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

点击上方“大小舞台之间”关注我们!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

为纪念费穆先生诞辰110周年

导演李六乙将《小城之春》搬上了北京话剧舞台

4月2日到4日

由卢芳、韩青、雷佳、李士龙等主演的

话剧《小城之春》

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2015年

这部戏曾在

香港和上海演出

并引起轰动

看过戏后

费穆女儿费明仪说——

我相信我父亲要是能看见的话,

一定会很高兴。

濮存昕说——

六乙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讲故事,

这个故事讲得很好,

我喜欢。

谭盾说——

看这部戏每一秒钟我都被吸引着,

像在听四手联弹,

方方面面无休止地对位,

实在是过瘾。

这是一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作品

从很多层面看

话剧版《小城之春》和电影版都很相似

无论是节奏、意味、气质

都延续着1948年那部电影作品的遗韵

含蓄、沉默,但意味无穷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小城之春》又毫无疑问属于剧场

是当代、个人的创作

不仅是致敬之作

也是探索之作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2)

回溯

《小城之春》的前世今生

1948年

一直践行“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导演费穆执导了影片《小城之春》,其将中国传统美学和电影语言进行了完美嫁接,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被香港电影金像奖评为“中国电影一百年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的第一名。

2001年

电影导演田壮壮为向《小城之春》致敬,重拍此片。

2011年

李六乙导演获得著名音乐家费明仪女士提供其父亲费穆先生的珍贵电影剧本手稿及其他相关资料,完成《小城之春》这部作品的改编。

4月10日至12日,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话剧《小城之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世界首演。

10月20日至21日,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创想周邀约作品,话剧版《小城之春》在上戏剧场演出,也是这部作品香港艺术节委约作品在大陆的首度亮相。

2016年

为纪念费穆先生诞辰110周年,李六乙导演再次将《小城之春》搬上了话剧舞台。4月2日到4 日,由卢芳、韩青、雷佳、李士龙等主演的话剧《小城之春》,将作为“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开幕演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此番也为北京首演。

故事

家国之思无可逃避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3)

中国南方某颓败小城,早春尚寒。少妇周玉纹和丈夫戴礼言的生活淡而无味。戴礼言长期抱病,终日郁郁寡欢;周玉纹只恪守做妻子的责任,与丈夫几乎没有言语上的交流。周玉纹喜欢到城墙上走走,有时能在那里待上一整天,没有人知道她在看什么,想什么。直到周玉纹的昔日恋人章志忱的到来,使她死水般的日子生起涟漪……一番风波后,章志忱决定离开小城。戴礼言夫妻二人一起站在城墙,目送章志忱远去……

费穆先生当年拍摄的《小城之春》的大背景,正处在战后的荒芜里,国、家、人,爱与被爱、相恋与相忘,如同春天城中草木一样纠缠不清,互相刺痛。最终,一切归于这座小城秋天里的寂静平淡,真正留下的到底是什么,仿佛很难说得清楚。

《小城之春》虽然讲述的似乎是一个私人化的故事,却在多种层面上有不同的意味,它的影像中处处浸含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境,家国之思无可逃避。影片中所体现的新与旧,道德与情欲,死气沉沉与生命活力之间的对抗,为那个特定的时代做下了意味深长的注脚。

舞台

书本万卷创造断壁残垣

话剧《小城之春》中绝大部分台词都来自电影,改编忠于原著。

“书”的运用无处不在,成为话剧版最大的亮点。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4)

戏曲功底深厚,学养中戏兼顾的李六乙导演,同时也是该剧剧本改编和舞美设计。他在舞台上用各种精装、线装、平装的上万本书创造出城墙废墟的感觉,既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有着意味深长的深刻隐喻。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5)

舞台后方是书本堆起的“残垣断壁、废墟瓦砾”,写意、空灵;台中散落的小书堆可被演员拖动到不同位置,成为玉纹的城墙、礼言的花园,或志忱的客房,舞台时空转换自如。

在全剧高潮妹妹生日的一场戏里,众人划拳喝酒,但演员们手中并无酒杯,而是以将手中书本抛向空中来象征喝酒。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6)

“电影里面,小城的城墙就是砖头、瓦块,就是一个符号,表现着历史感。这个戏特别需要历史感,但如果用写实的方式,仅仅把砖头还原成城墙摆在舞台上,就被物质性局限了。我觉得中国的线装书还有后来的精装书,都特别像城墙砖,所以现在这样用书来表现城墙,远看貌似很写实,但是真正一看就不写实了。书所承载的除了城墙的意味以外,还有书的意味。它传递出的文化、历史远远大于城墙,有很多想象,就让城墙变活了。书有一种延伸性的东西,每一本书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化内涵,所有的东西堆积起来,就是历史。我们如果回溯历史,其实是靠书堆起来。”

——导演 李六乙

演员

人艺国话实力明星联袂主演

卢芳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7)

