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

沈阳昭陵——北陵,在沈阳 ,提起北陵,差不多是尽人皆知的地方,但是, 提起昭陵,反倒是容易囧住,真的,原因是,北陵,大至巨幅售楼广告,小至公交车票,在当地被叫习惯了,昭陵,这名称反倒是有些生疏,现如今,北陵已然是 沈阳 最大的一个森林公园,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

民国期间的昭陵明信片——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至顺治八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昭陵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昭陵全陵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 石狮 、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中部,从正红门到 方城 ,包括华表、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后部,是 方城 、月牙城和宝城,也是陵寝的主体。说句实话,早些年来到 沈阳 ,公园里有一个“陵里饭店”,每当和朋友在饭店里面吃饭时,胃里不由自主地会有一种翻江倒海的感觉,总是觉得陵墓等同于坟墓,怎么能够在陵墓里吃饭呢?时过境迁,不知不觉间也就习以为常了。

——历史的记录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

晚清——民国初期的绘画

从这幅绘画上能看出1910——1930年代的 沈阳 ,画家的视角显然是自西向东俯视(左-北,右-南,上-东,下-西),西边铁路车站,为 日本 人1910年所建——奉天驿( 沈阳 站),东边河流北岸的小山,为女真开国帝王努尔哈赤的陵寝——福陵,中间的 方城 为盛京老城,能够看出“井”字街道,故宫当然在老城中了,东、西、南、北各有两个城门,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计八个城门(实际应该是九个,北边三个,保留了中间一个明朝城门,要不然,盛京长官为何叫九门提督呢,呵呵),外面的圆形城廓历历在目,东、西、南、北各也是有两个城门,分别称为:大东边门、小东边门,大南边门、小南边门...城外,尽可以看见在城廓附近东塔、南塔、西塔、北塔,镇守四方,浑河,自东边 抚顺 萨尔浒(满语,树木茂密之意)流向 沈阳 ,到今天的沈抚立交桥一带,主流绕 沈阳 城南而过,支流则绕城北而流,支流旁支又穿城而过,几股河流绕过 沈阳 后,又在下游重新汇聚到一起,其实,今天的南运河、北运河就是两条支流故道,只不过,上游 抚顺 修建大伙房水库,水流今非昔比,可以想象,建造明朝沈州城和清朝盛京城的时候,南北浑河还可以作为城市的天然屏障,在上游大伙房(满语)水库截流之前, 沈阳 方形广场就是浑河船运码头,其实,据记载,解放前的运粮船自 营口 可以直达 沈阳 码头,可见当时的浑河水面还是很壮阔的,现今的浑河,多次改道,水流越来越小,在冬天,已然见不到多少水来,以至于不得不在上游将浑江之水调注浑河,以解城市用水之急,据说,北朝贤很是不满意,毕竟浑江下游是中朝界河 鸭绿江 (满语, ),有些扯远了,呵呵。在城市的北面,那一抹绿色,就是北陵,不得不说的是,在城市建设中,周边的建筑不断地在蚕食北陵的绿地,这张图能见到的黄色旷野,几十年间,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其实,第一张图片中你所能见到的楼宇占用的都是北陵的绿地)...自古以来,河之北,为阳,浑河,又名沈水,盛京,故名 沈阳 ,沈阳 流域的浑河,不知不觉地,在城市建设中成为了城市的内河。还有,老城的西部地区,是 日本 人的南满铁路租借地,它以国际大马路(今天的 和平 大街)为界,原始地图在马路湾的一家书店的一楼老照片展出区还能看得见,有一位研究历史的老者告诉我,当初 日本 人占领 东北 时,对 哈尔滨 、 长春 、 沈阳 的火车站站前区域进行了总体规划,街道的形制分别是:“大”、“日”、“本”,是不是这样?我没有查到这方面的史料,不过,日、俄争夺南满铁路、 中东 铁路倒是真的。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

在这张同一时代的写生图上,能够看出北陵的建制,当然,一目了然 东北 大学(张学良所建)和北塔(皇太极所建)的位置,其实,皇太极还没有建成北塔,就过世了,最后,他被安葬在相距不远的北陵——昭陵,不远处 沈阳 的北大营,想必你也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风云往事...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

这就是传说中的北运河,只不过,河水早已无法与截留之前的民国时期相比,当然,更无法与1643年代(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相比,因为那时这里常常发生洪水。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

