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区基本情况(解密南昌高新区进位赶超全国高新区第24位的背后)

南昌高新区基本情况(解密南昌高新区进位赶超全国高新区第24位的背后)(1)

近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南昌高新区名列全国高新区第24位,成为江西省唯一进入全国排名前24位的高新区。2月23日,南昌高新区举办了进位赶超全国24位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此次评价结果。

南昌高新区基本情况(解密南昌高新区进位赶超全国高新区第24位的背后)(2)

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前进在会上作新闻发布,经发局、科创局主要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本次排名体系中,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新增了新动能、生态环保、产城融合、包容性发展、内外双循环、突出研发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指标,代表着南昌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在这些评价体系中,高新区“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优势明显,超越西安、南京、郑州等排名前20位的高新区;“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实现较大突破,超越济南、珠海、天津等排名前20位的高新区。在总体排名较2020年超越石家庄、大连和佛山高新区。

南昌高新区能够进位赶超七年连升,站稳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梯队,其因素是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经济实力。尽管去年有着疫情、经济下行等各类不利条件,南昌高新区以行动为表率,聚焦产业发展,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引进、项目支持等方面,不断为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打通企业发展的“堵点”,疏通企业生存的“血脉”,帮助企业过难关,促发展。2021年,全区实现了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企业总数达到2.4万家;签约项目数突破120个,投资总额约1000亿元;11家企业营收破百亿,较去年新增3家。华维设计成为北交所全国首批、全省首家上市公司。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科技实力。去年,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入库704家,同比增长近40%,占全省8.4%,占全市近3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8家,占全省12%、全市36%;建设了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南昌高新技术协同创新院、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研发机构,推进了华勤图灵研究院、龙旗研究院、天珑研究院、江铜研究院等龙头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新认定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1个;27项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6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占全省40%;近300个项目获国家、省、市计划立项,获得资金约6000万元;发明专利授权数位居全省前列,同比增长68.46%。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33%;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占全省20%,全市40%,,23人入选省级、市级人才计划。

“风景这边独好”的产业实力。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南昌高新区有“5度”。2021南昌飞行大会吸引了15万观众到场观摩,为航空产业打响“知名度”。百亿江铜产融公司项目从对接到落地仅用7天,以服务彰显“高新速度”。引进了迪安诊断等全国医学检测机构前10中的6家企业,形成了全省实力最强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塑造了“高新集聚度”。打造了以泰豪、众灿、博微、思创等为代表的软件服务、信息安全、流量经济领域的数字产品服务及技术应用的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占全市的60%的“高新广度”。“一产一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细致入微地解决企业难题助推企业成长,挖掘出服务企业的“高新深度”。

据了解,2021年,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营收1302.2亿元,同比增长31.5%;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整机出货量达1.2亿部;LED产业形成了从设备、材料、芯片、封装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生态链,营收120亿元,同比增长20.5%。航空制造产业营收186.2亿元,同比增长30.7%;引进约30个项目,实现整机到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双向扩张。医药健康产业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7.6%;新材料产业营收1180.4亿元,同比增长28%;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实现营收320亿元,同比增长15%。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创新实力。南昌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大力度在创新创业方面发展,去年,高新区加快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32家,大力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鼓励创新创业活动,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试点单位,同时也入选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培育机构。成立江西省知识产权金融联盟,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2021年,高新区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实现两位数增长,华维设计成为全省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新注册企业数、登记入信息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均实现超过30%的大幅增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实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让南昌高新区在“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一级指标单项排名晋位明显,同比提升15位。从业人员中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占比优势突出,在全国高新区排位达到12位,位列第一方阵。营业收入中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占比稳步提升,在全国高新区排位比2020年提升5位。

成绩在于过去,未来还在创造。如何继续进位赶超,当好全省开发区的“龙头”?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宽源给出了答案:“高新区制定了《南昌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蝶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将以此为指导,加快推进南昌高新区发展全面转型,着力构建园区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功能、企业服务、作风效能五个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蝶变”。力争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园区总收入力争达到10000亿元;主导营业收入达到7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

科技创新局局长黎晓亮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南昌高新区将强化先进园区对标找差,综合研判领先指标、持平指标和落后指标,挖掘下一步重点提升的指标进行针对性攻坚赶超;制定争先进位行动计划,明确争先进位重点工作方向、重点提升指标等,强化工作设计和责任层层分解,为“争先进位”挺进全国20强提供工作指引。

下一步,南昌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枢纽四中心”目标任务,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抓住国家创新体系战略性重构的重大机遇,对标国内外一流园区,以“自信、发奋、齐心”的精神状态,在“三年蝶变”新征程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朝着“挺进全国二十强,打造万亿高新区”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南昌实现“两个大幅提升”和“六个尽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