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传统风俗这天不能干什么(这些传统美食和习俗别忘记)

今天是寒衣节,这些传统美食和习俗别忘记,传承孝道和思念

寒食节的传统风俗这天不能干什么(这些传统美食和习俗别忘记)(1)

今天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寒衣节。它和清明节、中元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鬼节。

鬼节,都是通灵的日子。传说,阎王爷会在这一天给阴间的鬼魂们放假,让它们来人间领取其在世的家人给它们送的钱物,然后在天亮前赶回阴曹地府。人们在这天要给先人扫墓,焚烧用纸做成衣服,让先人在冬天有衣服御寒。

寒衣节,因先秦的迎冬礼仪演变而来,《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从九月开始天气逐渐变冷了,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梦粱录》曰:“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十月朔又俗称授衣节,唐朝“授衣节”放假十五天,啊啊太羡慕了。

十月一,烧寒衣,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是世道人心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之一,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而传统的寒衣节如今很少人过了,其表达感恩的精神内核应该继承下来,所以特意提一提。

寒衣节,温暖过冬。愿逝去的人们,在另一个世界有温暖。古往今来,地域文化,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下面4种传统习俗,不可忘记,传承孝道和思念。

寒食节的传统风俗这天不能干什么(这些传统美食和习俗别忘记)(2)

十月一,吃荞面,御寒冷

“寒衣节”说的是寒冷来临,民间在十月一日,赠送御寒衣物的节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民间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山区兴吃荞面、莜面。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吃一碗搭配一些蔬菜、蛋类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

寒食节的传统风俗这天不能干什么(这些传统美食和习俗别忘记)(3)

十月一,赤豆糯米成新羹

农历十月初一日,江苏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人们上坟祭祖,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此时以红豆饭为奠。十月初一是的传统日子,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尝新,以示对亡人的记挂,祈求赐福保佑。

寒食节的传统风俗这天不能干什么(这些传统美食和习俗别忘记)(4)

十月朝,糍粑禄禄烧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在南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据说以前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为了表达人们感激对牛的劳作之恩。

寒食节的传统风俗这天不能干什么(这些传统美食和习俗别忘记)(5)

十月一,油唧唧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祭祀时常用饺子供养,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因为胶东人觉得饺子是美味,寒衣节,胶东地区家家户户包饺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