你所看到的北陵公园平面图,历史上,可没有这些游乐设施,皇家园林有的只是树木、河流和陵寝。历史上,这里的水系与浑河是相通的。而且,洪水季节,前来祭祀的大臣因为一场大水受阻还受到了皇帝的处罚。不过,公园里的饭店和游乐场,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全部都清理出去了,这绿色的森林,方圆几万亩,在缺少树木的城市很是壮观,几百年的苍松翠柏,毕竟少见,沈阳 很早声明就是森林城市,不知道是哪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认定的,呵呵,估计他走在森林里看到的都是森林。不过,晚上走在里面,还是有些头皮发麻的感觉,我说的是多年之前,呵呵,有一次在午夜时分,我和两名同学闲来无事翻墙夜入北陵探险,当然 ,每个人带一根齐眉短棍,月黑风高,走到森林深处几公里时,忽然发现迷路了,荒草丛生,难辨路径,不辨东西,树上是猫头鹰、乌鸦的哀号,树下是松鼠、黄鼬的异动,呵呵,正在不辨南北、不知所措时,遇到了救星——一队北陵的夜巡队。还好,我们是学生,又是在陵外(北陵分陵里、陵外,陵里是指陵寝部分,陵外,是指大北陵区域),如果是在陵里,非得把我们当作作案分子扣起来不可,呵呵。当然,今天夜行北陵就不必害怕了,一是有方砖、沥青做硬覆盖的小路,二是有亮如白昼的路灯,三是有不知疲倦跳广场舞的大妈和高呼口号暴走的大叔,呵呵, 大树 下,广场上,草坪里,一众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伴着高音伴奏穿梭游走,估计连老鼠都不敢出洞。当然,这是夸张,呵呵。

——下马碑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

——下马碑昭陵,有几对下马碑,下马碑在北陵公园正门(南门)的外面有一对,在新开河(北运河)北岸附近,一处地点在青年北大街西侧设计院门前,历经近400年风雨,保存还算完好,石材属于青沙石,石碑有四个戧角石,既可以加固碑体,又可以美化装饰,历经数百年不倒,可见戧角石的效应很大,历史上,这个石碑的区域之外还是昭陵的管辖区,今天,北陵公园还剩下5万亩土地,当初的建制你可以想象该有多大?其实,据记载,在昭陵外面区域,昭陵的四周原本还有三排木桩作为保护标志,不过,今天早已难觅踪迹,木桩高9尺,分设红、白、青三色,红桩在风水墙外1里,白桩在红桩外20丈,青桩在白桩外10里,历史上,外人误入禁区将受处罚,轻重不等,红桩以内,寸草不得扰动,白桩以内,不得樵采,青桩以内,禁止烧造...现如今,这些界桩,早已荡然无存。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

下马碑碑文有五种文体,分别是:满、蒙、汉、回、藏五种文体,岁月的侵蚀,很难看得清啦。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

这石碑能够留存至今,也是不容易,尤其是露天安放,又无甚保护措施。不过,看到这座石碑,我倒是又想起了另一座相似的石碑—— 沈阳 故宫石碑,1999年6月21日凌晨,一辆奔驰牌轿车雨后行驶时,将位于 沈阳 故宫东侧道路旁的下马碑撞倒,石碑断裂为5截。沈阳 故宫“下马碑”始建于清朝皇太极时期,当初为木制。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9月17日),乾隆皇帝第四次东巡时下了一道谕旨,将 沈阳 故宫东西两侧的木制“下马碑”改为石碑。据说石碑不仅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物证,而且是我国仅存的一块皇宫“下马碑”,是名副其实的“孤品”。经鉴定,文物专家们对“下马碑”的损坏和赔偿出具鉴定意见:比照国家一级文物,经初步估算,“下马碑”价值约为2000万至3000万元人民币。沈阳 故宫方面依据专家意见提出了2700万元的诉讼请求。后来,这次事件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我想说的是:北陵门前这块石碑值多少钱?如果贵重,为何不加以保护?据说,当初故宫石碑也是没有保护。石碑如果贵重,安防如何?会不会有人偷盗?当然,我也是小人之心,呵呵,近400年都没有丢,现在哪里就会丢呢?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当然,如果贵重,你我的车可千万不要碰,呵呵,你我的车都赔不起,赔不起啊,呵呵,这块石碑说不定是顺治年间的物件呢,那可就比康熙还早啦。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

碑上刻有“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依稀能分辨的清。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

满清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关内的 河北 ,2位葬在关外的 辽宁 。关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葬在了 沈阳 的东陵——福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清太宗皇太极则葬在了 沈阳 的北陵——昭陵。皇太极姓爱新觉罗氏,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终年52岁,是后金第二代君主,是大清创建者之一,是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被推举继汗位,年号天聪。1636年去汗称帝,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更女真为满洲,皇太极在位17年,进一步完善了八旗制度,与 蒙古 建立巩固的联盟,萨尔浒和松锦大战令明军惨败,皇太极最终统一了 东北 全境,清初,满清自赫图阿拉进攻辽东 清河 、 沈阳 、 辽阳 等城时,进行了几次屠城,时至今日,在这里,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是站在大清的立场还是大明的立场,真的。不过,满清打下来明朝,也把 东北 和 蒙古 带到了 中国 的版图,清初,开疆拓土是满清,清末,丧权辱国,还是满清,也不知道是该如何评价。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1)

