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措施(统筹推进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项具体部署落到实处,将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措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措施(统筹推进新时代)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措施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项具体部署落到实处,将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意义重大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思路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表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发展路线图。在新时代,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表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强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共同服务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奋斗目标,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补充和完善,而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丰富、新拓展。

“‘五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战略,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而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认为,社会的发展从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离开了经济建设,其他方面就会失去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其他建设就没有方向;文化建设是灵魂,也是凝聚民心、组织民力的重要举措;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刘迎秋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斐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把它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强调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五大建设,不断开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唐洲雁说。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逐渐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从中低质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经济增长水平逐渐回稳,劳动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力得到较大提升。刘迎秋表示,我国很多产业已进入世界前列,如高铁、“互联网 ”网络平台建设、第三方支付系统等,而且我国有200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在政治建设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和弘扬。“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文化不仅变得更加先进,更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同时也能够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顾江表示,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形象,而且对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社会建设方面,五年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十八大以来,从思想转变到理论创新,从总体设计到制度建设,从体制改革到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说。

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党的十九大在全面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并作出战略部署。这些部署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举措,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把经济建设放在前面。”刘迎秋提出,在产业制度改革上,既要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也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破国有企业对社会资源的过度垄断。一方面针对公益性和关系国家命脉的国有企业,要强调国家管理、国家监督和国家经营;另一方面要打破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对社会资源的过度垄断,使其成为市场中的独立经营主体。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出台专门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区域性、地方性、股份制的中小微商业银行。在市场调节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行政干预。

在政治建设方面,唐洲雁表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提到文化建设,顾江表示,首先要将文化建设变成全社会共同努力追寻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之搭建考核机制;其次要不断增加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开展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平台建设,并进行惠民工程建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再次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出台推动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真正将财政资金和平台建设基金用于文化企业;最后要加强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融入世界文化市场,并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桑玉成认为,在讲到“五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时,有必要把这里的社会与其他“四位”并列起来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建设主要是注重社会本身的“自组织”的培育以及社会“自治能力”的培养,并由此积极推动“政社共治、官民协同”的现代治理结构的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地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进程。洪大用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把思想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深化系统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9日第1407期 记者:吴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