《小城之春》中,扮演女主角周玉纹的是北京人艺著名演员卢芳。曾经,卢芳的称谓是演员胡军的太太;后来,她的称谓是热门亲子电视节目中“康康的妈妈”。在这两个惯常的身份之外,卢芳是一位非常优秀且敬业的职业话剧演员。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8)

作为北京人艺的资深女演员和大青衣,卢芳在《小城之春》中的表演称得上光芒四射。虽然,至始至终,她似乎都穿着旗袍在舞台上款款地走着,喜怒哀怨也极尽含蓄,但方寸之间的表演却有着无穷的能量,克制之下的表达,暗流汹涌波澜万丈。

为了饰演《小城之春》中的女主角玉纹,卢芳还专门求教北方昆曲剧院当家花旦魏春荣,以及剧中饰演乐手的竹笛演奏家王建平老师学习昆曲。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9)

卢芳多年来一直和李六乙导演合作,主演过《推销员之死》《安提戈涅》《万尼亚舅舅》等多部体现李六乙导演美学追求的作品。

李六乙导演对卢芳赞不绝口:“卢芳是非常优秀的演员,她的技术条件,台词、形体、理解、直觉、感受、想象,都很好。但这些还是一个演员的基本素质,最重要的是,卢芳面对传统和新的东西的创造性,也是非常优秀的。她是渴望不断创造的演员,面对各种挑战,她会不断地给予。”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0)

卢芳说:“我很幸运,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就跟着林兆华、李六乙两位导演演舞台剧,一步步提升表演的层次。”

据透露,除《小城之春》外,今年卢芳还将搭档濮存昕,连续主演李六乙的三部当代经典话剧,分别是《樱桃园》《雷雨》《李尔王》。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1)

韩青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2)

《小城之春》中扮演丈夫戴礼言的是曾经和李六乙导演合作过《非常麻将》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演员韩青。

韩青说,自己之前曾经很排斥这一角色,“他太不阳光了,只会很消极的在庭院里晒太阳,终日病怏怏。……但开始排练后我慢慢觉得他对妻子和家庭都不错,于是尝试理解他的心情,诠释他的痛苦和软弱。其实在这个旧时知识分子身上,有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诸如痛苦和软弱。但他同时又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为了成全他人,而选择去死,却不问这样的牺牲是否有意义。”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3)

评论家黄海碧评价韩青:“他饰演的戴礼言,沉稳内敛的表演如压舱石一样,任谁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也逃不过‘礼言’的尴尬……他十分节制的表演让我联想起早期的表演艺术家魏鹤龄。”

演员韩青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4)

韩青,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他是电视剧《还是夫妻》中的徐知乐,《虎妈猫爸》中的杜峰,《清网行动》中的冯鸿涛,《决战黎明》中的张正汉……在《三毛钱歌剧》《送菜升降机》《非常麻将》《堂吉诃德》《半生缘》《下周村》等话剧作品中饰演的角色令人难忘,是位非常有舞台魅力的演员。

雷佳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5)

《小城之春》中扮演昔日恋人章志忱的是北京人艺优秀演员雷佳。雷佳参演过《茶馆》《白鹿原》《窝头会馆》《甲子园》等作品,近来在电视剧《传奇大掌柜》中也有精彩表现。是非常有舞台魅力的演员,他创作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雷佳说:“和戴礼言的死气沉沉不同,志忱充满活力。他并不属于这里,偶然回来得知老同学的妻子是自己年少时深爱的人……志忱脆弱、纠结,但他表面上是平静的。我希望把他‘揪心的不平静’传达给观众。我想要表现出爱情的不同属性。”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6)

在李六乙导演眼中,无论是卢芳,还是韩青和雷佳,作为演员,他们都已经进入非常成熟的时期,“关键是他们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在观念上、认知上,能适应新的戏剧表演方式和戏剧表演要求。基础很好,条件很好,又有新的创作表演的欲望。”

而最让李六乙导演看重的是,《小城之春》中的这些演员身上,有现在稀缺的本真的东西,“他们身上那种作为人的真,没有被这个时代太污染,是非常好的的品质,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演员如果自己不真,在台上肯定假,就和写东西一样,文如其人。”

李六乙说,“这部作品所有的呈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演员的表演完成。这也就是中国戏曲的本质,演员构建一切。我的演员拥有这种能力,他们把舞台上的一切完成了。”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7)

幕后

费穆侄女促成话剧版上演

李六乙导演此次执导话剧《小城之春》,获得了费穆女儿、著名音乐家费明仪女士提供的其父亲费穆先生的珍贵电影剧本手稿及其他相关资料,于2011年完成《小城之春》这部作品的改编。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8)

(左至右)韩青、李六乙、费明仪、卢芳、雷佳

费明仪表示,正是多年前那部《北京人》使她有信心将《小城之春》交给李六乙。“《北京人》也是一部中国经典话剧,李导演既保持了原著精神,又有他自己的构思和处理。看完那部我就很有信心由他来改编,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2015年4月,《小城之春》落地香港,费明仪连着看了两天排练和三天正式演出,“整个礼拜都兴奋得睡不着。”