清初关外有“三京”、“三陵”。“三京”:兴京——现 辽宁 新宾 ;东京 ——现 辽宁 辽阳 ;盛京——现在的 沈阳 。“三陵”:新宾 的永陵,即祖陵,埋葬着肇、兴、景、显四祖(应该是努尔哈赤的爷爷、父亲、叔父等辈分亲人);沈阳 东郊的福陵,也称东陵,埋葬着清朝第一代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沈城北部的昭陵,又称北陵,埋葬着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 博尔 济吉特氏。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2)

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着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他们葬在昭陵宝顶西侧的贵妃圆寝,全称叫宸妃、懿静大贵妃园寝,又称贵妃园,由于年久失修,只有遗迹可寻。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3)

下马碑应该是对对出现,但是青年北大街东侧的下马碑却很难找到,这主要是在对称的位置上根本找不到,呵呵,原来是在偏离对称位置的角落里。估计是当初要建设附近的建筑,把它平移到了这里,呵呵。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4)

与西边的一样,碑的上下首都刻有如意纹,中腰开光部分为碑文。可惜,戧角石已有损坏。不知道是“破四旧”造成的,还是迁移时损坏的。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5)

1643 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 博尔 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1927 年,奉天省政府将昭陵辟为公园,因位于市区北部,故得此名——北陵。今天,北陵 ,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景点,也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典型。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6)

在北陵公园门前,见到了第二对石碑,依然写着“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北陵公园正门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7)

民国十六年五月(1927年),以陵寝为中心辟为“北陵公园”,总体规划是以陵寝为中心,分陵寝、陵前和陵后三部分。园内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北陵公园的园中园——芳秀园,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樱花盛开,满园飘香;盛夏荷花竞放,柳浪闻莺;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隆冬银装素裹,苍松挺拔。北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现存古松松龄达三百多年,摇曳挺拔,参天敝日。苍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景观,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8)

陵寝中,埋葬着皇太极,还有—— 孝端文皇后,但是,为何皇太极的妃子没有全部安葬在昭陵呢?这也许是千古之谜。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9)

孝端文皇后,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 蒙古 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与其大妃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 泰和 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全名 博尔 济吉特.哲哲。公元1599年,出生于科尔沁草原,公元1649年,即顺治六年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据考证,哲哲与皇太极之间的婚姻,是两部联合的需要。皇太极在迎娶哲哲之前,已经有过一位原配和一位继室。虽然哲哲嫁过来也是皇太极的大福晋,但地位还是比前两位还是要低。直到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越来越重视与 蒙古 的联盟,哲哲的地位才逐渐的升高。皇太极继承皇位,废除“四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后,哲哲为国君福晋,是后金地位最尊贵的女人。到了后来,皇太极建立清王朝,哲哲被册封为中宫皇后,成为大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后。顺治帝即位后,与孝庄文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无徽号。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其实一直以来,史书上对于哲哲这位皇太极的第一任皇后,记载的实在少之又少。相比于她的两个侄女,孝庄和海兰珠而言,哲哲的名声实在不太显要。哲哲,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女人。俗话说的好,“三个女人一台戏”,而皇太极后宫那么多妃嫔妾室,就不只是一台戏那么简单了,简直可以称之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哲哲作为一个只生下了三个女儿的皇后,却能稳坐中宫之位十多年。将后宫诸事宜,打理的井井有条,让皇太极能够安心的在前线征战,可见哲哲很不一般。据说,科尔沁的军事实力,在 蒙古 各部落中间,并不是最强的。但是科尔沁的女人,却是最漂亮的。通过将自家女儿送出去联姻,保证了科尔沁的地位。而科尔沁的女人,自小就被灌输了一切以部族为重的观念。哲哲嫁给皇太极之后,一直都致力于联合两部之间的关系。积极策划,两部之间的联姻。并不仅仅是将科尔沁的女人,嫁给建州人,同样的也将建州的女人嫁去科尔沁。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哲哲对于建州和科尔沁,满蒙联姻之间的作用,不可谓不大。哲哲和皇太极之间的婚姻,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政治联姻。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古代那些相敬如兵的夫妻。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毫无疑问是海兰珠。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0)

解读清史的人,都会想到皇太极的妃子——海兰珠,她就埋葬在陵园的西门附近,海兰珠(满语),宸妃,科尔沁 博尔 济吉特氏, 蒙古 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两年,但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   1641年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  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  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   自从失去宸妃,皇太极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贵妃园寝之内。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1)

进入北陵公园正门,有电瓶车可直通昭陵(陵里)。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2)

