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

继续学习方法上的研究。

前言

昨天的内容大概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还学不好的原因,其实是“偷懒”所致,不愿意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有学好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我们也举了运动员跑步的例子来说明原因:短跑运动员跑100米,用时12秒,每天跑20次,合计运动时间也就240秒,4分钟,而某体育爱好者每天跑100次100米,每次15秒,用时25分钟,可是无论运动量及对个人的提升,很明显都比不过用时更快的,然而他用的时间是对方的6倍。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霸号称不学习,在课堂上百无聊赖地睡觉,而他的同学天天喝咖啡开夜车到凌晨一两点,上课抹风油精强撑,结果成绩天上地下,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你只见到学霸在放松,其实这是极高强度学习后需要放松的表现,你见过哪个短跑比赛第一名跑完下来不大喘气的?而普通学生学的时间长,说明学习强度太低,无法让你付出全力,无法让你疲劳,这种方式对学习提高的可能很小。

当然绝对不要学着放松来冒充学霸,更危险。

如果能接受这样的看法,我们来看下一个节点,如何实现极致的学习效率。

4天学习数据统计

先整理小毛4天的学习数据(9.12-9.15):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1)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2)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3)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4)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5)

做一下整理: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6)

再与我们之前设定的作息表对应一下: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7)

数据分析
  1. 在时间规划上,小毛还是很认真地去执行了,做得很不错,有效学习时间均在11小时内,也控制得很好。
  2. 原始作息记录有些杂乱,我估计是缺少慎密思维与逻辑自洽的缘故,如同他化学题的那些主观答案。
  3. 作业都能够完成,没有收到老师投诉。
  4. 4天完成3份测试卷,成绩不太好,提速初期的正常表现。
  5. 学习项目的完成度较之前有明显改善,包括订正,自主练习(每日一题)均有充足时间。
  6. 记录中没有办法与他所需要的提升关联起来,应做到更加准确的描述。

记录有点乱,因为他脑中没有计划性,不明白老师会讲什么,应不应该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这样仍没有达到更高的效率。

继续调整

于是我们重新设计了一张固定的表格,供小毛填写和参照执行:

仍是课程表: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8)

依照课程表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执行,比如今天是星期五: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9)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10)

注:

  1. 此表主要工作由家长在家里完成,用于记录小毛的学习情况,并找出优化方案
  2. 小毛只需要简单配合,如之前一样,记录一下学习项目,不会占用太多时间(10分钟左右),项目要与表格一致
  3. 明确目标及自己要做的事情,如表1。
  4. 表格在家里操作,由家长填写,不带到学校,这样就相当于每天对在学校的学习做一个回顾。
  5. 学习的项目要分成学校与自己的,比如老师讲课就写讲课,具体讲课内容(讲题、默写、背书等)写在描述里。自己做的事则分为:订正、练习(每日一题)、作业这几种,描述中写清具体做的事,这样可以减少种类。
  6. 这个记录持续一个月左右,直到学习有条理性且成绩有起色,表明已形成良好习惯,则可以不做了。

为什么要做到如此地步?任何一个竞争性质的考试或比赛都要求有科学的练习过程,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专业100米运动员的跑步过程: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11)

(此文中有些错字,比如“鸣枪”写成了“明枪/抢”)

简单的100米都有这么多技术动作,更不用说平时如何练习了。看完后,你觉得我们为了考大学的上课过程,是个能随随便便听听课写写作业就搞得定的事情吗?

我们的目的是优化小毛整个上学过程,使他在学习中能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极致化的训练,同时不会累。因此收集到必要数据后,再将他的学习进行科学分块管理,从而找出学习最优化的方案,比如:

  1. 每天每科必做的事情,要达到的程度。
  2. 可以选做的事情,如何判断必要性。
  3. 能从课堂上得到什么?
  4. 如何设定自主学习项目?
  5. 一天真正最高效学习的时间。
  6. 可以做的放松动作。

接下来就是继续记录与观察调整,同时试验一些极致项目,比如50分钟完成一套物理卷并得到满分。

高考前期学习干货经验(家有高考生9.16)(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