不能用。一个有道德的人,再学习一些服务社会的本领,这样的人,将来会利益更多的人。如果一个人德行没修好,做了官,一心想着利用官位为自己谋利益,这样的人,就成了无德有才,这样的人只能是祸害百姓。

不过,对于现在一些学校的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分数,我是不赞同的。这么说的话,学校,成了一个灌输知识的场所,失去了养正这一核心的问题,也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最让人无语的是,一些教师,开办的各种科目的辅导班,在学校教得少些,在辅导班,则全力以赴,这是最令人担心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