喜欢宫廷剧的影视迷往往喜欢了解庄妃。不知为何,庄妃没有安葬在昭陵,庄妃,名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是清代太宗皇太极妃。谥号孝庄。庄妃是 蒙古 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科尔沁 蒙古 较早就归附了后金,并与后金联姻,以巩固双方的政治联盟关系。后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时年十三虚岁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吴克善伴送至后金 新都 辽阳 ,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三十四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也就是偏房。而早在11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已嫁与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九年以后的天聪八年(1634),已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又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于是姑侄三人同事一夫。其实,了解历史的会知道,历史上,汉人习俗是一妻多妾,女真人是多妻多妾,大福晋、侧福晋,都是妻,小福晋才是妾。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  据说,皇太极猝死后,诸王兄弟极易相争为乱。皇太极 长子 豪格,皇太极兄代善,弟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均易兵戎相见。在这关键时刻,孝庄凭着自己的宠贵地位和聪明才智,笼络各方势力,尤其是关键人物多尔衮和代善。当然,真假不知,无从考证。孝庄崩于慈宁宫,留遗诏,写自己盛年丧夫,中年丧子之哀情,全靠康熙一片孝心。但是,按照常理,庄妃应该葬在昭陵,可是,她没有,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这不能不说是千古之谜。还有,用今天的眼光看可能不会认同,历史上,汉人讲究伦理辈分,女真人,除了自己的生母和女儿不能娶,其它都是正常,研究清史,你会发现前清时期弟弟娶嫂子甚至儿子娶父亲的后妃;哥哥娶战败的对手的大福晋,同时弟弟娶大福晋的女儿,都很正常,姑侄三人同事一夫,在北方少数民族眼里没有啥不可以的。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3)

有佚名作者评述:——庄妃因何未入葬昭陵?本来,在昭陵之内还应该修一座独立的“庄妃陵”。如果是那样的话,今天的昭陵规模要更加庞大和宏伟。然而,这座“庄妃陵”却未修在 沈阳 ,而是修到远离 沈阳 千里之外的 河北 遵化 昭西陵了。庄妃又称“孝庄文皇后”。她是一位来自 蒙古 草原的姑娘,是元世祖忽必烈后裔。清太祖开创后金国之后,出于政治需要很重视与 蒙古 各部的关系。庄妃的家乡科尔沁与后金国疆域比邻,而且军事力量比较薄弱,屡次受到强部察哈尔部的凌虐,所以也极力向后金靠拢,愿意与后金交好。满蒙习俗讲究赠婚互好,甚至结几层亲戚,认为这才是最真诚最可信赖的友好方式。所以科尔沁部多次嫁女给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仅皇太极就娶了三位科尔沁贵族女子。这三位公主除庄妃本人之外,还有她的姑母和姐姐.姑母即孝端文皇后哲哲,姐姐是关雎宫宸妃海兰珠。一家两代三女同侍一夫,这是原始群婚制度的惯例,在其他部族和清初屡见不鲜。庄妃于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在哥哥吴克善台吉陪送下,从 蒙古 草原来到后金国都 辽阳 东京 城的,嫁给了当时尚称“四贝勒”的皇太极。这时她仅是十三岁的少女。本布泰嫁给皇太极的翌年太祖驾崩,皇太极继承后金国汗位,改年号为天聪,庄妃遂成为后金国汗的侧福晋。崇德元年,皇太极当上了崇德皇帝,册封五宫后妃,本布泰被封为庄妃,定居在 永福 官,又称侧西宫妃。崇德三年正月三十,庄妃生皇九子福临。当时,皇太极正沉浸在关雎宫宸妃生的“皇太子”夭折的苦闷之中。德六年,皇太极最心爱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病故。皇太极悲痛欲绝,生了一场大病。清朝出于维护封建礼教,不提倡后妃干政。但在实际生活中,皇后做为后宫之主,不可能不对皇帝的言行乃至政务有所影响。庄妃也是如此。据《清实录》、《康熙起居注》评价庄妃时说她“赞助”太宗.“肇造丕基”。这些话虽然是程序式的“公文”。但也绝不会是史官望风扑影无中生有之载。崇德八年八月,清太宗驾崩。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改年号顺治。因为顺治皇帝年幼,以叔父九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摄政。皇后哲哲从此被尊封为皇太后,庄妃并无太后称号,不久,多尔衮联合明将吴三桂大败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占领 北京 。顺治元年九月,清朝统治中心从盛京迁移 北京 ,庄妃与福临从此告别盛京皇宫。相传,摄政王多尔衮自恃是太祖嫡子,战功卓著开国有功,野心膨胀,萌生篡位企图。庄妃到燕京后见多尔衮在专横跋扈,忧心忡忡,庄妃为控制和拢络多尔衮,巩固福临皇位,多次谏言多尔衮。顺治十八年,福临宴驾,以幼子玄烨继位,是为康熙皇帝。尊庄妃为太皇太后。玄烨很早丧母,由祖母庄妃抚育成人.祖孙两人感情颇深。对此,康熙本人直言不讳,康熙曾说:“忆自冲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正因为如此,康熙对祖母也极尽孝道。史书载有他的这样几件事:每当康熙皇帝扈从祖母外出巡幸出游,遇上坡路时,康熙总是下马步行,至祖母御辇旁,亲自为她扶辇;康熙东巡盛京时,还将他亲手打的鱼浸入羊脂中保鲜,命驿传以最快速度送至太皇太后面前。康熙还在信中说,只要祖母见到这些方物时“俯视一笑”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当太皇太后临危之时,康熙皇帝经常守护在卧榻旁以表示孝心,康熙又在神前许愿,愿以自己的寿命折给祖母,希望延长祖母的天年,并在各寺庙布施银两,求神佛保佑。总之,庄妃一生辅佐世祖、圣祖两朝,她是清初十分杰出的后妃之一。按照清朝陵寝制度规定,皇后死在皇帝之前,要等皇帝驾崩与之合葬,而死在皇帝之后,则要在皇帝陵帝旁另建皇后陵。庄妃死于太宗之后三十几年,理应在昭陵建孝庄文皇后陵。庄妃之所以未葬人昭陵,据说有以下理由:其一,庄妃生前曾留有遗嘱,其遗嘱大意是说,太宗在盛京已经安葬很久了,不要再为我打开地宫与之合葬了,将自己葬在孝陵(顺治陵)之旁就可以了,因为惦念你们父子(指顺治和康熙),不愿远离。于是,康熙遵照祖母的嘱托在孝陵旁另建庄妃陵,名为“昭西陵”。再一种说法是庄妃已下嫁九王多尔衮,与太宗已经结束了婚姻关系,不可再葬入太宗陵。不过,庄妃下嫁是否确有其事尚未成定论。第三种说法是,清初盛行火葬制度,例如太祖、太宗及其他后妃都已火化,庄妃晚年已废除火化制度,但是如果葬到昭陵去也必须按旧制火葬。庄妃恐怕自己被火化,所以提出改葬在关内。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有待新史料证实。当然,母以子贵是必然的了,庄妃的儿子顺治做了皇帝,庄妃的地位自然也会提升,不过,宫廷斗争历来是残酷的,想来庄妃也没有一刻轻松,先是皇太极之后,为顺治争夺帝位,这其实很难,如果有太子(海兰珠的儿子),估计轮不到顺治登基,如果不是各方博弈,相互倾轧,争夺汗位,还是轮不到顺治登基,想来,庄妃在顺治登基后,也没有消停过,先是多尔衮等皇亲国戚摄政,后是顺治皇帝对多尔衮鞭尸,再后来后来顺治违逆庄妃原意两次换后,又执意出家...总之,庄妃是否如意,只有她自己知道。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4)