“看着舞台上的演出,我一直在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爸爸在诉说他的心声……把《小城之春》从银幕搬到舞台是有困难的,李六乙不仅保留了原来电影的精华,还用舞台艺术重新进行了丰富。我相信我父亲要是能看见的话,一定会很高兴。就好像贝多芬的音乐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演绎,但音乐里仍然有贝多芬的性格。”著名作曲家谭盾看过之后,也盛赞道:“看这部戏每一秒钟我都被吸引着,像在听四手联弹,方方面面无休止地对位,实在是过瘾。当今这么浮躁、繁忙的社会里面,能够沉下心来,诠释一个那么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我向你们致敬。”

——费穆女儿、著名音乐家 费明仪

评价

谭盾、濮存昕赞不绝口

2015年4月,该剧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完成世界首演;2015年10月,受邀于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众多名人、嘉宾都到现场观看,并给予盛赞。

“这部作品是从电影来的,但它的语言的载量要大得多。依靠演员的叙事,同时也是剧情中角色的对话、旁白、独白……混杂在一起,六乙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讲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很好,我喜欢。”

——中国剧协主席、著名演员 濮存昕

看这部戏每一秒钟我都被吸引着,像在听四手联弹,方方面面无休止地对位,实在是过瘾。当今这么浮躁、繁忙的社会里面,能够沉下心来,诠释一个那么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我向你们致敬。

——著名作曲家 谭盾

对话

【大小舞台之间】独家对话李六乙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19)

Q:最触动你想导《小城之春》这个戏的原因是什么?

A:电影特别简单,故事特别简单,但是越简单越深邃,大师级的处理最后都是看似简单、平静。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20)

Q:那你在舞台上用一种什么样的审美或者手法来表现呢?有一个什么核的东西吗?

A:就是舞台上一切都简单,我们现在的舞台上都是大、多,但我们就是特别少、特别纯粹、特别简洁,服装不能多,只有一个形象——整个舞台就一个形象,就是书,单纯到就一个符号。

Q:你觉得这个故事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内涵?

A: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它写的是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以后的事情,整个国家都面临着重新选择。它的高级就在于它没有直接写大的战争,它写的是战争以后,人在民族存亡的时刻面临怎样的选择。看似,你选择爱情,选择克制,选择礼,选择欲望,但其实它就是一个大的时代里面整个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选择。这点是它暗含的意味和象征是非常强的。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21)

Q:这个戏之前在香港和上海演出时是什么样的效果?

A:费穆的这个电影是非常出名也非常受欢迎的。所以这个戏在香港,三场爆满,很受欢迎。上海也一样,气质、调调也很南方。

Q:有评价说,你的戏的节奏和大导的一脉相承,比较生活的意识流,不是传统的戏剧冲突和外在的东西。但有的观众没有耐心看这个东西,你怎么看?

A:这个可能是那么多年的审美积淀下来,创作者的习惯思维和观众欣赏的习惯思维。我认为,剧场这个空间,就应该是一个安安静静的,心灵和心灵交流的地方。而不是相互的卖弄和相互的讨好。用大包袱、小包袱获得某种效果,好像这样才是一种互动。这非常危险,它也出不了好作品。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22)

Q:您觉得您的舞台美学风格的建立受什么影响比较深?

A:考戏剧学院前后正好是八十年代初,那时候是西方戏剧、西方哲学打开门向中国介绍的时候。大学毕业以后,主要是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比较当中,去寻找先进性,逐渐选择自己的美学品味。

Q:你觉得你比较敬仰或者认同的戏剧观念是什么呢?

A:几个大师,彼得布鲁克,留比莫夫,铃木忠志,罗伯特威尔逊,这都是在戏剧观念上有自己的见解,有革命性的改变的。

“创作这部作品,首先是‘向费穆先生致敬’。他在那个年代就致力于探索‘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问题,但在国内,认识到他这一价值的导演太少了。我希望通过排演《小城之春》这个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那个时代还有这么伟大的电影,有这么诗化和中国化的电影。

另一个方面,费穆现实很早就开始向戏曲学习,包括我们的话剧前辈焦菊隐、黄佐临,都在探索中国戏剧民族化的问题。我也希望能够探索中国的戏剧的写意和诗化。”

——导演 李六乙

我们从来不缺少爱情(不仅是爱情也不仅是致敬)(23)

王祥摄

《小城之春》

4月2日—4日

天桥艺术中心

艺术顾问:费明仪

改编/导演/舞美设计:李六乙

舞美设计:龚勋

灯光设计:陈侠吉

服装设计:门晓光

演员阵容

卢芳 饰演 周玉纹

韩青 饰演 戴礼言

雷佳 饰演 章志忱

强巴才丹 饰演 阅读者

李士龙 饰演 老黄

宋孟竹 饰演 戴绣

王建平 饰演 乐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