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

新冠肺炎疫情重新肆虐,人们的心情变得压抑起来,不过我们收到了让人久违的好消息,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按计划成功返回地球,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1)

随着神舟十三号的凯旋,太空的神秘面纱再次被掀起了一角,让人们可以更进一步地窥探宇宙,本篇文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神舟十三号凯旋的那些故事。

神舟十三号返程的准备工作

随着神舟十三号的返程,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的各项系统,目前也已经做好准备工作,迎接航天员的凯旋。

任务临近,着陆场的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探测站点,开始逐渐忙碌起来,他们需要不间断地观测气象条件,以保证选择最为合适的着陆时间,应对各种因为自然条件而发生的突发状况。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副主任康林表示,目前来看,在返回时间段内,刚开始,云层会逐渐减轻,随后,天空无云的情况会占到一半,气象条件不会对搜救产生太大的影响,在即将着陆的过程中,风力条件是八米每秒左右,也不会影响到返回器的精度,全部都在任务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除了天气条件之外,地面的搜救部队也已经整装待发,他们装备了最新的医监医保车,确保能够在航天员返回地面时,提供良好的重力再适应环境;同时配备了五架直升机担负指挥、通信、医疗三种职能,多方位地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神舟十三号空中搜救分队机械师刘东表示,三架飞机都加装了特殊的医疗设备,包括最新的医疗担架和医疗平台,同时配备有300公斤大吊车和150公斤大吊车。

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2)

针对神舟十三号返回任务的特点,在着陆场系统,搜救分队人员预设了6大类32项极端情况的搜救计划,有7种搜救方法以及二百多套应急预案,他们多次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实战演练。

目前地面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就等待着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的工作人员顺利返航了。

那么,从2021年10月16日对接空间站,到2022年4月16日空间站分离,这183天的时间里,神舟十三号的工作人员又在天上做了些什么呢?

虽然在地面的人们好像都忘记了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在天上却攻克了空间站建造的最后几个关键点,对中国的航天事业有着承上启下的非凡意义。

太空驻留时长新纪录

首先,神舟十三号创下了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

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3)

神舟十二号之后,中国航天员驻留太空时长记录,属于三次经历过太空旅行的聂海胜,不过,在神舟十三号上天之后,这项新纪录现在的保持者成为了王亚平老师,王亚平老师曾经执行过为期15天的神舟十号任务。

目前,再加上神舟十三号的工作时间,王亚平已经刷新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新纪录,保持新纪录——198天。

当然,能创下这项纪录与性能强大的顶配版神舟飞船是分不开的。神舟十三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需要验证航天员在空间站的长时间,以及驻留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保证这项任务的圆满完成,这里配备了物资补给、再生环保、航天员健康管理等一系列的保障技术,正是这些高科技技术的应用,让王亚平作为首位登陆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圆满完成了验证女性长期太空驻留的任务,让中国载人航天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航天员出舱新纪录

神舟十三号乘组在任务期间执行过两次出舱活动,这两次太空行走,让我们看到了广袤的宇宙,看到了浩瀚的星空,同时也创下了两个新纪录。

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4)

首先是女航天员出舱纪录。

2021年11月8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和王亚平成功出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活动,截至目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了女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国家,而王亚平也成为了全球第十六位、亚洲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这是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行动。

在人们的认知中,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男性的生存能力要比女性更加强大,男性的身体素质也要优于女性,诸如载人航天这样的任务很少有女性人员参与。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男性与女性的地位逐渐平等,女性需要在曾经未踏足的领域留下自己的足迹,而王亚平对于任务的圆满完成,就是在成功地激励女性踏足各项未知的领域,告诫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女性不要因为条件的困苦而退缩。

王亚平在此次航天中,创造和刷新了多项纪录,其表现“亮眼”。

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5)

其次则是出舱次数纪录。

在2008年,我国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任务的人是翟志刚,而他在神舟十三号任务执行期间又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这样一来,他原本完成三次太空行走任务,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出舱次数纪录,这也激励着后来的航天员们,努力朝着更高的标准前进。

径向空间站对接

2021年10月16日,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实现了航天器径向交会对接。径向空间对战对家有着太空华尔兹之称,因为径向对接技术对飞船姿态控制、轨道控制、位置校准、手控交会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更大的难度要求,比前后向对接的难度要大许多。

此次对接的圆满成功,让中国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技术变得更加多样,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6)

与此同时,采用镜像对接之后,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以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构成了T字型四舱组合体,重量达60吨,刷新了我国在轨航天器的吨位纪录。

生命科学实验

神舟十三号任务执行期间,除了对航天系统的验证与勘测之外,还进行了多方面的生命科学实验,而这些实验结果在国际上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首先,对失重条件下,对心肌细胞的观测。

中国空间站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实验,将人体尿液中的肾上皮细胞转化成具有多功能的干细胞,并将干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并成功地在心肌细胞的收缩过程中,捕捉到标记的钙信号的闪烁过程,使我国成为第一个具体观测到在失重条件下,心肌细胞收缩过程;这在国际上是一个创举。

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7)

这项研究成果,让工作者在研究心肌细胞对重力敏感的特性方面,有了更多的参考,如此一来,通过对比重力条件和失重条件下,心肌细胞的收缩过程和特点,更好地了解失重对人类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太空环境,发展航天事业。

其次,国际上首次皮肤干细胞失重悬浮培养实验成功完成。

在特制的培养皿中,细胞在太空悬浮条件下成功生存一个月,为长期失重的细胞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拓展了人们对于细胞生存条件的认知,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突破生命限制。

快速返回技术

神舟十三号是第一艘应用快速返回技术的太空飞船,在整个返回过程中,神舟十三号预计会绕地球旋转飞行五圈,耗时大约7.5个小时,之后就会迅速进入点火制动环节,脱离轨道,进入大气层,并最终着陆于东风着陆场,总计消耗时长预计8.3个小时。

这么看来好像也不是很短,但是与神舟十二号相比,这个时间却缩短了十几个小时。

在尚未应用快速返回技术之前,神舟十二号飞船脱离空间站到地面着陆,需要经历将近25小时,这是因为神舟十二号飞船无法像神舟十三号那样快速进入点火制动。

其实,神舟十二号从点火制动到最终安全着陆只需要49分钟,但在点火制动之前却需要飞行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寻找到着陆时间窗口。

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确定是谁了(神舟十三号凯旋)(8)

也就是说,它需要在太空中耗时24小时,才能够进入点火制动环节;而相比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只需要耗费7.5个小时,便可以直接进入点火制动,节省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这也将会让我国的航天技术再次向前一步。

有关于神舟十三号的技术应用或者是任务记录还有很多,除了上述我们说到的那些之外,神舟十三号还成功地进行了机械臂辅助转位试验等,为随后神舟十四号上天打下了基础。

特别是女航天员王亚平“亮眼”的表现,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不得不感慨于国家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如此高新技术科研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国力的迅速提高,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神舟十三号的成功返回将成为我们的骄傲,也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上,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会有着越来越多的突破,会造就一个又一个奇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