游客不是很多。其实,边走边看,也是不错的选择。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5)

——麟趾宫贵妃懿靖大贵妃(?-1674年), 博尔 济吉特氏,名娜木钟。清太宗皇太极妃,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原为末代可汗林丹汗囊囊福晋,生子阿布奈。天聪九年(1635年)金军包围林丹汗的族人,准备正式征服察哈尔。新守寡的囊囊太后为了族人的性命向后金大汗皇太极献出北元的玉玺。皇太极在这一年立娜木钟为侧室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封为麟趾宫贵妃。元妃生前封号是宸妃,居关雎宫,为东大福晋,地位仅次于皇后,崇德五宫中居第二位。而且她的封号也是清妃中最长的,极尽赞美。而大贵妃是麟趾宫的西大福晋,居第三位。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6)

这里,原本是浑河的支流,岁月,带走了逝去的光阴,也带走了尘封的记忆。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7)

——衍庆宫的淑妃陵西,还埋葬着衍庆宫的淑妃。居住在次东宫衍庆宫的是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她是在皇太极天聪八年攻打察哈尔残部胜利后,被林丹汗的部下送到后金的。林丹汗的部下归降时,皇太极亲自相迎,并设宴款待。因为窦土门福晋是随归降部队一起来到后金的,言下之意就是要嫁给皇太极,大贝勒代善认为这是上天的意思,极力赞成皇太极娶窦土门福晋。据说,皇太极故作推辞以试探大臣们的心思。代善知道皇太极的意思,便宽他的心说:大家都知道您娶窦土门福晋不是因为好色,而是基于政治因素,这也是顺应天意的事情,您娶了她后还可以得到很多的财富,何乐而不为呢?皇太极听了这些话心里还是不踏实,就又对掌管国史记录的文官大臣说:大贝勒等人都劝我娶窦土门福晋,但我怕有悖常理,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大臣们自然知道皇太极这么问的心思,便都说这是天意,您应该娶窦土门福晋。这样,皇太极就心安理得地娶了窦土门福晋。而对于窦土门福晋来说,丈夫已经死了,自己现在是身不由己,如果不改嫁皇太极的话,自己以后的出路也不知道在哪里,还不如顺从天意,改嫁新夫。就这样,这个 蒙古 福晋就成了皇太极的皇妃。崇德元年,皇太极封她为衍庆宫淑妃,虽然她与麟耻宫贵妃都是林丹汗的妻子,但因为麟趾宫贵妃是林丹汗的大福晋,所以皇太极在封号的时候,也就把衍庆宫淑妃的封号比麟趾宫贵妃的封号低了一个级别。据史料记载,衍庆宫淑妃与林丹汗曾育有一女,在崇德五年嫁给了多尔衮。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8)

春天,来得较晚,但是已渐渐有一丝绿意。

——皇太极塑像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29)

远远地望见皇太极塑像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0)

——皇太极雕像北陵公园的皇太极塑像,是由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完成 ,塑像高 4.2 米。加上 3 米底座, 皇太极的雕像 7.2 米高。雕像中皇太极顶盔冠甲呈站姿,他一手轻扶随风飘摆的斗篷, 一手握着腰刀。据介绍,这把腰刀是独一无二的,刀鞘是方型,4 个铜箍上均透雕镂空龙纹, 目前还珍藏在 沈阳 故宫博物院内。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1)

岁月无痕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2)

历史记载,汗王努尔哈赤病亡时,并没有遗诏指定继承人,只是阿巴亥言及遗嘱传位多尔衮,当然,阿巴亥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殉葬,皇太极能够继承汗位称汗,也是历经了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的,走在这里,我倒是想起了那时的腥风血雨。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3)

大福晋、侧福晋、小福晋有啥不一样呢?当然是地位!小福晋生的孩子,即使是 长子 ,也难以立为太子,这就是差别,起跑线不一样,皇八子的皇太极一样能够做大汗。

——下马碑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4)

又见到一对下马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与前两对石碑刻写又有不同,那个是“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满清官员地位等级森严,可见一斑。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5)

感觉是:满文、 蒙古 文、汉文字体。可惜不认得满文、 蒙古 文,只能是推测。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6)

历经四百年风雨,见证了这里的改朝换代......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7)

其实,走在这里,我还想到了皇太极病亡时汗位的争夺,同样是刀光剑影......

——华表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8)

见到一对华表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39)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0)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1)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2)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3)

——石狮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4)

一对 石狮 ,应该是一雄、一雌。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5)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6)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7)

——神桥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8)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始建于清崇德八年(643),历时八年,于顺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筑是顺治、康熙年间建造的。随着对汉文化的逐渐认同,乾隆和嘉庆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庆六年(1801年)全部竣工。北陵是一座积累式建筑群,修建时间跨度较大,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它是从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部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轴线上,两侧各建筑采取对称形势分布。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长处,继承了 中国 古代传统建筑的优点,又融会了满族陵寝建筑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入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情况。北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陵墓,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49)

 ——神桥据说,在清朝帝王陵寝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就是“神桥”。它既有装饰陵寝建筑的作用,更有其实用价值。以昭陵来说,陵寝地势基本是前低后高。这样,每到雨季必然有大量的雨水从后向前泄出,那么,神桥玉带河保护着陵寝居高处水的排泄,所谓金城汤池之固。清代帝王陵墓桥都是按桥孔分,有一孔、三孔、五孔等。孔桥最多的是 河北 清东陵 的孝陵(皇太极儿子清世祖顺治皇帝的陵墓)九孔桥。昭陵神桥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桥。过去是青砖铺面,两侧有石雕护栏,栏板雕刻着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大马,还有蕃草、海水、江涯、花卉及“ 八宝 ”等。护栏上雕有“宝瓶天拱”及“俯莲式”望柱头,桥两端有守桥石 狮子 ,桥下是“玉带河”。据嘉庆十年档案记载,昭陵神桥“历来久远,砖石朽烂,多有坏损处”。说明此桥在嘉庆年间已严重损坏。嘉庆10年及23年,顒琰两次来昭陵祭祀祖陵,竟未修此桥。道光9年旻宁也来昭陵祭祖,同样也未修此桥。直至道光15年,此桥破损更趋严重,急待修整,但因国力空虚,最终只得一拖再拖。现如今的神桥是建国后维修的。桥栏板,柱头等显然不如昔日雕刻古朴细腻,但力求神桥体现华美、庄重的姿色。也只好如此。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0)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1)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2)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3)

相传,浑河原先的故道在昭陵之前。有次昭陵大祭,正赶上河水泛涨,前来祭祖的官员全被隔在对岸.不能按时祭陵,官员因此受罚。因此.为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便将浑河改道。当然浑河改道之说只是传说。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4)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5)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6)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7)

——石牌坊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8)

——石牌坊经过神桥,迎面矗立的就是昭陵著名的石牌防。它是 中国 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门,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用以点缀城市时,多称为“牌楼”。作为一种纪念死者、旌表功德的门洞式纪念建筑物,多称为“牌坊”。它经常被立于陵墓、庙宇。饲堂、道路和园林之中,尤其在陵墓之前,它除了具有表彰功德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陪衬景物,表示仪注,膜拜帝王的作用。石牌坊为仿木架结构。其造型为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它是昭陵陵寝中有代表性的石雕作品。石牌坊建造年代分为两个时期:即坊体于顺治八年初建完成,当时的石坊仅在两端有三对夹秆石兽( 狮子 两对,獬豸一对),而中间的两对夹杆 石狮 建造于嘉庆六年(1801年)。为什么在顺治年间建造完工后,隔一百多年,嘉庆年间又稍作补建呢?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原来,这座石牌坊在乾隆后期就出现倾斜现象,盛京请求增添戗石,乾隆不准,认为“陵寝重地工程未宜轻动”,没必要修理。又说,此坊已建成一百多年,至今不过倾斜七、八寸,说明此建筑十分坚固,可听其自然,保持原状,无需加戗石。乾隆提出了这些理由,均不合理,他为什么不同意呢?原来乾隆另有苦衷,当时官场腐朽,怕盛京借工程之机贪占“钱粮”,所以迟迟没建。直到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才钦准盛京提出的计划,并命盛京将军晋昌,工部待郎萨敏二人为“督工大臣”。他们提出,为了前后统一,还是用 石狮 形式,更为坊体坚固。同时,用 狮子 造型,可增添陵寝气势。嘉庆六年二月冬天,“督工大臣”立即调来最好的石匠,起早贪黑,刀刻斧凿,仅用五个月便将四件 石狮 雕刻完毕。为此,嘉庆还给他们二人奖励。可是,由于他们二人只顾赶工程进度,忽视了工程质量,不到二年,夹杆 石狮 便出现下沉现象。嘉庆得知此事,非常重视。这时正赶上嘉庆来盛京祭祖,考虑到工程还没出三年“保固”期,就出现问题,于是传二位督工大臣,每人各出资一半,返工修理,以示“正肃”。无奈,二人道旨照办。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59)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0)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1)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2)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3)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4)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5)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6)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7)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8)

——正红门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69)

——正红门穿过石牌坊,拾级而上,就是昭陵陵寝。昭陵是一组红墙黄瓦建筑群,为什么是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准在服饰上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美满,吉祥和富贵。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昭陵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这座建筑叫正红门,也叫大红门。它是陵寝的总门户。陵寝平面布局分为三进院落式。三进院落的布局形式是昭陵制度的特点之一。这种布局形式是陵寝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等神厨、神库组成;第二个院落由祭殿和配殿组成;第三个院落由宝城和明楼组成。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0)

东跨院为更衣亭 和静 房。更衣亭是皇帝揭陵进祭时更衣的地方。按清代惯例,每当皇帝谒陵,头一天行“展谒礼”时要穿素服,第二大行“大飨礼”时则御朝服。衣服不能在来前就换好,需要在正红门前进更衣亭更换。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1)

西跨院为省牲亭和馔造房。省牲亭是祭扫时宰杀上祭用的牛、羊的地方,馔造房是用来置锅灶收拾上祭的牛羊的地方。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2)

正红门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位于整个陵园的正南位置,是陵园的正门。它是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拱门上是一座单檐歇山式门楼,斗拱建筑,由彩色琉璃构件组成,三个拱门边上均有浮雕装饰,中门浮雕为二龙戏珠图案,左右门为花纹图案。在正红门中门脊上原有宝瓶一个,是“保平”的谐音,以示“保全陵寝平安”之意。两侧的砖墙叫袖壁,为什么叫袖壁呢?因为它如同衣服的袖子,壁上浮雕着五彩琉璃皤龙,所以袖壁又叫龙壁或龙砖看墙,昭陵共有六对12个龙壁,这在明清皇陵中也是罕见的。传说龙壁有镇妖、驱邪、护陵的作用,是个瑞祥之物。大红门及东西红门各有严格的使用规制:大红门正中一门叫神门,是皇太极和皇太后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间平日不开,只能在大祭时抬祭品的官兵从此通过。大红门东侧门为君门,是皇帝祭陵时走的门,另一侧门为臣门,是祭祀时大臣出入的门。但在实际祭陵时,皇帝也不走正门,可能是出于对先祖敬畏的缘故吧。当然,神门、君门、臣门,不同的人出入不同的门,这种作法,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君权神授的作用。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3)

——传说中的山门灯火山门即大红门。古时,昭陵与 沈阳 古城之间因无高楼阻隔,从陵前远望,盛京城城楼、墙垣、宝塔、殿顶皆历历在目。特别是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夜晚,站在陵前山门处眺望夜色中的 沈阳 城,但见灯火点点,若隐若现。如今,高楼万丈,此情此景再也看不见了。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4)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5)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6)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7)

古代皇陵都有各自的名号,这些陵号的来源,或体现对皇帝一生功业的总结和赞誉,或者是带有吉祥和祝福的含义。清代陵名一般由嗣皇帝钦定。其次,清代还有一项制度,如果遇到陵名与地名重复时,必须将地名换掉,这叫避讳。可见,帝王陵名是极其神圣的。昭陵一名是顺治元年八月初九太宗驾崩一周年火化校宫时确定的。昭陵陵名的来历前人有两种不同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是仿效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另一种解释说与古代昭穆制度有关。提出清昭陵仿唐昭陵者是乾隆皇帝。他在东巡盛京祭扫昭陵时表达了这个见解。其实,这不过是乾隆的附会之言,昭陵在定名时正是大清刚刚打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占据 北京 ,此时明朝及李自成仍有很强势力,鹿死谁手尚难定论,很难想像有把清太宗与唐太宗相提并列的必要。乾隆皇帝所以把清太宗与唐太宗并列在于他政治的需要,李世民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帝王楷模,他在位二十三年,礼贤下士,纳谏兼听,国 富民 强,史称其时代为“贞观之治”,为盛唐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乾隆把清太宗与李世民相提并论旨在告慰世人,大清 江山 也会如同汉唐一样会出现一代新的盛世。其次,说到昭陵出自昭穆制度的说法也欠妥当。昭陵的名可能是出于对“昭”字含义本身的选择。古人以昭字作“彰明”、“显扬”解。昭陵陵名的含义就是将太宗文德武功彰明于世.并使之显扬了后的含义,大至不过如此。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8)

正红门内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两侧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 天柱 柱一对,石 狮子 一对,石獬豸一对,石麒麟一对,石马一对,石骆驼一对,石象一对。这些石兽统称“石象生”。再往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两侧有“朝房”,东朝房是存放仪仗及制奶茶之地,西朝房是备制膳食和果品之所。碑亭之北是 方城 , 方城 正门曰“隆恩门”,城门上有楼,俗称“五凤楼”。方城 正中是隆恩殿,两侧有配殿和配楼。配楼俗名“晾果楼”,晾晒祭祀用果品之处。隆恩殿后有二柱门和石祭台,再后是券门,券门顶端有大明楼,步入券门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两侧有“蹬道”可上下 方城 ,月牙城之后是宝城、宝顶,宝顶之内为地宫。宝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业山”。由于昭陵内正在施工,这次也就没有入内。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79)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0)

——大祭昭陵每年举行七次大祭。时间是清明、中元、十月朔、冬至、岁暮以及太宗忌辰、孝端文皇后忌辰。其中,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又称“四时大祭”,是祭祀中等级最高、礼制最繁琐、祭品最丰盛的祭把形式。

——陵西小路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1)

沿着陵西 的小路,看到斑驳的古砖墙...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2)

——西红门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3)

西红门外又是下马碑,后面红门周围是环绕陵区的朱红围墙——“风水墙”。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4)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5)

指示牌标明——贵妃园寝,可是,很多人都是不知道具体位置。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6)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7)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8)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89)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0)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1)

有老年人指明:找到这处简易位置,就快找到贵妃园寝了。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2)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3)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4)

询问太极传人,终于指明了方向。

——传说中的贵妃园寝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5)

终于,找到了太极老人指明的地点——原木围挡,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6)

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着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想来就是这里了。她们葬在昭陵宝顶西侧的贵妃圆寝,全称叫宸妃、懿静大贵妃园寝,又称贵妃园,由于年久失修,几乎没有遗迹可寻。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7)

据记载,贵妃园寝,其面积约1350平方米,呈长方形,内有享殿、茶膳房、坟院等。清末以后,由于疏于管理,贵妃园寝房屋破损,墓塌碑失。民国年间北陵开辟为公园后,经奉天省长公署批准,房屋予以拆除,陵墓也为岁月所湮没,此地逐渐长满树木,被人们遗忘.。昭陵园寝中最有名的妃子是宸妃,名叫海兰珠,是 蒙古 科尔沁部落大领主寨桑的女儿,备受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宠爱,被封为后宫妃之首宸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园寝中另外比较有名的是懿靖大贵妃娜木钟和淑妃巴特玛·璪。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8)

想当年,倾国倾城的美色,现如今,荒郊野岭......不知为何,我倒是莫名想起一首词:——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99)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0)

枝头的喜鹊遇到生客,渣渣渣地叫个不停。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1)

遥想当年......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2)

其实,清昭陵作为皇室祖陵在清代受到严格的保护,朝廷在这里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和保护皇陵,每年都要举行大小不等的祭祀活动,清朝入关后,更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四帝先后十次亲祭昭陵。岁月如烟,今非昔比。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3)

一只小松鼠在树枝间穿来穿去,也许,她见证了这里的奢华和落寂......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4)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5)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6)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7)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8)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09)

——北陵西门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10)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奉天记忆沈阳北陵)(111)

我在想:历经千年,一切,或许都已是随风飘逝的记忆......昨天,曾经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留下的,或许也仅仅是尘封的往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